您有这样的困扰吗?
这孩子,说什么都不听;这孩子,怎么说都没用;这孩子,越说越来劲儿;这孩子,只能顺着说;这孩子,能矫情着呢……这是家长与孩子沟通时的真实感受,更是家长所困惑的问题。
的确如此,说得深了、重了,孩子听不懂、还可能伤害孩子自尊心。说得浅了、轻了,孩子根本不以为然,没有任何作用。每每在无可奈何发火之后又会后悔不已,家长们纷纷表示很难把握好这个所谓的“度”。
为了帮助家长更好的了解幼儿,走进童心世界,找到与孩子沟通的方法,西局园特邀教育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幼教频道《幼教365》的专家编辑,高级心理咨询师宋英朋老师,来园为家长们答疑解惑。
通过专家的讲解,家长们了解到原来亲子沟通是需要技巧的。父母不同的沟通方式,孩子给予的反应也会不同。孩子爱听、反感或是沉默,其实取决于家长的沟通技巧。宋老师指出很多家长对逆反心理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所有孩子都有逆反心理。其实不然,孩子在任何年龄段都不一定要出现逆反心理,而孩子出现了逆反心理一定是我们与他的沟通出现了问题。每个家长都认为自己很爱孩子,赋予了孩子全部的爱,然而有些爱,孩子却未必能够感受的到。所以,我们说爱的有无不由施爱者决定,而是以受爱者决定的。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性的亲子关系胜过千百种教育方法,良好的亲子沟通能为孩子建立充分的安全感与胜任感。
那么,我们该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呢?
一、“闭嘴”
这里并不是指让自己管好嘴巴,而是对情绪的一种管理,即识别情绪、接纳情绪、表达情绪、陶冶情绪。家长要做到遇到事情或者孩子没有解决的问题,合理约束自己的情绪。同时,把主语由你切换成我,使用“我信息”来表达。所谓“我信息”就是当父母告诉孩子某种不能被接受的行为时以自己的感受和对自己的影响来表达。“我信息”的表达方式为行为+感受+影响,这种沟通方式表达的是家长自己的感受,真诚、坦率,对孩子没有贬低、指责,不会激起孩子的抵触情绪,更重要的是把改变的责任留给了孩子。
二、倾听
倾听是指理解、接纳孩子的情绪。情绪是一种能量,当孩子的这种能量被理解接纳时,他就会产生一种力量感、安全感。家长在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时,最好的帮助方式其实是——不帮助!把解决问题的责任留给孩子,让他们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
三、“三明治”式反馈
鼓励,希望,信任+建议+认同,赏识,肯定,做一个丰盛的“三明治”,有营养又美味。让孩子在建立自信的鼓励下伴随着良性的建议得到自我的认可,树立自信心,积极乐观的生活学习,给孩子营造一个七彩快乐童年。
您想成为怎样的家长?
你说过吗?
在您生气时、在您忙碌时、在您失去耐心时、…..您有没有说过这样的话语呢?这样的话语或许会成为您和孩子沟通时的“绊脚石”
12种绊脚石的典型语言:
1、命令、指示:你朝他脸上洒水,把他的书也弄湿。
2、威胁、警告:你要是跟别人打架,别怪我不客气。
3、教训、说教:你们是同学,你应该原谅他,不应该打架。
4、建议、忠告:你跟老师说,让老师批评他。
5、说服、辩驳:水洒在脸上让头脑更清醒,书弄湿了,还可以晒干,没有必要去揍人家。
6、贴标签、评判:你是个没有脑子的人,就知道打架,从来不想想怎么去解决问题。
7、表扬、赞美:妈妈相信你是最棒的,你一定能很好地解决这件事。
8、辱骂、讽刺:打架是野蛮的表现,没有教养的人才会靠拳头解决问题。
9、分析、解释:他把水洒到你脸上,可能是跟你开玩笑,他跟你开玩笑,说明你们的关系很好;把书弄湿可能是玩笑开得有些过火,也许他内心也很愧疚。
10、安慰、同情:同学之间洒点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用计较;书不就是湿了一点点吗?也不影响,算了,搞好同学关系是很重要的。
11、询问、调查:他用什么水洒的?卫生不卫生?书弄湿了多少?还能不能用?他有没有向你道歉?
12、转移、退缩:过去的事就算了,别再想它了,还是想想怎么完成你的作业吧。
如何“夸奖”孩子?
关于表扬孩子曾经有一个很恰当的比喻—“称赞,就像青霉素一样,绝不能随意用。使用强效药有一定的标准,需要谨慎小心,标准包括时间和计量,因为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教育专家也曾经指出夸孩子,夸不好,会让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错误的反馈,影响他以后的做事的方式和思维习惯,那么如何夸孩子,是一件家长必须学习的一项功课。
一、夸具体不夸全部
“你真棒!”“太棒了!”这样的表扬对家长来说是轻车熟路。家长随口的表扬可能意识不到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总是笼统的表扬孩子,比如你真棒,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许孩子只是发了一次筷子,妈妈却兴高采烈的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全家发筷子,全家人都很开心哦!”。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二、夸努力不夸聪明
“你真聪明!”又是一个家长惯用的评语。家长对于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用“聪明”来定,结果只是让孩子觉得好成绩与聪明划等号,一方面他会变得“自负”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们面对挑战会采取回避,因为不想出现与聪明不相符的结果。
三、夸事实不夸人格
“好宝宝”就是典型的“夸人格”,家长们会无心的将其挂在嘴边。但是”好“是一个虚无的概念,如果孩子总被扣上这样一定大帽子,反而对他是种压力。孩子会产生压力,觉得自己不配这样的赞美。那他们会怎么办呢?那就是在你刚刚赞美完之后,他就会做出让你头疼的事情,以示”真诚“。
夸孩子的三大窍门
一、留心孩子的努力
二、夸孩子别嫌“啰嗦”
三、把夸奖当做“预防针”
试试这样夸孩子:
情况一:当孩子送你礼物如(贺卡)时:
有益的称赞:我喜欢你的卡片,很漂亮,也很有趣。
(孩子的感受):我的品味不错,我相信我的选择。
无意的称赞:你总是那么体贴。
(孩子的感受):是不是不喜欢呢?
情况二:孩子今天做了家务
有益的称赞:很感谢你今天洗了盘子,让全家人用上了干净的盘子。
(孩子的感受):我很负责
无益的称赞:你真棒!
(孩子的感受):发生了什么事情?
情况三:孩子拿了新的作品(画)到你面前:
有益的称赞:你的作品很有想法,可以给我介绍一下吗?
(孩子的感受):我也可以有创造性。
无益的称赞:真好看!
(孩子的感受):画好看,跟我没关系!
公众号ID:丰台第一幼儿园
丰台一幼教育集团
文本供稿:杨君、王文敬
文字编辑:顾珍珍
图片拍摄:张迎娇
图文编辑:顾珍珍
长按关注 解锁更多精彩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一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