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爱,有话好好说
草桥园 中一班 邹玥彤妈妈
“怎么还在看电视啊,又是熊出没,两只大笨熊,有什么好看的”,“又玩ipad,你就不怕眼睛玩坏了啊,怎么说都不听呐”,“你想再看一会儿,不会好好说么,怎么总是嚷嚷啊”。这些话是不是听起来特别熟悉,没错,做父母的都深有体会,这样的话每个人几乎都要说上一遍,有时候,还不只一遍。诸如此类的情况,你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有的是孩子大嚷大叫,家长拗不过,妥协了。有的是家长一通吼,孩子迫于家长的威胁,关了电视机。但是这两种结果在孩子心里都留下了痕迹,他们会认为,大声嚷,发脾气可以解决问题。真的能解决问题么,显然是不能的。
我们总在怪孩子,有话不会好好说,说点什么就大声嚷嚷。其实,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我们家长日常言行的反映,该反思的是我们,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更多的是模仿。我们不仅要做好家长,更要做好老师。
有的家长会说,平时家务活那么多,工作那么累,哪有那么多时间好好说话,尤其是说了一遍两遍,当说到第三遍的时候,孩子还不听,就会不由自主的提高音量,就会和孩子吼。更有甚者,会因为孩子不符期待,忍不住动怒责骂,而那些脱口而出的情绪用语杀伤力极强,对孩子影响极大,会在孩子心理留下不可磨灭的伤害。
每位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在和孩子沟通过程中,我们这样做是不是会更好:
1、父母一旦察觉自己情绪即将失控,默数六秒,按下心中的暂停键,这短短六秒暂停,让父母重拾情绪管理的能力。
2、订出规范,对事不对人。例如,“积木是用来玩的,不是用来扔的”,比“你怎么回事,你不要扔积木”来得有效。
3、适度运用“没错…可是”(Yes…Bus)的语法。“妈妈知道你想看电视,小朋友都喜欢看动画片,但是我们是小朋友啊,我们不能多看,会对眼睛不好”。先尊重孩子想法,拉近距离,再表达不同观点。
正确表达你的爱,不要让我们的无心言语伤害我们的宝宝,在和宝宝的沟通中学习怎样做好家长,做好宝宝的第一任老师!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一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