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都坚守在家的阵地,共同阻击疫情。每一个人都努力用实际行动让居家生活有质量有意义。不能外出,家长和孩子们的这段“宅家时光“的亲子陪伴就需要更有价值。
首先,要借机加强生命教育与康习惯教育。我们都知道,让孩子了解防疫措施,这是必不可少的。家长要让孩子认识到,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但生命又是很脆弱的。家长可以通过讲绘本、观看视频让孩子认识到:不是所有疾病都是可以医治的,人的康靠免疫力,免疫力靠良好的习惯,如讲卫生、勤洗手的习惯,饮食均衡的习惯,良好的作息习惯。
其次,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与探究学习能力。对幼儿和小学低段孩子,家长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孩子思维往往很单一,会有非白即黑的思维习惯。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讨论:为什么武汉要封城?为什么不早点封城?封城之后会有什么问题?为什么对貌似康的人要隔离观察?诸如此类的问题,涉及两难分析,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大三班袁羽彤小朋友在与妈妈的互动的过程中懂得了为什么不能出去玩儿,而且在家也能玩儿的很好呢!
第三,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与感恩教育。如何保护自己,如何独立有序地完成自己的事情。家务劳动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动手和自主能力,还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和责任感。在家庭劳动过程中,会把孩子在幼儿园学到的本领知识融入生活,充分的体现出来,得到发展和提升。比如,生活中的数学,绘本故事阅读,制作劳动记录表等。劳动中既快乐又充实。帮助爸爸爸爸妈妈的同时,也让自己收获本领。
大三班袁羽彤小朋友的居家生活中,是怎样参与厨房劳动的呢?
疫情来临之后,大批科学家、白衣天使表现出强烈的家国情怀,大批公务员参与防疫,出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背后就是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引领孩子精神成长的载体。在众多的社会信息中,家长可以选择一些特别感人的故事,激发孩子的远大志向与家国情怀,不断地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
越是艰险越向前,疫情隔离了空间和距离但隔离不了爱,更不能隔离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关注。非常时期更需要每个家长做的更好,不在整日焦虑疫情数字增长时而忽略孩子的感受、成长和教育,好好利用难得的陪伴,以身作则,努力在家庭给孩子营造积极学习、运动的良好环境和独立空间。终相信,一切终将过去,总会春暖花开。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青年路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