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让幼儿做家庭的小主人
生活中的你会遇到:妈妈这是为什么呀?为什么会这样?先是跟孩子解释一番,发现不是很懂的样子,就会告诉她:你还小,等你长大了就懂了。
之前都能搪塞过去,这次她的回答很特别:干嘛要等长大,我现在就想知道。你们大人都喜欢这么说,不是我们小孩不懂,是你们大人没有耐心告诉我们。
听到孩子这么一说,顿时觉得好惭愧!我不仅仅只是你的妈妈,更想成为你最好的朋友,要让我们之间的相处变得轻松,愉悦!
其实不怕大家笑话:之前我跟娃爸发生一点争执,当时没顾及到孩子就在身边,情绪没控制好的娃爸说话声音有点高。在边上玩的她听到后,突然停下来说了一句:你们是在吵架吗?我告诉她,不是吵架,是和爸爸在讨论事情可能声音有点大。她跑到爸爸身边,跟爸爸说:希望以后在家说话不要这么大声,有什么事情好好说话。跟爸爸说完又跑来跟我说:妈妈,爸爸就是习惯说话大声,你不要生气。听到孩子的话,当时鼻子一酸有点没控制好眼泪在眼睛打转,她看到后对我说:妈妈没关系的,我来逗你,开心点!多去想想那些高兴的事,心情就会变好啦!(以前她遇到不开心的事,我也会对她说同样的话)妈妈不是受委屈的想哭,是被你所说的话感动了!其实孩子也是一个家庭不可忽视的“小主人”。
现在我们家里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会一起参与,一起讨论,一起解决。
——王昕琰家长
2
任务意识的养成
桃子较强的任务意识可能得益于上学期每晚进行的幼儿园生活复盘。每天晚饭后妈妈喜欢和桃子聊幼儿园的生活,其实是妈妈的好奇心作祟,实在想知道幼儿园里的新鲜事。最初的一个月从入园的流程开始,聊天中知道了一日活动流程。随着在园活动的增加,桃子对流水账式的聊天方式不再给予热情的回应。于是改变策略,就着她在幼儿园里最喜欢的游戏部分开始,聊每天的新游戏。开心时,她来教爸爸做游戏:城门城门几丈高、老狼老狼几点啦……爸爸的全情投入,或许是对她小老师角色的肯定。这样的互动,让她更加愿意分享幼儿园里的生活。
在愿意分享的情境下,聊天的过程中我们不主动说出今天老师说需要做什么任务。老师在群里布置的任务,我们心里有数,努力引导桃子主动说出。冬天的主题进行时,有天桃子带回来一只贴着她贴画的纸杯,其实回家前妈妈已经看到群内的任务:冻冰花。到家后,看到纸杯在桌上,没有直接问纸杯是干什么的。仍然按照每天正常的复盘活动进行,待桃子自己聊到新活动是冻冰花时,妈妈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冻冰花很新鲜,妈妈自己也没做过,想知道要怎么做。桃子娓娓道来,冻冰花是水在很低的温度下冻成的,在学校里因为没放到冰箱下层,温度不够低,所以没能冻成冰花,有些可惜。因为没冻成冰花,老师说可以回家再试一试,就这样,她把老师布置的任务说出来,并且也能理解老师为什么让回家再做一次冻冰花。
——张舒羽家长
3
生活中的教育
堆雪人的第二天,哼哼一起床就要去看雪人,结果发现雪人已经不见了,着急地喊我去找。我绕了一圈,只发现了快融化的冰团,便告诉哼哼雪人融化了,又变成水回到了原来的地方。于是哼哼就把剩下的雪人运到了小车里说:“那我们就用剩下的雪人来观察它是怎么变成水的吧!”可是,等了一分钟,哼哼明显没有多少耐心了。我让他去翻动翻动,炒一下,然后就变成了炒冰游戏,还加了点松子壳,有了盐分进去后好像化了点水出来,可是速度还是很慢,该怎么办呢?我又建议他吹点热气进去,无奈天气太冷,速度有点慢,我问:“那要快点融化怎么办呀?”哼哼说:“要不我给他倒点我杯子里的热水吧。”果然冷热接触后,瞬间就化了大半。
所以通过这个实验,给他科普了为什么大雪前会在马路上撒工业盐,为什么雪融化的时候气温会变冷,什么情况下雪会变成水,是个很不错的体验哦!
——王梓恒家长
4
要找到正确的教育方式
放寒假以来,满满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大,丝毫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有时候一天都会发上好几顿脾气,而发脾气的原因也毫无道理,比如:爸爸早上先去刷牙了,发脾气;我吃饭比她快,发脾气;不肯去洗手,发脾气。总之每天都有数不清的脾气。
首先,我们好好的跟满满聊了天,发现她最近的脾气都是因为事情发展的不合她意,而且由于我们没有把这事严肃化,她也没觉得发脾气有什么问题;其次,我和爸爸自我反思,我们一直以来言出不必行,对她做错事的惩罚从来没有严格执行。
然后,我们和满满一起选择了一本绘本《不要随便发脾气》,结合这本绘本,我们达成了共识:如果满满发脾气了,她身体里的小恶魔就会把他积攒的爱心吃掉一口,如果爱心被全部吃完了,爱她的玩具、东西、人就不再爱她了,就会离开她;但是如果满满在发脾气的时候控制住了,她的爱心就会慢慢长出来,爱她的玩具也会回家。
满满很接受这个设定,并为此还画了一幅画提醒自己,经过这些天的观察,我发现这个设定非常适合她,为了她的爱心,为了她爱的东西和人,满满已经很久没发脾气了,就算有迹象,她也能及时控制住!
经过这件事,我觉得一味教育小朋友不好的行为是没有用的,空有语言,小朋友并不知道她做出这种行为的后果,要找到她接受的方式,我相信任何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韩佳桐家长
编辑:严欣
审核:徐悦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南京市鹤琴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