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在三楼报告厅,鹤琴幼儿园召开了2017年小班新生家长会,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孔起英老师及张俊园长为各位新生家长介绍了幼儿入园一周内的表现状况,并就如何处理幼儿分离焦虑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同时,幼儿园还为各位参会家长发放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帮助各位家长更加科学地评估、促进幼儿的发展。
孔老师为家长支招解决分离焦虑问题
什么是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会出现哪些表现?
分离焦虑指孩子与亲人分离时出现的明显消极情绪与状态。
孩子在身体变化方面,会出现进餐困难、难以午休、排泄异常、饮水减少、生病增多、体重下降等;而在情绪方面,除了哭闹外,孩子还有可能产生脾气暴躁、沮丧低落、反感提及幼儿园等。
除了在身体和情绪方面有强烈的反应之外,孩子还可能产生一些不为我们所知的行为,如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可能会抗拒老师、拒绝同伴、疏远父母的行为;而在学习表现方面,孩子也可能以兴趣淡漠、不愿表达和不服要求来表达自己的焦虑情绪,这些表现更应该引起家长和教育者的重视。
产生分离焦虑的原因
幼儿自身原因
1、主要照顾者发生了变化。有的小朋友主主要照料者只有一个人,当他的照料者发生变化时,会比较容易产生不适应的情绪。
2、生活规律与作息时间发生变化。
3、与幼儿的性格和遗传也存在一定的关系。
家长方面
家长的焦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家长担心幼儿自己是否能处理好一日的吃喝拉撒,同时也担心孩子能否处理好与教师、同伴的关系。家长有了这些焦虑后,会表现的与孩子依依不舍或者“流连忘返”,这些行为会加重孩子的分离焦虑情绪。
如何化解孩子的分离焦虑?
首先可以带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环境、老师和同伴,帮助孩子初步适应新环境;其次可以在家中培养幼儿一些必备的生活技能,如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学会简单的生活自理(吃饭、如厕、穿脱简单的衣物)以及保持一致的家园作息。除此以外,还可以在家中陪宝宝玩幼儿园里的玩具,将主动上幼儿园作为激励,也可以让孩子带一张全家福照片,或者让孩子将自己的心爱之物带来幼儿园。最重要的是,要多多与教师沟通哦~
解读《指南》
在集体家长会的最后,孔老师向各位家长详细的解读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同时也向家长介绍了如何用《指南》观察、分析幼儿的发展趋势。
家长会结束后,孔老师也针对各位家长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一对一解答。
新生家长会结束后,家长们参加了各班举行的班级家长会,老师们就本班幼儿情况以及在幼儿入园一周情况与班级常见问题与家长进行探讨,形成家园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下周就是宝宝入园的第二周了,小班的宝宝们将要体验到第一次在幼儿园午睡的快乐与烦恼。大朋友们,请坚持让宝宝来幼儿园,帮助宝宝们更好的度过入园分离焦虑期!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南京市鹤琴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南京市鹤琴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