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经历学习
甘蔗来啦
植物角的几根甘蔗激起了孩子们和围观和讨论,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甘蔗,满足孩子们探索的欲望,于是我们共同开启了一场甘蔗探索之旅……
孩子们通过观察、触摸、讨论等方法多感官体验甘蔗,兴趣愈加浓厚,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于是我们请爸爸妈妈帮忙,一起通过互联网、图书等途径,了解甘蔗的特点、生长习性等,帮助孩子建立关于甘蔗的相关经验。
看!孩子们自制的思维导图,清晰明了地将甘蔗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种植要点等进行了分类。
经过调查和交流,孩子们意外地发现,原来甘蔗的种子就是本身,种植甘蔗就是用把甘蔗埋在地底下,然后等待发芽。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可是来到小农场,农场管理员伯伯却告诉大家,冬天并不是种植甘蔗的季节,要到清明前后……孩子们只能把甘蔗抬回教室。
甘蔗有多长?
甘蔗不重,但一根甘蔗要两个人抬,它太长了。那甘蔗到底有多长呢?
比一比
甘蔗比老师还要高,比我站在椅子上都要高!
用餐椅测量
用积木测量
用椅子测量
怎么测量?
测量甘蔗,哪种尺更合适?
怎么测量?
孩子们在游戏时间结合自己的经验对甘蔗的长度进行测量,很快他们不满足替代物测量,想要准确知道甘蔗到底有多长,于是他们自发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尺子。
测量甘蔗,哪种尺更合适?
· “直尺太短啦,只能测量比直尺短的东西。”
· “软尺比直尺长,但比甘蔗短,不能测量甘蔗。”
· “钢皮卷尺拉出来很长,可以测量甘蔗。”
怎么测量呢?
· 因为钢皮卷尺会快速缩进盒子里,需要两个人合作拉好。
· 尺的一头“0”要对齐甘蔗一端。
· 一人记录甘蔗另一端所对齐的尺上的数字,就是甘蔗的长度。
在测量甘蔗的过程中,幼儿自然测量的经验不断积累。生活中的测量工具与标准测量工具的对照,不断支持幼儿对长度测量概念的理解。
<<< 滑动查看小朋友的记录 >>>
从初识甘蔗、调查甘蔗到测量甘蔗的长度,幼儿所有的行动、语言交流和探索都是开放的、自主的、快乐的、共享的。教师作为忠实的观察者、聆听者、支持者,恰当地把握幼儿在探索甘蔗过程中有价值的问题,及时捕捉并组织讨论,从而支持幼儿逐步建构新的经验。
清明将至,孩子们即将开启种植甘蔗的旅程,一起期待……
撰稿:刘芳
编辑:徐璀
审核:刘芸
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无锡市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