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是孩子的第三位老师,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学习。近日,文道分园围绕班级主题墙、班级区域创设开展环境创设评赛活动,聚焦“班级环境创设中材料投放的适宜性”进行研讨,旨在促进教师相互交流环境创设经验,明晰小班、中班环境创设的特点,提高教师环境创设的能力。活动由文道分园教养主任张骁萌主持。
首先,老师们进入各班观摩班级环境创设,班级教师做班级环境创设介绍。
老师们结合班级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从空间利用与规划、材料摆放及标识、特色游戏区设置、材料多样性和互动性等方面介绍班级区域环境创设。班级环境的创设就如同是一个蕴含着多元学习契机的游戏场,丰富、适宜的材料如同是指南针,激发着孩子们的主动探究和学习、大胆想象和创造。
小班的孩子们特别喜欢洞洞。洞洞里似乎藏着无限的乐趣。小二班创设了“洞洞王国”游戏区,小朋友可以撕洞洞、塞洞洞、戳洞洞等,实现与洞洞的多样互动。
小三班在阅读区墙面创设了“小小故事员”版块,并投放“指偶”、“动物头饰”“面具”等材料,孩子们可阅读,可扮演,充分萌生阅读兴趣。
中三班的“甜品屋”的材料投放将半成品和成品相结合,孩子们可以制作甜品,也可以进行甜品角色游戏,满足自主创造和角色扮演、交往互动的多重需要。
环境也渗透着生活之美的熏陶。小一班创设了彩笔置物格,将各色水彩笔和油画棒进行分类放置,用清晰可视的标志进行区分。有序排列的彩笔像彩虹一般既方便幼儿取放,给予幼儿秩序感和美的感受。
墙面是无声的老师。它呈现课程的痕迹、儿童的想法和经验、儿童的活动过程。适合儿童视角的墙面创设,无声地邀请着幼儿与之互动对话。
随后老师们齐聚会议室,聚焦“班级环境创设中的材料投放”,剖析各班区域的游戏材料投放的亮点并提出调整建议。
老师们肯定了各班结合不同游戏区角的特点,从材料的适宜性、材料投放的多元性等方便设计环境的做法,同时也从环境的弹性调整、环境中低结构材料的投放等方面提出建议。
最后,张主任强调班级材料投放要体现出目标性、趣味性、操作性、多样性、情景性、生活化、调整性、秩序性,让孩子趣味地玩、多样地玩、有挑战地玩。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适宜的环境与材料,我们将继续深研环境,创设有质量的区角环境,把握环境中的互动关系,激发幼儿的探索和想象,实现幼儿的玩中发展。
撰稿:张凤
图片:高蓓
图文编辑:杨勤
版权声明
本文系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原创稿件,版权归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使用,否则将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生命绽放
的童年院子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