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幼儿园有什么样的教育环境,
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
——鄢超云《低成本有质量的幼儿园环境创设》
首先,朱樑副园长介绍了“环境创设的目的、特性以及分类”,并从班级环境创设“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进行系统分享。
此后,老师们怀着“找亮点,提建议”的心态观摩各班环境。走进一个班,就是走进了一方充满趣味和意义的游戏场。金桥老师们期待着,孩子们在益智区学会与朋友合作,在种植园地学会尊重生命,在美工区畅游艺术,在娃娃家尽享生活……在金桥大玩具里,玩出自然的“我”,玩出中国的“我”,玩出创意的“我”,玩出艺术的“我”。
来到小一班,丰富多样、玩法多变的自制教玩具,支持着儿童充分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主题墙上是课程开展的足迹,也是孩子们成长的轨迹。
来到小二班,随处可见的绿色植物,让孩子们在自然生态的环境中自由成长。丰富的美工区材料给了孩子们创意的源泉。环境中更是有多样的探索材料和表达方式回应着班级孩子对蚂蚁的兴趣。
来到小三班,老师用多样的方式激发儿童的百种表达,记录孩子们的百种语言。富有童趣的信息,让我们感受到儿童是环境的主人。绿意盎然的观察区供孩子们感受生命不同的样态。
朱樑副园长从环境的主体性、差异性、可变性、互动性和共构性就各班环境创设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谢幸希副园长从生活化材料的运用、材料提供的层次性、材料玩法的多样性、以及区域布局规划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
石榴幼教师用心去发现儿童,同样也像研究儿童一样研究环境。本次环境创设评赛通过以赛促研、以研带培的方式,充分促进了教师们对环境的研究,提升教师环境创设能力。
撰稿:常叶欣
图文编辑:杨勤
版权声明
本文系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原创稿件,版权归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使用,否则将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生命绽放
的童年院子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