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提时代的你,是否想过背上行囊,带上望远镜到山洞去寻宝?是否想过筷子和笔筒可以玩连连看?是否想过有一天刺猬一打滚,刺就掉光了?如果没有,那就请跟着我园的三位老师一起回到你的孩提时代吧!2014年11月3日,我园为国培学员准备了三个精彩的观摩活动,分别赵三苏老师、徐露老师和张晓洋老师执教。
【一起去寻宝】
赵老师设计这个活动的灵感来源于班上幼儿对寻宝游戏的喜爱,孩子们总喜欢拿着小铲子在沙池挖宝藏。赵老师就想能不能把幼儿的兴趣与数学活动相结合起来?于是她设计这个“挖宝藏”的数学活动。班上幼儿已经能够区分上下左右,但是还不能连续运用上下左右来判断方位,赵老师通过请幼儿设计寻宝路线的方式来帮助幼儿提升经验,于此同时,赵老师请幼儿尝试说清楚自己的寻宝路线,说清楚有利于想清楚,幼儿就是在这简单有趣的寻宝游戏中获得了发展。
【笔筒筷子连连看】
徐露老师执教的是一个关于连接的活动,她巧妙的“连接”二字化作了“连连看”这样幼儿熟知词。首先她和孩子们玩了连连看的游戏,在激发幼儿兴趣的同时,也调动了幼儿对连连看的已有经验。接着她请小朋友帮玩具宝宝玩“连连看”,在此过程中,孩子们感知到:有连接点的东西可以连起来。徐老师又出示了丝带、胶泥、毛根等柔软的材料,这类材料没有节点,怎样让这些柔软材料玩“连连看”?孩子总是有用不完的奇思妙想,他们探索出拧、系、粘、套等方法来连接材料。
徐老师帮助幼儿总结了连接方法,并提出更大挑战:怎样让既没有连接点,又不柔软的材料玩“连连看”?她为幼儿提供了筷子、竹签、笔筒,及双面胶、丝带等材料请幼儿探索。随后徐老师引导幼儿发现:硬的物品可以在辅助材料的帮助下玩“连连看”。最后徐老师将视角转向生活中的连接,引导幼儿将经验迁移到实际生活当中。整个活动层层推进,幼儿在探究不同材质的“连连看”过程中,经验得以不断提升。
【小刺猬的刺没了】
该活动由我园教师张晓洋执教。活动开始,张老师以“一只小刺猬在草地上打滚,刺被滚掉了”这一故事情节导入活动,虽然这对于成人来说不合逻辑,但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这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住了孩子,刺猬没了刺很伤心,怎么办?张老师手握刺猬宝宝,带着小朋友一起给这只刺猬宝宝装上了刺,这个过程中,张老师不仅调动娃娃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且巧妙地示范了如何用小夹子(这就是刺猬的刺)。
接下来,张老师请小朋友去帮更多的刺猬宝宝装上刺。每个幼儿都有一个装有不同小夹子的框,这些小夹子是张老师精心挑选的,夹子的大小、长短不一样,对幼儿的手指力度要求也不一样。材料提供不仅能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而且能够促使幼儿“跳一跳摘苹果”。
最后,刺猬爸爸和刺猬妈妈披着蓝色衣服出现了,他俩的刺也滚掉了,张老师请小朋友为他们俩也装上刺,张老师特地在刺猬爸爸和刺猬妈妈的衣服上设计了很多褶皱,以便小朋友能够把夹子夹上去。处处留心,处处是教育,就在这故事化的活动中,孩子们成了学习的主动建构者。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