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很长,本学期济南还没有幼儿园复学的计划。几个月不见孩子,除了想念外,老师们更惦念幼儿的假期状态。借助五一各班家长领取《成长手册》的机会,老师们近距离地了解了孩子们的变化。
在不聚集、不进室内的疫情实战演习情景下,各班家长错时、错峰来园,有序领取本学期的《成长手册》。老师对幼儿假期状态进行交流沟通,帮助家长做好居家观察和活动引领,及时把幼儿变化及困惑反馈给老师。
根据统计,小班《成长手册》领取率83%,中班级部家长来园率72%,大班家长来园率56%,托班家长来园率64%。从复学调研看,大班的家长和孩子”最忙”,中班的家长最放心开学,小班的孩子最期待上幼儿园。
三个多月没来幼儿园了,加上老师都带着口罩,孩子们刚开始还有点羞涩和拘谨,看到幼儿园诸多新的变化,甩开了妈妈就奔向区角游戏去了。通过面对面沟通和整理,各年龄段幼儿假期的变化,概述如下:
大班宝贝普遍性的三个特点,①一半以上的孩子胖了很多,②宝贝眼神真的没在幼儿园时亮了,③说话比在幼儿园时明显少了……。家长们关切毕业典礼和幼小衔接,对是否报社会上的网课,也很疑虑。(大班级部组长程璐等老师总结)
针对毕业典礼的话题,园务专题会上,童林伯伯表示,幼儿园哪怕国庆节后才能开学,童林堡一定为孩子安排一场独特的2020毕业典礼。让孩子不因疫情影响而缺少成长的仪式感,让童林家长不因时间的延拓而有迭代的遗憾。
中班宝贝普遍性的两个变化,①80%的孩子明显长高了,但活动时,力量没有同步进步;②来园后融入的比大班快,但话少了;想沟通,但不知用什么方式跟老师互动。九成以上的家长希望能尽早开学。(中班级部组长张振坤等老师总结)
小班家长反馈,幼儿在家,吃的挑剔,基本都不午睡,很多好习惯没保持住;家长复工上班后,42%的宝贝由姥姥奶奶陪护;孩子憋得慌无聊,看手机也比以前任性了。期望开学和担忧疫情的两种比例分化。(小班级部组长李云等老师汇总)
专题会上,王园妈妈说,针对小班幼儿假日的普遍情况,本学期如不能开学,我们要预见下学期幼儿入园时,“以中班的年龄、小班的状态、托班的任性”的延展问题。教师如何组合?第一周的保育和第一个月的教学活动如何做?
一半以上托班家庭有二宝,好时一个人、不好时都要闹脾气,让家长好生无耐,亟需要方法技巧。老师观察,托班的宝贝普遍比在园时胆子小了,有时需要老师反复示意才敢尝试以前很熟练的游戏。(托班级部组长李竹青等老师反馈)
《成长手册》系统、专业且有很强的操作性,原来是老师记、家长看。现在发到大家手里,就是希望亲们掌握记录幼儿状态的方法,再跟老师沟通时有更准确的观察描述,帮助我们一起思考和调整居家引领变化的教育策略。
培训会上,老师们更加深层次理解,童林堡培养的孩子兴趣浓、动力足、眼神亮,需要系统而持续的游戏引领。放假期间,户外游戏环境全面修缮,室内游戏材料各班都汰旧换新,孩子们一定能快速地融入新环境、新游戏、新探索中。
假日期间,老师们围绕“找差距、找方法,抓教研、保安全”,每周一个培训主题,每课必考。分组演讲、班级视频、研究论文,老师在大进步!让孩子和我们都成为最好的自己,是童林堡的教育目标,老师和家长都要重视学习!
开学后,我们将按孩子的新变化进行针对性教研教学,让家长真实感受到集体环境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和专业引领的适宜性。做自然而纯粹的教育,让孩子自由而全面的成长,是童林堡的教育理念,不因疫情而改变,会因疫情更精炼!
疫情影响假期,但不会阻挡发展的脚步。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变化,让我们一起,因时制宜、因势顺导、因材施教,以不含诱惑的深情、不含敌意的坚决,呵护幼儿的心灵成长!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童林堡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童林堡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