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疫情不出门,不少宝贝耐不住玩开了手机;假期调研时,有家长反馈孩子玩电子产品的问题。电视台也注意到了这个特殊现象,周一邀请童林伯伯进行了专题访谈。昨天录完节目后,围绕“现象、原因、影响、对策”四个角度,童林伯伯把优师教研给了园务,解析了十个问题。小编一看,觉得很值得跟大家分享,就把原定的《童林堡假期的大变化》往后推了。
首先,我们要思考什么情况下孩子喜欢玩手机?孩子在幼儿园会玩手机吗?不会!就是有手机也不会玩,因为跟好朋友一起玩更好玩。在陪家长出席聚会的酒店里会玩手机吗?家长怕孩子无聊吵到自己,默许了孩子玩手机。爷爷奶奶不知怎么陪孩子,自己又要做饭忙家务、怕Ta磕着碰着,希望Ta有片刻安静。所以,幼儿在较长时间内的固定环境下(居家、酒店、特定关系人陪伴),因探索的条件单一而失去好奇,Ta在寻求一种好玩的方式。
第二个问题,电子产品对孩子来说,好玩吗?我们希望通过手工操作和互动游戏,增加孩子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我们欣喜孩子挑战后的状态。大脑有一种叫多巴胺的神经递质,作为内部奖赏机制,其产生的兴奋触点,通过体验挑战或手机游戏,一样能获得!等待着玩手机的犒赏渴望、画面感引导着的全神贯注,都促发了多巴胺的快乐引起机制,让孩子因兴奋而专注。所以,电子产品对于会玩游戏或习惯动画片的孩子,会感觉好玩而且容易实现。
第三个问题,玩手机会上瘾吗?如果不加以干预和引导,会上瘾。电子游戏攻关打擂,环节设置在音乐下给孩子带来的奖惩,让孩子很有存在感和成就感;动画情景一帧帧让孩子思维处在基础快乐的舒适区,比日常生活有趣。这种来自单一刺激的快乐,生成了惦记,对其他活动引不起兴趣。面对稍有难度的游戏,孩子往往会说“我不会,太难了,没办法”,这种“不、没、难”的困惑情绪,成了家长头疼的咒语,所以才有了童林堡的《五步解困法》。
第四个问题,为什么孩子放下手机容易打蔫?因为上瘾了。孩子玩电子产品,其注意力焦点被画面节奏引领着,眼窝前额皮质会快速分泌多巴胺,眼睛目不转睛;随着时间加长,专注力被刺激着高度集中,中脑多巴胺分泌旺盛,大脑皮层的兴奋点被高频调度,大脑没有闲暇休息。所以,当放下手机,脑海里还是游戏画面,多巴胺被阻断的沮丧和眼睛、大脑的疲劳一起涌来,孩子就变得提不起精神。累了,还想继续玩,身体渴望新的生理性犒赏!
第五个问题,对幼儿来说,玩手机有哪些影响?除了上面提到的精力透支,影响孩子的免疫力和精气神外,幼儿玩手机还有三大负面影响:一是影响视力,每天20分钟、连续一个月就会近视,而且易得干眼症、结膜炎;二是影响专注力培养,强刺激、多诱惑和被打扰是破坏专注力的三大主因,玩手机属于强刺激;三是影响习惯培养和性格养成,三周养成坏习惯、三月形成问题行为,玩手机上瘾的孩子,更任性,表现的更急躁多动或容易神游。
第六个问题,玩手机对孩子智商有帮助吗?如同对说谎的认知一样,会撒谎的孩子一般聪明,会玩手机的孩子至少不笨。智商表现为记忆力和创造力,基础是孩子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进而由前经验引发思考,形成的想象力,促成有目标的行动并拓展最近发展区,即由记忆到创造。孩子更多地通过实际操作获取经验。看动画片,主要是海马体记忆,很难生成深层记忆储存于神经系统里被需要时调取,所以说幼儿玩手机,不利于其经验生成和智慧累积。
第七个问题,为什么是手机,而不是电视?幼儿有三种学习方式,模仿、体验和反思。大人很少看电视,也很少看孩子喜欢的节目,孩子更多模仿家长手机不离手的习惯。海外很多国家APP不发达,孩子明白手机用来打电话、发邮件的,不是消遣消费工具。手机具有即时满足、方便携带、易于操控等特点,家长容易给、孩子能够夺,孩子体验时很快乐。安静时不易察觉,等发现问题了,家长和孩子的反思缺少策略,最后讲条件妥协,形成不良循环。
第八个问题,如何才能让孩子不迷恋手机?一是了解玩手机对孩子成长带来的现时满足和滞后性影响,懂其因果;二是多陪孩子做些有益游戏,尤其是互动性强、可挑战类的亲子活动;三是玩具要多一些木质探究性强、重复操作程度高的建构材料;四是适度隔离电子产品,车里不要放iPad,不要守着孩子还玩手机;五是少带孩子参加大人聚会,孩子因无趣缠着你,手机成了安抚手段;六是帮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规则,不要把玩手机当成安慰奖惩的方式。
第九个话题,给家长关于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建议。孩子需要了解和应用电子产品,每天不超过半小时或两集动画片,对孩子的成长是适宜的。孩子迷恋手机,语言思维会变得线型单一,不利于人际语言发展、不利于智慧逻辑生成,影响孩子的精气神!手机屏幕太小,光影变换大距离短,不适合给孩子用。看iPad,趴着躺着是孩子的舒适区,坐姿不正确影响骨骼发育。可以用一下妈妈的电脑,“几点麻麻要回邮件”,有利于帮助孩子进行时间管理。
第十个话题,对于爱玩手机的孩子,童林堡如何做?玩手机上瘾,影响身体发育、不利智力发展,是共识更要行动!首先要接纳孩子当下的成长状态,与家长共同探讨改善习惯的方法;其次,创造更多元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孩子葆有兴趣;第三,提供丰富的材料和区角体验,让孩子乐于探索;第四,用心灵成长的案例跟踪法,鼓励孩子积极参与游戏活动。童林堡,让孩子自由而全面的成长,希望孩子们早日回到集体,让Ta和我们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我们都希望培养“兴趣浓、动力足、眼神亮”的孩子,不要让手机破坏了成长的梦想。我们家老大初一时手机上瘾,我用了近半年的时间,强化、消退、榜样、奖惩和自我管理,五个方法一个轮回,最后用餍足的方式彻底改观,现在获评山师附中自律榜样;弟弟三年级有了自己的手机,用他的话说,“小孩玩手机是幼稚,大人玩手机是无聊。”规则趁早,早引导比晚改正容易的多,孩子的话不一定准确,但直白总比绕弯好懂,教育总比教训有益!
【编后语】假期里,爱上阅读、远离手机,是智慧父母。开学尚早、居家悠长,用爱陪伴、用心领航,感谢大家调研时提出了课题要求,感谢大家的阅读和分享,下周就可以通过公众号了解童林堡的假期变化喽!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童林堡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