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人不喜欢送礼,也不喜欢送礼的人。我讨厌家长给老师送礼,更厌恶男家长给老师送重礼!” ——童林伯伯 2019.1.5
很多园长分析,幼儿园家长送礼,三个节点较集中。一是开学两周教师节前后,家长希望老师多给些关照;二是中秋节,社会性走动影响到学校,家长想私下表示心意;三是年底春节,家长感谢老师的辛苦,权作一份祝福。听上去,似乎还有点道理,其实不然!
童林堡针对家长想送礼的情况,在老师入职的第一件事就是签立《入职承诺书》,“不接受家长价值超过30元的现金和礼物等”,这份承诺共14条,连老师本人的父母都要签字!针对家长,幼儿入园前的《入园协议书》,第七条第一款,对此亦明确告知,进行预防管理!
做自然而纯粹的教育,是童林堡的办园信念。自然,就是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纯粹,就是不受非教育因素的干扰。唯有此,老师们才全身心地保育、教学,进而贯彻童林堡的教育理念——让孩子自由而全面地成长。从而实现童林堡的教育目标,“让孩子和我们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除了融洽关系,家长送礼的几种心理:一是焦虑,担心自己宝贝融入不够,希望老师多一些关照;二是担心别人送了自己没送吃亏,这是从众;三是希望老师多关注,让孩子有不一样的机会,这是自私;四是自我感觉生活优越,出于分享的心理,系炫耀。总之都是不了解、不够信任的结果。
幼儿规则意识不够、独立习惯不足、家庭环境不同,老师会根据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让宝贝在集体的环境中,觉察其前经验和最近发展区,增强其同步适应性。结合《3-6岁儿童发展指南》和童林堡《成长手册》进行评量,补齐短板,保证每位幼儿的适宜性发展。
我们研究过老师收礼的心理。有被认同的小确幸,不被发觉的心存侥幸,不懂得拒绝,怕尴尬和误解这四个原因。经得起诱惑,须两个前提:一是满怀敬畏之心,清晰边界尺度,对规则处罚不愿、不敢、也不能。二是诱惑砝码不足以拨动其心弦,怕就怕心动手痒不足以“增益其所不能”。
师德和安全,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底线。《新年问先师,贵庚志于学》,元旦研学归来,1月5日周六童林堡新年务虚会,20位园务多维度解析和研究“送礼后果”。如何保持老师和家长的主客体关系?什么样的家长会让老师难为情?送礼被曝光的七个原因是什么?收礼何时会暴雷?童林伯伯会不会知道收送礼的行为?!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世界没有藏得住秘密的孩子。园务们经过4个多小时的研讨,一致认为“曝光后接受处罚丢掉工作是其一,声誉受损逃离一座城是不堪!”同时,就遇到类似问题老师该如何应对,进行了学习型研究,并新增了22项教职行为规范,严苛整理出细格措施和考评机制。
我们不希望童林堡的家长送礼!面向每位孩子,教育资源的平等、公正,如社会的诚信品质,弥足珍贵;老师心灵的自由和职业情怀,需要多方呵护,历久弥新;孩子幼小的心灵和人生的起步,不要被陋习熏染。有点完美情结的童林伯伯最后补充,送礼还有三大坏处——
一是送礼会影响教育形象,“我对打破老师内心宁静的负面清单,深恶痛绝之!”;二是送礼会增加日常管理负担,最起码我们要培训老师学会说“这样不好,真的不需要;不要让我为难,好么!”;三是收礼会让教师失去了心理的清高和职业的骄傲,会影响老师的教态和班级团结。
创造专业而温润的环境,集体好,个体才会更受滋养。我们一起关照到每一位宝贝,真心营造不受不良风气浸染的童林堡。如果想表达心意,可以写封信,可以裱幅字,可以送锦旗或全园赞助;当然,如果你想投诉,abalone@vip.163.com,这是童林伯伯的私人邮箱,有件必复。
一份肯定,一份祝福。能引起老师关注的形式还有很多,老师希望多一些真诚细致的沟通,班级需要多一些家委和义工的参与,园务希望多一些讲座或沙龙的组织,园长妈妈愿意多几例个案解析和互动。我们感谢家长的付出和大爱,我们不喜欢送礼家长的“省心和自私!”
六年来,我们生活在感慨、感动和感恩中;六年来,我们经历过推辞、拒绝和被误解。王园妈妈也讲,家长想表示一下,动机是好的,送礼对象也往往是非常优秀的老师。但幼儿园培养优秀师资真不容易,请大家不要让老师纠结、不要让园所为难,更不要给老师创造当私教的机会!
已经送了礼怎么办?不超过30元的伴手礼,善意理解,不积攒就好。超过以上价值,上报园务,园长姐姐们会人性化处理;数量较多的话,如一些时令水果等,我们住宿舍的单身老师就一起分享了。如果礼物较贵,也没打算退回给送礼者,一定充公
,权当我们每季的考评多了份奖品吧!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送礼不利于塑造教师的独立人格;心有所图、暧昧难猜,不利于营造教育的公平透明;私下议论、情感复杂,不利于打造家校的和谐发展。我们别抱怨社会风气,我们别跟从她人动机,我们别考虑让自家孩子优先。单独优先在童林堡是做不到的!我们不欢迎送礼的家长,尤其是男家长给女老师送礼者,请你带着孩子从童林堡离开!
成长是最好的礼物,时间是最佳的考验。做自然而纯粹的教育,需要简单正向、温润积极的家园关系。童林伯伯说了,我们会不断提升老师们的获得感,我们也建议家长优化表达心意的方式:一段稚嫩自然的视频有时就是最暖心的互动;支持班级计划、信任老师工作,就能让老师感觉很欣慰!
童林伯伯提议,让我们腾出更多精力,共同营造教育领域的青山绿水,共同规划宝贝成长道路上的诗意田园!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童林堡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童林堡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