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水果宝宝!
朝一园区
中班项目故事
我们班的羊礼小朋友特别不爱吃水果,每次上午的水果时间,她都会拿着水果发呆……
老师
羊礼,你怎么不吃水果啊?
我不喜欢吃水果
羊礼
身后的妍妍就马上接话了……
妍妍
我最喜欢吃水果了
我也喜欢吃水果,水果里面有很多营养,要多吃水果身体才会好
贝贝
暖暖
现在外面有很多细菌,妈妈每天给我泡柠檬水喝,我就不怕病毒了
我喜欢吃水果,因为水果很甜
冉冉
北北
水果闻起来很香、好看
水果有VC
悦悦
很多小朋友都说我喜欢吃水果,但是也有小朋友说不喜欢吃水果。
霏霏
水果太硬了,咬不动
吃好后手黏黏的,不舒服
豪豪
博屹
酸酸的,我不喜欢!
我不会剥!
羊礼
喜欢水果的小朋友,大家对水果投票了,每个小朋友都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水果,最后草莓以四票夺得了冠军。
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进行了交流,表达了自己想法,还进行了数量的比较和点数。
水果是从哪里来的呢?
孩子们开始去寻找身边的水果……
在超市里找到了,在饭桌上有水果,在水果店有水果,幼儿园的果树上有水果,自己家的冰箱里也藏着很多水果。
平时虽然对水果有接触,但是这次孩子们开始对水果有了进一步认识的想法,开始探索水果的外貌并进行了记录。
暖暖用波浪线表示荔枝是粗糙的。哈哈用小线条表示桃子是毛毛的。月月用横线表示苹果是光滑的。榕榕用小点点表示火龙果是有一层一层的,还有小水珠等等。
01 其实生活中很多水果都需要剥了才能食用,那哪些东西可以剥呢?
02 比较简单的,会剥的东西有哪些?
03 哪些剥起来难,还不会呢?
孩子们回家和父母一起讨论、记录完成调查后,与大家一起交流了自己的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表的统计,我们发现橘子、香蕉比较简单,会剥的孩子人数较多;桂圆、葡萄有些困难,会剥的幼儿人数相对较少;山竹最难,会剥的幼儿人数最少。
根据小朋友的调查表统计结果,结合幼儿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食物,我们开启了一次剥水果挑战赛,让孩子们自主尝试。
橘子、香蕉分为初级挑战
桂圆、葡萄分为中级挑战
山竹、桃子分为高级挑战
借助游戏化的方式,我们创设时间和空间,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剥一剥,从“包办代替”到“自主尝试”,给予幼儿自我发展的机会,产生“让我来”的愿望。
将复杂的“剥”的方法编成易理解、易诵读的儿歌,帮助幼儿形成了比较正确和完整的动作表象,从而更好地帮助幼儿练习手指的控制力,锻炼了手的灵活性,为接下来挑战中级难度打下基础。
孩子们发现剥这些东西其实都是有窍门的,将“剥”的关键步骤分解成孩子们容易理解的图示,灵活地运用了整体练习法和部分练习法,通过分别练习和掌握这些局部动作,逐步达到学会整个动作技能的目的。
幼儿自主尝试剥一剥、找一找剥的步骤的过程中,并且给予幼儿充分练习的机会,将这些步骤反复进行练习,提高了剥的准确性和精确度,从而提高了幼儿手指的灵巧性,锻炼了幼儿的手指协调性。
有些水果剥开就能吃,有些水果需要切开才能分分吃,听说水果切开还有美丽的花纹哦,我们一起来切切看吧!
原来水果外面和里面有很大的不同,切开以后很好看,而且更香了,好想尝一尝,我们来制作美味的果汁吧!旋转榨汁机、手压榨汁机、电动榨汁机齐上阵。
结合《指南》中关于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的教育建议,“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从活动前后对比中,孩子们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幼儿是在自愿自主的愉悦范围中提升了手指的灵活度,锻炼了手指协调性与手眼协调的能力,从自我服务以及为他人服务中得到了极大的自豪感和成功感,不同程度地提升了小肌肉群的控制能力。
—END—
文字编辑 | 洪温婉
图文编辑 | 周璐萍
责任编辑 | 章晓静
总 编 | 孔蓉萍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