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幼儿园花盆里种植的水稻也成熟了,
沉甸甸的稻穗预示着丰收的喜悦。
怎样让孩子们在劳动中感受到米饭的来之不易呢?石榴幼总园中一班的孩子们进行了一场关于水稻的探索。
大米怎么来?
米饭是孩子们每日的主食之一。老师通过大米这一熟悉的主食开启和孩子们的探究之旅。
冠冠:大米种子种在土里,浇点水,就长大了,长成了稻谷,把稻谷摘下来,用机器加工把稻谷的壳去掉。
尧尧:大米种在水田里,叫水稻。
沛沛:禾苗就是大米,把大米洒在泥巴上,种出来的就是大米。
小安:小麦就是大米,小麦种在泥土里,小麦是金黄,把小麦剥开就是大米。
伊伊:大米种在沙子里,给它施肥,种出金黄色的小麦,把小麦的皮剥掉,就是大米了。
想想:大米种在水坑里,大米的壳叫麦子,因为它的壳很硬,所以要用手或者机器把它的壳去掉。
通过与孩子们对话,老师发现班级小朋友对大米来历有着初步的认知经验,通过本次活动正好可以丰富孩子们对大米的认识,萌生幼儿珍惜粮食的情感。
水稻长什么样?
在老师带着孩子们到幼儿园的水稻种植点进行观察。孩子们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发现水稻的秘密。
小妹:摸起来很舒服。
蜗牛:摸起来痒痒的。
伊伊:麦子的壳是硬硬的。
糕糕:叶子摸起来有点粘手。
小安:叶子粘粘的。
樱桃:摸起来扎扎的。
冠冠:果实也有点粘手。
陈小丫:在叶子堆里面压一下,感觉痒痒的。
尧尧:上面黏糊糊的,下面的杆子不黏。
延安:杆子摸起来滑滑的。
点点:闻起来有股麦子的香味。
闹钟:像粽叶。
在通过观察水稻的过程中,孩子们建立起了对水稻特征的基本认识。也有孩子认为结出来的麦穗。孩子们对事物有自己的朴素认识,这些认识并不以成人的说教为转移。那就只有在亲身的体验中去感知、拓展认知。
水稻是这样生长的
第二天,老师通过视频带领孩子们了解了水稻的生长过程,也唤起小朋友前期观察幼儿园水稻生长的记忆。
怎么收水稻?
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启发下,从家里带来了剪刀、修枝剪、尺子、胶棒等工具等来收割水稻。
收获时间到!孩子们用剪刀剪稻穗,用尺子割稻穗,还用修枝剪进行尝试。
小安:剪刀剪水稻,一根一根的好剪,两根不好剪,因为剪刀太小了。
显泽:尺子,不够锋利,弄不下来。
糕糕:用胶棒粘,只能粘地上掉下来的。
稻穗一点点在孩子们的纸杯、小框里堆积,劳动的成就感也在孩子们的心中积攒着。厨房的阿姨为孩子们展示农民伯伯收割水稻的方法,拓展孩子们收割水稻的经验。孩子们带着来之不易的收获回到了班级。
一颗都不能少
想想:收割水稻很开心。
冠冠:剪水稻累的很,不舒服。农民伯伯很辛苦,不能掉饭渣,一粒米都不行。
哆咪:水稻很尖,有一点割手。
小安:水稻很高,有点够不着。
优优:割水稻对我来说很简单。
延安:割水稻难不倒我,很简单。
小妹:割水稻看起来很难,实际上很简单。
樱桃:剪水稻很累,需要很大的力气。
孩子们探索了收割水稻的方法,体验了劳动的过程,感受了收获的喜悦,也体验了收割的不易。
稻谷怎么变成大米?
稻谷要怎样变成大米呢?老师和小朋友进行了讨论。有小朋友说,要有一个机器去掉稻谷外面的壳。但是幼儿园里没有这样的机器,老师邀请小朋友们运用区角里的材料来尝试剥开稻谷。孩子们选来了积木、剪刀、麻将块、雪糕片等进行尝试,也有孩子选择了用手剥、用牙磕。
冠冠:用积木搭一个切割器,用切割器压一下大米,大米的壳打开,就更好剥了。
樱桃:用一块积木使劲的砸稻谷,砸出一个小洞,然后就可以剥了。
伊伊:用瓶盖砸。
小妹:用剪刀把两头剪掉,从两头开始剥。
胡胡:先开始用嘴巴咬,但那个方法根本就剥不出来,所以我就用积木砸。
优优:用雪糕片来切,切完了再用剪刀把两边剪掉。
尧尧:用雪糕片磨。
用剪刀剪
用积木拍
用盘子拍
用雪糕棒磨
用牙嗑
用手剥
用积木压
每一粒米都有被孩子们认真对待!当他们成功剥出一粒米的时候,他们脸上总会露出愉悦的表情!
粒粒皆辛苦
保育老师将这集体之力收获来的大米熬成了粥。由于手动脱粒成果有限,熬粥时候加入了一些现成的米。但是新收成的米的馨香全部都在粥里。
孩子们享用了珍贵的一口!香喷喷的粥滋养着孩子们的味蕾,也让孩子们一日的劳动体验得到了升华!
孩子们在亲自然体验中了解了水稻的生长,探索了从一粒谷到一粒饭的全过程。真实的参与和体验,让孩子们更加能够感受到一粒米的来之不易,萌生对劳动者的敬畏和爱惜粮食的意识。
活动班级:总园中一班
图文素材:邓韵 付英瑶
图文编辑:杨勤
版权声明
本文系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原创稿件,版权归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使用,否则将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生命绽放
的童年院子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