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ID:优师教研
用爱帮助孩子寻找生命的支点
每一个儿童,都有一个小世界!
他们在自我的小小世界里,触摸、感知、倾听、理解,用充满着好奇的眼睛探索着未知领域的秘密,用童言稚语装点生命的惊喜!
在欢声笑语的幼儿园里,每天孩子们都在这里上演着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我们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因为总有一天,孩子会长大,总有一天,你想要回忆孩子成长中的点滴,总有一天,当你回忆起这些点滴时,你会悄然欣喜!
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场所,这里每天发生着不同的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又包含着很深的育儿道理和值得幼儿园老师、家长深思的问题。
告别2018,从2019年新年第一天开始,成都市第一幼儿园将推出大型幼儿成长纪实——《成都一幼的1001个成长故事》,幼儿园将每天精选一个在幼儿园发生的故事,通过情景再现、老师解读、家长指导等内容来指导老师和家长更加科学的育儿,认识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
关于孩子们的故事,我们慢慢地讲,你细细地品,用“最长情的告白”陪伴孩子们的成长!
情景正在发生
一天,我正在办公室,却发现有一个目光总是投向我,于是我开始在意起这个小小的目光,而这个目光就来自豪豪……
被老师抽到回答问题,从外面看看我;抬椅子,从外面看看我;玩游戏,从外面看看我;去盥洗室路过办公室看看我。
而当我在教室,豪豪又总是围在我身边:做早操,要变成打老虎咬我;看书时间,要坐在我旁边看;排队,站在第一个会紧紧抱着我;玩区角,邀请我去参观他搭的房子……
我忍不住问:“豪豪,你为什么总是呆在我身边啊?”
豪豪笑眯眯的说:“我假装我是你的小尾巴啊!”
幼儿园老师说
豪豪的“小尾巴”是对老师开始有了依恋。
依恋,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儿童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开端和组成部分。依恋模式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性型依恋。研究表明,帮助幼儿建立安全型依恋能让幼儿在面对挫折时以积极心态去面对并尝试解决,能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以及自我效能感和对事件的掌控感。
母亲是幼儿的第一依恋对象。但小班阶段的幼儿因为刚脱离父母的庇护进入更具有社会性的场所——幼儿园,需要面对陌生的环境、同伴、教师,而在幼儿最初的认知中,老师就像父母一样,是给予他们爱和照顾的成人,所以他们将绝大部分的关注放在这个可以依附的教师身上。开始与教师建立依恋关系,表现出对教师的强烈依附感,比如:像小鸭子一样跟随教师活动,模仿教师动作,在教师身边跑来跑去等等。
写给家长的话
1、积极给予幼儿适当的回应,帮助幼儿建立安全型依恋。
2、了解幼儿的需要,包括身体不适发出的哭闹等生理需要以及渴望父母关爱、照顾、关注等心理需要。
3、多与幼儿进行目光、身体的亲近,例如多对孩子微笑、逗引、说话,或模仿孩子的发音、动作、话语等。
4、营造良好、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为幼儿建立安全感。
◎ 想分享给朋友?请点击右上角【…】,将内容【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你也可以【分享到微博】,或【复制链接】进行分享。
◎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微信,请点击右上角【…】,选择【查看公众号】,再点击右上角的【…】,将我们【推介给朋友】。
◎ 如果您还想浏览更多内容,请点击右上角【…】,选择【查看公众号】,点击关注,即可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微信公众号ID:优师教研
用爱帮助儿童寻找生命的支点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