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ID:优师教研
用爱帮助孩子寻找生命的支点
每一个儿童,都有一个小世界!
他们在自我的小小世界里,触摸、感知、倾听、理解,用充满着好奇的眼睛探索着未知领域的秘密,用童言稚语装点生命的惊喜!
在欢声笑语的幼儿园里,每天孩子们都在这里上演着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我们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因为总有一天,孩子会长大,总有一天,你想要回忆孩子成长中的点滴,总有一天,当你回忆起这些点滴时,你会悄然欣喜!
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场所,这里每天发生着不同的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又包含着很深的育儿道理和值得幼儿园老师、家长深思的问题。
告别2018,从2019年新年第一天开始,成都市第一幼儿园将推出大型幼儿成长纪实——《成都一幼的1001个成长故事》,幼儿园将每天精选一个在幼儿园发生的故事,通过情景再现、老师解读、家长指导等内容来指导老师和家长更加科学的育儿,认识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
关于孩子们的故事,我们慢慢地讲,你细细地品,用“最长情的告白”陪伴孩子们的成长!
情景正在发生
中午吃点心时,老师为小朋友们分发饼干。
淇淇看见她盘子里的hello kitty饼干突然大哭起来:“我不要这一个,我不要这一个。”
老师看了看她盘子,原来那块饼干碎成了两半,老师给他重新换了一个完整的,淇淇这次安静下来。
幼儿园老师说
食品要完整,厕所要干净,苹果要光亮,衣扣不能掉一个……是每个孩子都要经历的。这个时候,大人容易心烦。完美的东西毕竟不多。如果理解了孩子细腻、追求完美的心,把孩子的要求当做关乎成长、关乎品质形成的一次机会,尽可能用心去体察孩子的每一次不满,我们就能理解孩子,并用适当的方式帮助孩子。
道德是因为审美而建构和形成的。破坏了审美就意味着破坏儿童道德的形成过程。
写给家长的话
在幼儿的世界里,孩子在发现着一个巨大的秘密:完整的东西才是完美的。最早期儿童是透过吃开始的,因为吃维系着孩子的生命,审美也从吃开始了。对于一个儿童来说,吃掉那个有斑点的苹果等于把不完美吃进了身体,这种不完美会形成某种心态。审美的情趣就如同食物一般被吃进了儿童的身体,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其后,儿童审美的注意力会放在他所使用的事物上:纸不能有豁口,不能打折;一笔画下去没有遂愿,这张纸自然就不完美了,扔掉。而成人是这样认为的:纸折了一点还可以再用,一笔没画好可以重新再起一笔,否则就浪费了。正是两个世界的不同,成人没办法知道儿童究竟需要什么。儿童建构自我的机会就在成人的误解中丧失掉了。
如果我们保护了儿童审美成长的整个历程,我们就保护了自身的道德。因为道德品质不来自于道德自身,而来自于人类最早期建构的审美。
◎ 想分享给朋友?请点击右上角【…】,将内容【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你也可以【分享到微博】,或【复制链接】进行分享。
◎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微信,请点击右上角【…】,选择【查看公众号】,再点击右上角的【…】,将我们【推介给朋友】。
◎ 如果您还想浏览更多内容,请点击右上角【…】,选择【查看公众号】,点击关注,即可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微信公众号ID:优师教研
用爱帮助儿童寻找生命的支点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