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自然角
开发“真”资源
项目学习视域下幼儿科学素养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
对幼儿来说,自然角是蕴含着无数新奇和惊喜的宝藏。如何使自然角随着自然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幼儿的发展而变化,凸显动态的、发展的、生成的特点,激发幼儿持续深入地开展探究活动?我们以优化班级自然角的环境创设为突破口,开发真实、适用的资源,在探究活动中不断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
问诊·剖析
一直以来,自然角的观赏性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教育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发掘和利用。如今,当我们用《指南》的精神来审视自然角时,就会发现有很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顾君珺老师:自然角的教育作用,只有在幼儿充分参与活动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我们现有的自然角里没有很好体现幼儿种植、持续观察、发现的过程。
黄雪芹老师:过分注重自然角的观赏性,有的班级中的自然角纯粹是植物种植区,除了植物以外没有别的自然物,自然角变成了植物角。
潘俣老师:有的班级动植物为了美观而布局摆放,没有按照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分区摆放。
干真莉老师:各年龄段、各班级的自然角创设很难看出年龄、班级之间的差异,缺乏一定的层次性。
钱宇雯老师:我们忽略了自然角赋予幼儿的重要教育意义,常以为摆摆花、养养鱼就可以了,自然角的环境缺少了“幼儿”,过于成人视角。
自然角为幼儿提供了自由观察、主动探索的平台,它能让发现和探究随时发生,幼儿通过亲历自然角动植物饲养、种植的过程,感受自然生命的力量,从中提升科学素养。这一价值实现需要“环境”资源的支持。我们通过问诊自然角,发现现存问题,明晰环境优化的方向。
学习·革新
《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理念是行动的指南。教师们通过自主阅读、做笔记,写心得等学习方式,努力提升创生和利用环境资源的理性认知,从儿童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幼儿园自然角的环境创设。
思考·行动
自然角的环境创设,既需要有教师的预设,更需要尊重幼儿的需要、兴趣,与幼儿逐步共建。教师们深入反思现存问题,基于问题,从各年龄段幼儿的探究特点出发,制定《自然角资源开发与利用计划》,优化自然角环境,赋予自然角丰富的教育价值,将小小的一方空间变成幼儿与大自然互动的乐园。
蒙台梭利曾说:“学习发生在有准备的环境中。”在自然角中,“环境”就是幼儿观察和探究的内容,是激发幼儿乐于欣赏、观察、探究、坚持管理的最主要因素。我们将不断探索,让自然角成为幼儿活动的“真”资源,成为幼儿获取知识、提升探究能力,热爱生活的地方。
#
文字:陆皆宜
照片:太湖园区
编辑:沈诗怡
审核:太湖园区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吴江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