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
(一)语言学习是幼儿语言主动建构的过程
在语言交际环境中,当幼儿有交往的需要时,他们会主动地搜寻记忆里的词汇和句子,尝试着进行表述。而在这种有交往需要的情况下,只有当幼儿因词汇贫乏或语法错误使对方产生理解障碍时,他才会感到学习新词的紧迫性,才会有意识地利用这种交往机会向对方学习,主动模仿新词新句。例如,与8个月大的幼儿玩要时,他会发出“嚶嚶、啊啊”的声音。这就说明,成人与幼儿之间的交往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有促进作用。成人的语言可为幼儿的语言学习起到示范的作用,要让幼儿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主动学习新词,从而形成一种主动学习语言的习惯。
(二)语言学习是幼儿语言个性化的过程
我们通过幼儿在模仿语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选择性和变通性,可以看出幼儿学习语言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幼儿的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强,有时看过一两次广告便可以准确地说出广告语。所以,可以适当地让幼儿看一些儿童节目如动画片等,让他们跟着讲、念、读。成人也可以利用录音机、影碟机等电教工具,让幼儿在日积月累中学习语言、接受语言,主动积极地与他人交谈。
(三)语言学习是幼儿语言综合化的过程
幼儿学习语言时,必然要弄懂语言的含义,也就是要理解词语所代表的一类事物,词语反映的事物的具体特征及意义、感情等。由此可见,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往往和他们认识事物的过程紧密相连。因此,教师要丰富幼儿的生活,使幼儿有话可说。例如,生活中的每种情绪、每一个活动都可以成为幼儿体验语言的内容,成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有意识地引导、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也可以利用故事、儿歌等形式为幼儿提供表达与交流的机会,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语言学习是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
幼儿学习和掌握语言需要一个过程,从无到有、从不理解到部分理解再到完全理解,积少成多,逐步完善。3~6岁阶段,幼儿出现发音不准的现象越来越少。这一时期正是幼儿语言接受能力最强的时期,也是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普通话的教育与培养,幼儿比较容易接受。
二、幼儿语言基本理论
幼儿的语言是怎么获得的,在其发展过程中,什么因素起了决定作用?为什么幼儿的语言能在出生后几年就有这么惊人的发展速度?长期以来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在探讨这些课题,而且争论不休,因此也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语言获得理论。
(一)先天决定论
先天决定论同后天环境论针锋相对,又称为内因论或内在论,强调先天遗传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认为语言获得不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其中较有影响的是乔姆斯基的先天能力说和勒纳伯格的自然成熟说。
1. 先天能力说
乔姆斯基的理论又称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他认为,语言是有一定规则的,人有先天的掌握语言规则的能力,即语言能力,这是能将头脑中的已经具有的普遍语法规则转换为母语语法规则的能力。而语言运用指的是在语言能力基础上对这些语言规则的具体应用。他提出了LAD理论假设,即语言获得装置。幼儿头脑中生来就具有这样的一个语言学习装置,这个装置具有一套普遍的语法规则(从各种语言中抽象出来的,适用于所有语言的)和语言分析能力。在某一种语言文化环境中,幼儿接触一定数量的成人语言(母语),也就是这种原始的语言材料输入到该装置中,幼儿就会对输入语言现象进行分析,LAD就会将具有的普遍语法规则和输入的语言进行比较和匹配,不断进行调整,以便使具有的备用语法规则和输入的语言的规则相符,并最终通过评价将其确定下来,由此,就会产生输入的语言(母语)的语法结构,幼儿就学会了语言表达,这就是转换生成语法的过程。
按照乔姆斯基的观点,幼儿习得语言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在此过程中,幼儿能发现语言的深层结构,并将其转换为表层结构,及具有自己的转换规则,因此,幼儿虽然没有听过、说过,却能创造、产生无限多的新句子,能创造性地使用语言。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幼儿是通过模仿学习语言的这种经典性理论。
2. 自然成熟说
心理学家勒纳伯格赞同内在论观点,并提出了自然成熟说。他认为,语言是先天性的,并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标准来进行分析。他从生物学和神经生理学的基础出发,提出幼儿的语言发展和成熟是受到发音器官和大脑等神经机制制约的自然成熟的过程。既然如此,那么语言的获得就必然有关键期存在,这个时期大约从2岁左右开始,一直到青春期十一二岁。
语言发展关键期的说法可以解释语言和发展中的一些现象,如成人的外语学习能力不如小孩。
(二)后天环境论
后天环境论又称为外因论、外铄论,以行为主文学习理论为依据,强调环境和学习对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影响,而否认或忽视先天或遗传因素对语言发展的影响,由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因而该理论派别对于语言获得的观点并不一致, 影响较大的分别有强化论和模仿论。
1.强化论
强化论是行为主义最有影响的解释儿童语言获得和发展的理论,在20世纪的四五十年代比较盛行。代表人物有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等人。
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解释,斯金纳认为儿童的语言获得是“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幼儿对一个刺激做出反应,就会得到成人的强化,如口头赞许或物质满足等,这就增加了在类似的情境中做出正确反应的可能性,这个过程就是强化。该理论认为,幼儿的语言行为和其他行为是毫无差别的,都是一系列的刺激和反应的连锁活动,幼儿就是依据这样的强化过程来学习语言并得到发展的。
如婴儿在牙牙学语时,会自发地发出一些声音,虽然是毫无目的和意义的,但是在连续音节阶段,某些音节的发音类似于成人的有意义的音节,父母除了惊喜宝宝的进步,也会及时地对这些声音进行强化。因此, 强化论确实能够解释幼儿语言学习中的一些现象,而强化本身也是语言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
2.模仿论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首先提出模仿论,认为幼儿是通过模仿成人语言的模式而学会语言的。后来美国心理学家摩尔也强调了模仿在幼儿学习语言中的作用。他们曾举例,几个生于聋父母而自己有听力的孩子在与会说话的正常人接触以前,都没有发展出任何口语模式,这种模仿论显然忽视了幼儿语言掌握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被称为机械模仿论。这种观点在20世纪的20年代到50年代之间比较流行。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运用社会学理论解释了幼儿的语言学习,他强调语言模式和模仿的作用。认为社会语言范型对幼儿语言发展很重要,也就是说,幼儿的语言和幼儿的心理发展一样,不是内部成长和自我发现的过程,而是通过社会模式的呈现和训练、实践而得到发展的。
为克服机械模仿论的不足,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改造,在20世纪70年代,怀特赫斯特和互斯托提出了选择性模仿的概念。他们认为,幼儿学习语言并不是对成人语言的机械模仿,而是选择性模仿,当幼儿对某种语言具有一定的理解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时,就会对这种语言现象进行选择性模仿,即模仿时不是对具体的表达内容的模仿,而是对语言结构的模仿。如幼儿模仿语言表达“男孩的鞋”“男孩的狗”“男孩的自行车”,最后通过模仿而进行了结构选择,得到了语法性的框架——“男孩的XX”,在这个框架里可以填入适合的词语。可以看到,选择性模仿使幼儿得到了示范句的语法结构,并可应用于新的语言情境以表达新的内容,也可以将模仿获得的结构重新组合成新的结构,这样就生成了幼儿自己的话语。
(三)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针锋相对的外因论和内在论各执一词,实际是哲学中的经验论在幼儿语言获得问题上的具体反映。在各自的局限性下,二者都不能对学前儿童语言习得做出满意的解释,因此相互作用论产生了。主要的代表理论有认知相互作用论和社会相互作用论。
1.认知相互作用论
代表人物为心理学家皮亚杰。他认为认知结构是语言发展的基础,语言结构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个体的认知结构既不是环境强加的,也不是人脑先天具有的,而是来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皮亚杰认为,语言的习得不是本能的、自然的过程,而是从语言发展与认知发展的相互关系中提出理论观点。他认为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是受规则支配的符号系统,产生于认知的成熟,是一般认知组织的一部分。个体的语言是在最初的认知发展基础上逐渐成熟的,即通过同化和顺应过程,用熟悉的形式理解不熟悉的话语,用熟悉的结构创造新的用法,之后言语产生,这是与认知整合在一起的。
认知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产生了语言。在感知运动阶段的第四个子阶段(10~12个月),儿童获得了客体永久性的概念,这是语言获得的必要前提,这时儿童能够运用符号表征不在眼前的客体,这些符号就成了真正的词。心理学家布鲁姆也认为,词汇的迅速增长必然以客体永久性为前提。
2.社会相互作用论
社会相互作用论吸收了各个派别的合理成分,将相互作用的因素扩大到社会环境、认知发展、语言知识和先天因素成熟,认为正是这些因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幼儿的语言发展。
这一理论把幼儿看成是和语言环境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认为幼儿是主动的语言加工者,具有自己的意图,有主动积极性,因此语言不是单向输入的,而是双向互动的。比如,成人总是不自觉地使用些儿童式的特殊语言形式,如叠词、象声词等,觉得用这样的词与方式和儿童进行言语交际会更好。
该理论研究发现,成人对幼儿的语言表达的语义很敏感。在和幼儿的交往中,成人往往会解释孩子说话的语义,哪怕孩子只发出了一个音。有时扩展孩子的表达,将其高度简约的话语扩展成完整的句子。有学者发现,那些语言发展较快的孩子一般都有一个习惯于扩展孩子话语的母亲。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请将此文分享给您的同事同学和朋友们,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普及科学保教的理念与方法。优师教研将为大家持续推送实用的教研资源。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