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方面曾对各国小学生每天家务劳动时间作过统计:美国孩子每天的家务劳动时间是1.2 小时,韩国孩子0.7 小时,英国孩子0.6 小时,法国0.5 小时,日本0.4 小时,而中国孩子每天家务劳动时间不足0.2 小时。
2011年9月3日《东方早报》报道,郑州某大学一新生入学,随身带了几百双袜子;还有些新生竟然带来了迷你洗衣机……由此引发网友热烈讨论,多数网友认为从小缺乏劳动教育,造就了这样一批“奶瓶族”、“啃老族”、“草莓族”。
透过这些资讯,我们不难发现这样几个问题:第一、西方发达国家的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劳动教育。第二、中国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劳动。第三、年轻一代人生活能力比不上经历下乡插队、艰苦劳动过的上一代人。
其实,在中国古代,就有许多教育家重视劳动教育。明代家训中最有特色的《霍渭涯家训》指出:幼时参加农业劳动,就会性格敦厚老实,不会产生邪念;幼时参加农业劳动,亲身体验到辛苦的滋味,就能一心向善,避免罪过。明末清初理学家、教育家张履祥,提倡“耕读相兼”。他认为劳动的辛苦,不但有利于培养子弟勤俭的作风,而且有助于锻炼身体,促进身体健康,并通过劳动培养人坚强的意志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可见,劳动教育自古有之。而在今天,很多中国家长却对劳动产生了认识的偏差,轻视劳动教育在孩子成长、成人、成才中的作用。
偏差一:剥夺孩子在劳动中自我成长的机会
一直以来,我们成人以自己的视角来看待孩子,以自己的感受来理解孩子。现今一代孩子的祖父母辈,很多都是苦出来的,甚至是做粗重的农活长大的。而他们的子女生怕自己的孩子受苦,习惯于对孩子越俎代庖。殊不知这是扼制了孩子自然成长的需要。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促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经常会看到1岁多的孩子乐此不疲地重复操作劳动工具,以满足他们机体活动的需要。2岁多的孩子模仿成人烧菜、洗衣、做饭,以满足他们模仿成人生活的需要。处于自我意识发展关键期的孩子,什么都想尝试自己来,不想要成人的帮助,如若此时让他们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劳动,孩子则更容易获得自信。美国哈佛大学经过40余年的研究发现:适量劳动可使孩子快乐。那些童年时参加过劳动,甚至只是做过简单家务劳动的人,都要比那些小时候不做事的人生活得愉快。
偏差二:忽视劳动中孩子人格品质的培养
有些家长让孩子做家务时,常这么说:“你能帮爸爸妈妈做点事情吗?”这样说的潜台词是,家务劳动本不是孩子应该做的事情。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中国家庭很多孩子缺乏劳动锻炼,这直接造成了孩子缺乏家庭责任感和独立自主、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家务劳动能让孩子了解自己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分子,理应承担家务,此时,家庭责任感油然而生。从小明白并习惯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长大以后才能不依赖,形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态度和独立意识。美国知名高校幽泉学院,它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完成相应的学业,还有“每个星期20个小时的苦力劳动”、“学生们必须和校工一起在农牧场耕种、放牛”。这所学校招收学生比哈佛都严苛,其校训是:劳动,学术,自治。他们认为让精英学子盖房放牛,在从事农活中体验苦和累的滋味,这样的学生才会自强不息、更珍惜生活。
让孩子干家务,孩子才会更珍惜生活。
偏差三:轻视劳动中孩子学习能力的获得
许多中国家长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你只管好好学习,别的都不用管。可见,很多家长认为劳动是毫无技术含量的,让孩子劳动就是在浪费时间。其实,孩子从事劳动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劳动中,孩子接触到大量的工具,这些劳动工具的特性和使用操作能够激发起孩子的探索欲望。吸尘器为什么能吸进灰尘?拖把怎么能旋转脱水?洗衣机是怎么工作的……这一系列的问题自然产生,引发着孩子观察和探究。同时,在劳动中,孩子也在思考怎样才能干得更好、干得更省力气。在这过程中,孩子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甚至是创造力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对所处环境进行一种直接的、有意识的和自主的活动,就是“工作”,“人是通过工作构造自己的”,劳动就是孩子的工作。
古语有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我们的孩子连最简单的家务活都不愿做、做不了,何以期待他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将来复杂的社会生活?
那么,家长的劳动启蒙教育,该怎么做呢?
1 从游戏开始让孩子参与劳动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孩子眼里,劳动是对成人生活活动、各类工具使用的模仿,因此也带有游戏的色彩。3~4岁的孩子仍不能把劳动和游戏区别开来,甚至会主动拿起劳动工具,这是他们劳动的特点。家长可以抓住这一时机,因势利导地创设游戏情境,从游戏开始,让孩子参与劳动。可以提供一些适合孩子的劳动工具,如扫地用具、小抹布、小水壶等,带着孩子一起劳动,不一定给孩子明确的任务和要求,在孩子完成劳动后给予肯定与鼓励,让孩子在近似劳动的游戏中获得快乐和成功的体验。家长还可以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加入劳动情节,例如,给娃娃穿衣、换尿布;在玩超市购物游戏时,加入分类摆放货物的情节;在游戏结束后,与孩子一起收拾玩具。
2 以鼓励为主让孩子喜欢劳动
有些家长觉得让孩子帮忙,越帮越忙。他们经常抱怨,孩子洗碗,不仅满手油污,还弄湿了衣服,甚至打碎了碗。其实,孩子不会做或做得慢、做不好都是正常的。这时,如果家长不耐烦,或者埋怨孩子做得不好,急于插手,代替孩子去做,很容易挫伤孩子劳动的积极性。家长要珍惜孩子的尝试,做到示范在先,先让孩子看大人怎么做,边示范边耐心细致地讲解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然后手把手地教,再逐渐放手让孩子独立操作。孩子每做好一件事,都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给一个微笑,拥抱一下或说声“谢谢”、“干得不错”都可以使孩子感到高兴和自豪,体验到劳动的愉快,激起再劳动的欲望。
有些家长,在孩子犯错时,用干家务活儿来惩罚孩子,这样做会造成孩子对劳动产生不良的心理定势,对劳动产生反感,觉得劳动不是件光荣的事情,这不仅不利于激发孩子劳动的兴趣,更可能造成孩子看不起劳动的后果。因此,家长应以正面的、鼓励的方式去激发孩子劳动的兴趣。例如,在阳光明媚的周末,家长带孩子一起劳动,让孩子感受全家劳动时轻松快乐的氛围。在孩子劳动时,家长从旁指导并耐心等待。当孩子完成劳动任务时,即使劳动成果不完美,也要给予鼓励肯定,用期盼的口吻给孩子提出建议。
3 从做家务开始让孩子学习劳动
孩子的年龄不同,动作技巧、认知程度、体力、耐心均不相同。让孩子劳动,应估量孩子的能力来做,以免孩子因挫折而产生畏惧和抗拒感。比如先让较小的孩子摆餐具、收纳物品。孩子大点,让他学习自己整理房间和书包,培养秩序感和条理性。让孩子进行抹桌子、扫地、洗小手绢等劳动,还可以等孩子再大些,让孩子参与食品购买、加工,从事简单修理等家务劳动,如协助大人择菜、制作饼干、洗碗、倒垃圾,等等,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更大些,可以放手让孩子去购买小商品,锻炼商品意识和理财能力。还可以鼓励男孩和爸爸一起,做一些简单的修理,拧个螺丝、换个灯泡,培养男孩气质;鼓励女孩参与缝缝补补等细小劳动,培养女孩的细致专注。
孩子劳动意识与劳动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家长对劳动教育要有充分的重视,并持之以恒,坚信劳动能够使孩子成长、成人、成才。
本文刊载于《幼儿教育·父母孩子》2014年第12期。转载请注明:转自《幼儿教育》杂志微信。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幼儿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