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丹桂飘香。
在这个新的学期,
中国教育报学前周刊特别策划:
“名园现场会”活动。
以“办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为主线,
聚焦“过程性质量”中的关键因素,
分析名园成功要素,
梳理名园焦点亮点,
引领带动薄弱幼儿园提高办园质量。
首场“名园现场会”,
将于9月29日在北京市六一幼儿院举办。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所被誉为“马背摇篮”的幼儿院,
探秘名园背后的光荣历史和动人故事。
名园探秘 ★ 环境育人
颐和园边、玉泉山下,坐落着一所拥有76年办院史的知名幼儿园——北京市六一幼儿院。它从红色延安走来,在首都北京绽放光彩。它拥有三千里行军的历史和“马背摇篮”的荣誉。
70多年来,六一幼儿院坚持“永远和孩子在一起”的办院理念,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在历史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从昔日的马背摇篮,到今天的儿童乐园,北京市六一幼儿院坚持在环境中滋养孩子,温暖孩子,教育孩子……
昔日马背摇篮
今天儿童乐园
★ 马背摇篮篇★
★
1945年,为抚育革命干部子女,党中央决定在延安创办保育院。在朱德总司令和康克清同志的关心、指导下,延安第二保育院在延安城北小砭沟半山腰的窑洞里诞生了,它就是北京市六一幼儿院的前身。
1946年,国民党进攻延安,保育院全体人员奉命撤离。
保育院第一任院长张炽昌带领全体保育人员和136名孩子,在枪林弹雨中辗转3000余华里,历时两年十个月,在1949年将孩子们全部安全护送到北京,这就是著名的“三千里行军”。
在行军途中,因为孩子幼小,为了保护他们安全,保育人员制作了舒服又结实的木驮床,让孩子们躺在里面。就这样,三千里行军至北京,136个孩子无一伤亡,保育院也因此被赞誉为“马背摇篮”。
在行军途中,还发生了很多感人至深的事。
当时,延安第二保育院保教科党支部书记程宜萍负责保管两个文件箱。而且,她还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在穿越封锁线时,程宜萍和两个孩子走散了。后来,又传来两个孩子掉进河里的消息。同行的姚淑平对她说:“你赶快退回去看看吧!你的任务交给我,我替你完成。”但程宜萍拒绝了,她说:“我负责保管的两个文件箱,里面有保育院工作人员的档案材料,有孩子和他们父母的名册,将来战争结束,全凭这些名册来帮助父母和孩子相认,党交给我的任务是保护文件箱,我不能为了自己的孩子而离开岗位!”
如今,六一幼儿院院史馆内还保留着这两口箱子。孩子们对箱子的故事,也如数家珍。
当年程宜萍保护的箱子
六一幼儿院的孩子介绍箱子的故事
行军途中,孩子们面临危险,保育人员舍命相救的故事,还被六一幼儿院的老师们非常有心地用“剪纸”的形式表现了出来。
行军路上,田喜英救汉元
行军路上,全超救三八
★ 不忘来时路 ★
★
1950年,幼儿院正式更名为“北京市六一幼儿院”,并迁址到如今的玉泉山院区。今天,北京市六一幼儿院已经形成了玉泉山院区、西山庭院院区、西三旗院区、科学城院区四个院区。
一踏入六一幼儿院,红色元素就扑面而来,它们无声地诉说着六一幼儿院光荣的历史。
六一幼儿院内复原的黄土高原地貌及陕北民间窑洞
六一幼儿院内以老院长为原型的马背摇篮雕塑
清明节前夕,六一幼儿院的老师们一起朗诵诗歌缅怀革命前辈
左侧是当年的三千里行军图,右侧为延安第二保育院创设的一日生活26个环节
三千里行军创奇迹
保教故事
六一幼儿院院史馆一角
六一幼儿院内存放的延安小砭沟的土
★ 最美幼儿园 ★
新的时期,北京市六一幼儿院在传承光荣历史的基础上立志建一所“最美的幼儿园”。
“永远和孩子在一起”,是六一幼儿院的办院理念
“爱在四季”是六一幼儿院的课程指导思想
“脸上有笑,心中有爱,行动有力”,这是“六一小主人” 的样子
六一幼儿院内的“师幼情深”雕塑
在六一幼儿院内,到处都是欢迎小朋友的吉祥物”小飞龙”,它们分别叫“梦梦”和“路路”。
幼儿院里的井盖,被老师和孩子们装饰上了山丹丹花,以及六一幼儿院里的小动物形象,颜值一下子提升了不少呢
就连院子里的石头,都是经过孩子们精心装饰的呢
六一幼儿院里竟然有一个专门的儿童足球场,让人仿佛想到了一群运动小健将在绿荫场上奔跑的火热场面呢
幼儿院里孩子们的种植区,看起来有模有样的
哈,你没看错,这是六一孩子们的好朋友——梅花鹿
啧啧啧,还有更让人惊喜的——孔雀,超漂亮的
哈哈,幼儿院里还有些“特别”的动物,看起来憨憨的,有没有
幼儿院里有长城?是的,幼儿院的孩子们从小就有民族自豪感
幼儿院为孩子们准备的休息场所,他们可以坐在这里看风景、写生、发呆,做什么都可以
谁小的时候不希望有一个“秘密基地”呢
一起在草地上开个party吧
开阔、自然、原生态……这是与童年最配的风景
六一幼儿院是我们的乐园,我们是六一的小主人……
策划|纪秀君 赵彩侠 田玉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中国教育报学前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