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相间的图案之中,
晕染的是一份民间艺术的传承。
无序的捆扎之间,
带来的是惊喜和温暖,这就是扎染。
当孩子与扎染相遇,
单纯简单的白布,
绽出独一无二的色彩。
让我们一起跟随中一班的孩子们一起走进扎染艺术,一同感受中国民间传统技艺的魅力……
11月,幼儿园艺术节开幕啦!中班主题——民间艺术。
经过老师的介绍,我们知道了我们中华民间艺术有:剪纸、泥塑、扎染、脸谱……
通过投票,我们选出了最感兴趣的一项民间技艺——扎染。
我们一起来欣赏扎染的作品~
扎染好神奇,
我们怎样才能染出像图片一样的花纹呢?
当颜料和布料碰撞……
我们在班级中寻找了现有的材料——颜料、滴管、废旧布料进行了玩色的体验。
发现一:颜料太厚,需要加水才能滴下去。
发现二:当颜色之间发生碰撞,会出现新的颜色。
发现三:在白布上随意滴各种颜色,也很好看,就是没有我们欣赏的扎染图片那么好看。
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初体验了颜料滴在布料上的反应。
初次的操作是随意而又释放的。
随着孩子们跃跃欲试的心出发,寻找班级中仅有的材料,亲身操作,直接感知颜料与布料碰撞后的魅力。在操作过程中自我体验染色的美,积累自身经验、丰富审美情趣。
当皮筋与布料相遇……
那怎么样才能让图案变得好看呢?一起观看扎染视频,了解到扎染是要先扎后染,还需要一个特殊的材料——皮筋。
先从扎开始,我们先用皮筋尝试随意扎
为什么扎不紧,有什么好办法?
拿住一部分白布捏捏紧
多绕几圈,皮筋才会紧
一个人捏,一个人扎
先绕两头,再扎中间
皮筋扎紧后加上染料,我们动手试试会染出怎样的图案?
选择喜欢的颜色滴在布料上,我们等待时间魔法,期待这神奇的变化~
扎染除了先扎后染,还有一个小窍门哦!还要把染好的布洗一洗,晒一晒!
等待一天后,我们把布洗好,晾干
扎染后的作品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在这些作品中,
有一块条纹规律的布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我们请染出这个图案的小朋友来介绍一下~
把布朝一个方向卷,用皮筋扎成一节一节的,像毛毛虫那样,它就成这样了。
一起试试毛毛虫一样的扎,看看会不会出现条纹?
用了同样的方法,扎染出了条纹图案,为什么有的条纹粗,有的条纹细?
经过多次探究观察、对比发现:原来皮筋与皮筋之间的距离会影响条纹的粗细。
毛毛虫扎法会出现条纹图案,我们再试试其它不同的扎法,看看会出现什么样的图案?
卷卷卷,我把它卷成长长的棍子。
我从中间拎起来,再扎橡皮筋。
我把它像折扇子一样折起来~
跟视频一样,我从中间抓起朝一个方向旋转卷。
经过多次探究,我们研究出了这四种扎法
折扇子法(来回折叠扎) |
小雨伞法(从中间拎起扎) |
转圈圈法(从中间抓起旋转扎) |
毛毛虫法(卷成棍子扎) |
为了便于找出规律,我们将相同扎法的布料放在同一个做好标记的盒子里。
加上染料后,见证奇迹的时刻到啦~
彬宝:哇塞,都好漂亮,图案真的都不一样呢。
宸宸:哇,有好多颜色不一样的条纹诶~
圆圆:有的像彩虹,有的像射箭用的靶子。
茗茗:有的是一圈一圈绕着转的呢~
我们将自己的发现进行了配对总结:
毛毛虫法 条纹图案
小雨伞法 靶型图案
折扇子法 条纹图案
转圈圈法 螺旋图案
我们发现:
-
卷成棍子扎和来回折叠扎加上染料后,出现的都是条纹型的图案。
-
扎结过程中,皮筋与皮筋之间的距离影响染料最终呈现的面积。
-
从中间拎起来扎结会出现箭靶一样的图案。
-
从中间抓起旋转卷着的扎法则会出现螺旋一样的图案。
扎染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的不拘一格。不同的扎结方式,会染出独一无二的扎染艺术。虽然扎结的办法多种多样,而我们选择了比较入门的扎结材料——皮筋。小小的皮筋在孩子们的手中,变得那样的不一般。
在孩子们打开染布之前,就像拆开惊喜礼盒一样, 充满了好奇与期待,扎染神奇的地方在于你永远无法想象自己亲手染制的作品会以怎样独特的形态呈现。
当孩子们亲身探索、自由匹配发现扎结与染色之间产生的化学效应,总结出了不同的扎结办法所呈现的图案规律。并也得知,有时不同的扎结与染色结合,也会出现类似的图案规律。
当布料与剪刀结合……
掌握了简单的扎染办法之后,我们想做一个礼物送给自己最想送的人,可是班级里的废旧布料都用完了,感谢奕涵妈妈给我们送来了一个“大惊喜”~
哇塞,这块布也太长了吧,我们怎么染呢?
把它剪一下吧~
申申:我想送一块方巾~
一周:现在天冷了,我想送妈妈一条长长的围巾~
茗远:这个布,我有点剪不动怎么办?
申申:我怎么剪出来的方巾一点都不方啊?有点歪歪扭扭的~
茗远:那我拿本方方的书放在布上画下来,然后再剪~
我们要一起合作,把周围的布拉直,再画在上面~
画好一个方形啦
我们把布的四个角拉直一点,拉紧一点,开始剪剪剪
合作真快乐,一块小方巾就剪好啦!
那我要长长的围巾怎么办呢?
为了不浪费, 我们从头开始,先借助书本画好一个长方形,然后边对着边,角对角,再画一个长方形。
几个长方形连在一起,就是长长的围巾喽
长长的围巾也剪好了~
布料就位,开始准备礼物喽~
静等惊喜~
当孩子手里的小小剪刀在长长的布料上肆意裁剪的时候,出现了剪不动、剪不齐、剪不像这三大难题。
在班级有限的资源里,想到了“书本”这个道具。利用书本作为参照,照着方方的书本剪就是一条小方巾;照着几个连在一起的方形剪就是一条长长的围巾了~不论是画还是剪,都需要伙伴们齐心协力压着或用力拉住布的四个角。一块长长的白布,蕴藏着孩子彼此间的无限可能性……
当中华技艺与温暖牵手……
我们做好的惊喜礼物都想送给谁呢?
瑾源:我想带回家送给妈妈。
奕函:我想送给我奶奶。
那我们还可以送给谁呢?
园长妈妈,你每天站在门口迎接我们很冷,给你戴一条我们自己扎的围巾,谢谢你~
小弟弟小妹妹,这个小手绢给你们擦鼻涕用哦~
小交警,给你戴上吧~
外卖叔叔,骑电动车一定很冷。你辛苦了,给你送上我们的温暖~
稻草人,给你戴上帽子围巾你就不冷了哦~
保安叔叔,谢谢你每天站在风中保护我们的安全~
当染色遇上融合,
当传承遇上温暖;
让双手与材料有机对话,
让传统与生活共生共融;
在体验中华千年技艺的同时,
不要忘却那份朴拙的“不期而遇”,
“不期”是因为未知,
“而遇”是因为那份惊喜……
图文、编辑:冯嫣、虞晓艳
审核:张亚琴、沈玉兰
来源:苏州高新区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中国教育报学前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