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课程】发现“游戏满天星”感受实践复杂美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转自公众号:王芳博士工作室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jQwNTc2NQ==&mid=2247484342&idx=1&sn=1e7d72c10ed1027cf1a0a431fcfcb02a

【课程】发现“游戏满天星”感受实践复杂美-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课程】发现“游戏满天星”感受实践复杂美-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文|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 王芳


人们大都喜欢繁星点点的夜空,因为数量众多、亮度和大小不同的星星构成了独特的画面,让观者领略到无限的自然之美。倘若将每个优秀幼儿园、教师的游戏研究与此种意境做一下类比,也完全成立,因为都在努力地发出自己的光芒,彰显着各自的魅力。


在和幼儿园长期接触的过程中,作为高校研究者的我一直在思考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理论和实践怎么结合?理论是脱离具体情境的普遍性知识,实践则存在于复杂的生态环境中,两者尽管从较长的发展历史来看是相互转化和相互依托的,但在微观的某个时间点上,要做到有机结合确实存有许多困难。比如,许多幼儿园老师曾很纠结地问我这样一个问题:“我这个时候介入孩子的游戏合适吗?会不会限制孩子的自主发展?”当我告诉他,要根据介入时的情境、介入的目的以及介入后孩子的反应等来做综合判断时,他们又经常表现得很苦恼,因为现有书籍、教材中关注游戏实践的不多,而一些专注游戏实践的又多是具体描述,没有告诉他们如何去做综合判断。“我们一线教师喜欢看游戏案例,因为有具体的情节和过程。但现在许多游戏案例缺少专业研究者的过程指导和点评,想弄明白好在哪里、借鉴什么有时并不容易。”


对幼儿园教师诸如此类游戏实践困惑和需求的关注,激发我确定并实施了一个名为“游戏满天星”的研究计划。我走进更多的幼儿园(最终目标是100所),和他们一起研究游戏案例。最朴素的打算是:一方面,挖掘幼儿园游戏研究的闪光之处,展现新时期幼儿园游戏改革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以游戏案例为切入点进行“微观建构”,寻求理论介入游戏实践、发挥实践指导作用的有效途径。这是一种“互利共赢”的思路,为计划的持续进行提供了强大动力。


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和幼儿园逐步探索出 “做”“研”“写” “用”四位一体的游戏案例研发模式。



【课程】发现“游戏满天星”感受实践复杂美-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做”

预设和生成相结合,以幼儿园教师为主体,去观察、参与和指导幼儿的游戏。高校研究者主要提供理论指引,帮助把握游戏进展的方向。在这个阶段,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游戏指导需不需要预设”。我和幼儿园达成“预设”的共识花费了很长时间,其间有多次争论。因为大家认为,游戏是自主的,要跟随幼儿的兴趣,教师不能提前“预设”,否则就变成了“游戏儿童”和“假游戏”。“预设”是教育目的性的一种体现,它也有不同的程度,有的预设是具体行为目标和详细步骤,有的则强调一般目标和大致步骤,以接纳幼儿的可能表现。我们强调采用后一种“预设”,这是非常必要的。比如,意大利瑞吉欧教育者认为,如果教师有1000个假设,那么他就容易接受来自孩子的第1001个或第2000个不同的反应。只有当教师设想过足够多的可能性时,才更容易接受未知,对新的想法更加开放。这些假设实际上就是一种宽泛意义上的“预设”。还有事实证明,高水平的游戏不会自发出现。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令人兴奋”的时刻,实际上离不开教师的深思熟虑和计划。另外,“假游戏”固然要反对,但是,不能因为要倡导“真游戏”就把“真游戏”当作“好游戏”,反对教师对游戏的任何干预,把“真游戏”神圣化……游戏的“真”“假”是事实判断,游戏的“好”“坏”是价值判断。参与合作研究的大部分幼儿园教师接受了这种观念,即要提高幼儿游戏的质量,促进他们更高水平的发展,自己就要提前做好一般的、有弹性的“预设”,但也有教师仍然心存疑虑。这些都是正常的,因为一种观念和想法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课程】发现“游戏满天星”感受实践复杂美-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研”

高校研究者和幼儿园多角度、多次对话,解释、分析案例,挖掘其中的价值和创新点。基于视频“回归现场”的讨论是最受欢迎的。当遇到意见不同的游戏“点”和“面”时,指导游戏的教师会讲述游戏故事,还原游戏进行时的情境,澄清讨论者的困惑。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幼儿园教师理论准备不足和长期沉浸于游戏现场,常常失去发现的敏感性,而高校研究者的“第三视角”恰恰能起到弥补作用。



【课程】发现“游戏满天星”感受实践复杂美-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写”

有重点地记录案例发生的整个过程。对于寻常时刻,要学会解读其背后的意义;对于“哇”时刻,要突出特殊价值。这个阶段遇到的困难也是非常大的,因为许多幼儿园教师觉得,只有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才是“真实”的,倘若有所取舍、侧重便是失去了“客观性”。在这一点上,有著名学者早就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他说,“记录的内容不是完全客观的,而是带有主观性 的”,因为,“即使是通过摄像机摄下来的信息,也仍然不能排除主观因素的存在,因为摄像机的镜头指向哪里已经是记录者的一种选择”。其实,幼儿园教师在写游戏案例的背景、过程和反思时,都是主观的,尤其是关于细节的描写。为什么选择这个细节而不是另外一个细节,本身就是一个明确的主观选择,所以,许多教师坚持的“绝对客观”是不存在的。在游戏真实发生的基础上,必须要有重点地来记录。另外,有研究者认为,“观察得来的资料本身并不具有太大意义,必须透过对被观察者行为的推论才显得出其意义来”“记录 的价值不体现于展示,而体现于意义的生成”“记录为的是使人能做解释性理解,为的是能提出新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好的游戏案例实际上就是一个反映幼儿创造性发展和幼儿园教师游戏指导智慧的报告,用来推动更多幼儿园游戏的深入发展。


在“写”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专注于描述游戏事实,高校研究者则借助点评(包括过程点评和总评)对记录下来的信息进行意义的建构和解释。两者又是密切合作的,因为选择记录哪些内容、关键环节,或者如何解释意义,都要经过双方的对话才能真正确定下来。



【课程】发现“游戏满天星”感受实践复杂美-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用”

“用”:幼儿园将写好的游戏案例作为园本培训内容,开展全员研讨,有机借鉴其中的游戏指导策略,感受游戏指导智慧,促进每位教师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同时,借助公众号、区市经验交流、接待外来参观等机会进行推广,和同行进行互动,以更好地发挥游戏案例的作用。


“游戏满天星”计划是有效的。它给高校研究者和幼儿园提供了一个敞开、审视、理解彼此的机会。当幼儿园不断发现自己的游戏创新点的时候,他们变得愈发自信,进而能够针对一些“流行”发出自己的声音,做出合乎园本的改造。在普通幼儿园里,这种生长力虽然还处于萌芽状态,但是已经显示出较强的潜力。高校研究者也充满了成就感,因为所学理论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而且与幼儿园接触越深,越能感受到实践的“复杂美”,体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内在魅力。





感谢《学前教育》提供给我们发表、对话的平台。在接下来的几期中,我们会呈现几个有意义的案例,借助这些案例,我们试图在微观层面上回答两个问题:(1)幼儿园的游戏促进了孩子的哪些发展?(2)游戏发挥作用的机制是什么?教师的哪些行为促动了这些机制发挥作用?需要说明的是,版面所限,只能呈现关键情节和最后的总评。

【课程】发现“游戏满天星”感受实践复杂美-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课程】发现“游戏满天星”感受实践复杂美-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课程】发现“游戏满天星”感受实践复杂美-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本文是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学前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和案例库建设”(SDYAL19050)、“学前教育课程与教材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原文刊登于《学前教育》幼教版2022年第1期

实习编辑:于紫函

微信制作:李 杰

微信审核:程 洁


——  END  ——


【课程】发现“游戏满天星”感受实践复杂美-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版权声明

本文为《学前教育》原创稿件,版权归本刊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微信号联系申请权限,并注明“本文来源《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未经授权转载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我们,扫描二维码

【课程】发现“游戏满天星”感受实践复杂美-幼师课件网第11张图片

传播教师自己的声音  陪伴教师幸福地成长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期待!


【课程】发现“游戏满天星”感受实践复杂美-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优师教研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课程】发现“游戏满天星”感受实践复杂美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