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史贝贝
北京市西城区棉花胡同幼儿园 贾佳
学前教育阶段是培养儿童情绪认知的关键期,幼儿情绪教育是幼儿园课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班级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自由表达、真实表达情绪情感的机会和环境,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丰富情绪认知与情绪体验,在此基础上发展情绪调节的能力。由此,我们有了每周五下午离园前的“吐槽大会”。
吐槽大会
顾名思义,“吐槽大会”是小朋友们聚在一起,谈论生活中让他们十分困扰的事情,表达自己的感受,然后同伴之间共同分析、互相想办法解决问题。吐槽大会虽然名为“吐槽”,但是它的目的不在于发泄、抱怨或发牢骚,传递“负能量”,而是希望孩子能够在这个时间段成为表达的主体,“掌握话语权”,同时向幼儿传递一种观念:每个人都会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当它发生时你可以真实地表达出来。表达本身或许不能够直接解决问题,但是它能够帮助你再次审视、反思自己遇到的情况,发挥宣泄负面情绪的作用。这个过程也是激发同伴同理心的过程,是教师进一步了解幼儿的过程。吐槽大会的持续开展,让我们愈发感受到孩子对周围世界的敏感,更感受到家庭生活给孩子精神、心理的深刻影响。家庭成员之间不和谐的关系、成人对孩子的忽视或不解,都会成为持续困扰孩子的问题。
在吐槽大会中,许多孩子提到了“早晨出门被催促”的情况。家长都会不断催促孩子“快一点!快一点!”,这样的情况几乎每天都会发生,而这也一直困扰着班里的许多孩子。于是,我们决定围绕孩子的这一情绪体验开展教育活动。
最初,我们将这次活动定义为一次“让孩子学会疏解负面情绪”的常规活动,然而当我们对这一问题的原因、解决的办法进行分析时,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亲子共处的话题,孩子的心情是结果而非问题本身。那么,作为一次教育活动,我们的目标是什么?谁来参加?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问题是有效的呢?在进一步思考后,我们对活动进行了更加清晰的定位和设计。
第一,班级40多位幼儿,受到这一问题困扰的是一部分幼儿,因而只需要幼儿自愿报名。
第二,表面解决的是情绪问题,实则是亲子双方的相处问题,所以解决问题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
第三,孩子的情绪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认知层面,比如认识常见情绪、知道合理发泄情绪的途径、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等等,更要落在行动之中,要支持孩子学会在面对自己情绪的基础上找到根源并解决问题。
第四,尊重每个家庭的教育理念,让家长和孩子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体,避免“一刀切”和“替代学习”。
第五,通过活动让每个家长看到和肯定自己的孩子。活动要让家长从孩子的视角反思更适宜的教育行为,更要看到孩子们在集体生活中所展现的独立思考、参与讨论、积极表达等主动学习者的形象。
结合孩子们真实的生活体验,我们将讨论的话题定为“早晨,如何能够不被催促而准时出门”,并和孩子们讨论了“邀请谁参加这次对话”。在当天的活动中,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的,既有爸爸妈妈,也有爷爷奶奶。此时,每个人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这次活动既是孩子们的社会领域教学活动,也是一次有孩子参与的班级家长会。
亲子对话
第一环节:情景再现,营造自然放松的对话氛围
让参与者身心投入到情境之中,调动原有经验,是活动第一步要实现的主要目标。活动伊始,我们播放了一段家长催促孩子出门的音频:“快点儿,抓紧时间,马上迟到了!赶紧呀!”这段声音很快把家长和孩子代入了早晨出门的场景。“听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老师提出了第一个问题。孩子们马上举手,说:“感觉很着急。”“说话的人很生气。”家长们也积极表达:“感觉家长在给孩子压力。”“是一个催与被催的场景,感觉双方都很紧张。”
接着,老师问道:“你们家里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吗?当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这时,孩子们开始惟妙惟肖地模仿家长催促自己的样子,“快点儿,别磨蹭啦,看看都几点了!”“早晨赶紧起床,然后赶紧穿上衣服,开车的时候速度也飞快,感觉特别疯狂。”家长则再现孩子起床时“磨磨蹭蹭”的状态:“再让我睡两分钟吧,结果从床上又爬到了沙发上接着睡。”“自己起来以后,给孩子放起床音乐,接着刷牙,然后赶紧给孩子穿衣服,感觉也是非常疯狂。”……早晨的慌张、紧张、着急、愤怒等情绪交织在一起,引得在座的家长和孩子阵阵笑声,大家伴随着欢声笑语进入更为投入的讨论状态。
第二环节: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动机和感受
“为什么家长(孩子)会出现这样的行为呢?”老师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让大家开始静下心来尝试思考和理解对方。围绕这个问题,家长和孩子们各自成组,进行了激烈的小组讨论。讨论的过程是家长之间、孩子之间分享感受和交流经验的过程,相互聆听,彼此启发。大家把小组讨论的内容记录在一张大大的海报纸上,家长用文字记录,孩子用图画记录。
经过10分钟的讨论,两组分别派出代表进行分享。孩子们总结了家长“持续催促”的原因,比如害怕孩子迟到、会吃凉了的饭菜、来不及玩玩具,家长迟到了会扣工资等等。孩子们的表现让家长感到十分惊讶,好像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孩子,或者说与家庭中事事需要被提醒不同,他们看到了孩子在集体生活中独立思考、大胆表达的一面。家长们总结了孩子们“起床困难”的原因,比如父母回家太晚导致孩子等到很晚,上课外班或者练琴要占据很长时间,孩子玩不够舍不得睡,等等。老师感谢了大家的发言后,接着说:“孩子们,你们起不来是这些原因吗?你们同意大人们的观点吗?”孩子们都连连点头。
第三环节:亲子约定,形成个性化的解决办法
通过前面两个环节,家长和孩子都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与观点。接下来,老师提出了第三个问题:“遇到问题并不可怕,但是我们要改。下面,请每个小朋友和家长一起,针对今天的问题形成你们的约定。如果你觉得你们的办法特别好,商量结束以后请你们用表演的方式展示你们的好办法。”这个“小任务”推动大家进入“积极解决问题”的阶段。那么,除了催促,我还有别的办法吗?如何做,就能不被催促?家长和孩子开始进行一对一的对话。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家庭中亲子对话的不同方式与状态:有的家长和孩子愉快地讨论,共同出谋划策;有的家长专注地聆听孩子的办法再认真地记录在纸上;有的家长用一个个问题引导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有的家长则面部严肃,等着孩子提出一个能让自己满意的方法……
10分钟以后,讨论的声音渐渐变弱,家长和孩子都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嘟嘟和妈妈一起走到台上,分享他们的办法。嘟嘟说:“我们的好办法是请妈妈用温柔的声音叫我起床。”嘟嘟妈妈解释了自己平时“不温柔”的原因。最后在老师的鼓励下,嘟嘟妈妈尝试换了一种语气跟孩子说话——用声音传递出耐心和关爱。欢欢和妈妈也走到台前,欢欢表情凝重,声音十分低沉。欢欢妈妈看了看他,然后说:“还是我来说吧。我觉得欢欢早晨起不来、不能准点出门,都是因为缺乏计划性,对自己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每件事要用多少时间缺少准确的计算。所以我们制订了一个详细的计划,以后按照计划执行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听了他们的分享,老师说:“计划性对孩子今后进入小学会有帮助,但是我们需要看到孩子起不来、拖延背后的原因,然后和孩子一起解决。”……
最后,家长和孩子一起向老师表达了感谢。这次“特别的教学活动”告一段落。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对孩子、家长和老师而言都是一次新的尝试,让每个人都能换一个角度看彼此,用对话的方式面对生活中的不愉快,而活动也让我们对幼儿情绪教育、家园合作以及课程活动的开展有了更多启发和思考。
第一,教育要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情绪往往是情境的产物。幼儿对生活情境的分析、理解和判断会直接影响其情绪体验与表达。在幼儿情绪教育的过程中,如果忽视了情绪表达所处的情境、起因、经过、影响因素等,仅仅笼统地总结出情绪调节的一般性方法,可能会让情绪教育脱离幼儿情绪发生、发展的“现实土壤”,也忽略了幼儿在此过程中的问题解决、认知转变、情绪调节等隐性过程。因而,在开展幼儿情绪教育时,需要从幼儿的生活中寻找让幼儿产生真实情绪体验的情境,再基于真实情境或将其转化为虚拟情境,在梳理、还原幼儿完整经历的基础上找到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被催促这件事是亲子日常冲突的一个事件,但是它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了家长与孩子之间对彼此的行为存在不满或不理解,并且这种不满情绪每天出现却没有用适宜的方式化解。这个活动能够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让家长和孩子能够以理解彼此的心态进行共情,反思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问题或冲突。
第二,巧妙利用讨论法,实现参与者的自我教育。讨论法是学习者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一些不了解的问题、认识模糊不清的问题、困难的问题、相互关系中矛盾的问题,甚至有错误看法的问题等,发表意见、共同商讨、相互启发和补充,从而获得一定的认识。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循序渐进地提出三个引导性问题后,依次通过集体讨论、小组讨论、亲子一对一讨论等多种形式的讨论,让参与者充分表达自我,彼此了解,达到自我反思、寻求办法的目的。正如蒙台梭利所说:“帮助我就是让我自己做。”要相信家长和孩子可以在没有被灌输、被给予的前提下得出自己的结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目的不在于规训,而是让个体自我生长。因而,在开展情绪管理能力的教育中,其目标并非是让幼儿停留在了解或熟知某些道理、概念,或者规训成统一的情绪表达方式;相反,是让幼儿感受自己的内心,增强心理弹性,然后用自己的方式解决自己的问题,最终在社会适应中感知自我,悦纳自我。这次活动既是孩子参与了家长课堂,也是家长进入了孩子的课堂。而过程中是通过他们彼此的聆听和对话,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是“让家长自己想办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自己的困扰”,真正发挥各自的主体作用。
第三,家长参与情绪教育过程,通过改善亲子关系营造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良好生态环境。家庭是影响儿童社会情绪学习能力的关键场所。除去生理遗传因素对情绪的天然影响,儿童情绪社会化是从家庭开始形成并逐渐发展起来的。其影响一方面表现在,家长的元情绪理念、教养行为、言语策略和身体策略等,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自控能力、情绪表达等有着显著影响,并且儿童大多数情况下,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模仿父母的情绪表达方式。另一方面,家庭主导的情绪氛围是儿童情绪及其表达规则发展的主要外部环境,对儿童日常情绪倾向、情绪调控能力、应用情绪表达、实现的社会目标、情绪的健康发展等产生影响。情绪背后反映的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感受、认知或体验。在面对幼儿负面情绪时,成人往往关注的是如何让情绪消退,比如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满足幼儿的某些需要,用物质奖励等化解,而情绪所反映出来的问题、需求却往往被忽视。家长往往会意识到幼儿是需要被教育、被引导的成长中的个体,而容易忘记自己也需要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父母,尤其是如何与自己的孩子建立亲密、信任的亲子关系。幼儿是自我管理的主体,成人要帮助幼儿发展这一能力,而不是用成人的方式替代幼儿解决他要面对的问题。
第四,这次活动是幼儿情绪教育教学的重要突破和尝试,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地方。一方面,在家长表述、亲子互动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孩子的学习内容“超载”、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家庭教育方式不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等问题,而教师并没有给予及时、有效的引导,让家长对孩子形成合理的期待,珍视童年快乐生活的独特价值。另一方面,参与此次活动的群体有妈妈、爸爸、奶奶、爷爷,而幼儿与不同家庭成员相处时存在的问题是存在差异的,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也有所不同,讨论的焦点是“起床难”还是“无法准时出门”存在焦点不清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回应和指导,也是值得在后续活动设计时再细致考虑、完善的问题。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立项资助青年专项课题“家园共育视域下儿童社会情绪学习能力(SEL)的课程建构与实践优化研究”(项目编号:CCEA18143)研究成果之一。
原文刊登于《学前教育》幼教版2021年第9期
实习编辑:于紫函
微信制作:李 杰
微信审核:程 洁
—— END ——
版权声明
本文为《学前教育》原创稿件,版权归本刊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微信号联系申请权限,并注明“本文来源《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未经授权转载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我们,扫描二维码
传播教师自己的声音 陪伴教师幸福地成长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期待!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