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东师范大学 华爱华
《跷跷板的探索》这个游戏案例的最大亮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师对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的认知冲突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并能从问题开始,很好地把握已有经验和新的问题情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去引导幼儿思考。
幼儿从天平秤获得的已有经验是“重的一边下沉”,而现在的跷跷板为什么“轻的一边跷起了重的一边”,显然,对幼儿来说产生了认知上的冲突。教师认识到幼儿的学习就发生在认知冲突中,于是利用了视频的直观性,与孩子充分讨论了这一新的问题情境,从事物的关系中去寻找原因。最难能可贵的是,教师持续关注了幼儿“从做到思,再从思到做”不断尝试验证自己观点的连续的游戏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表现极其淡定,“任幼儿试错,让问题发生,允许幼儿失败”,从而也给了自己一个发现幼儿是如何思考问题的空间,使自己寻找一个引导幼儿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教师在游戏后与幼儿多次交流讨论中,通过关键的提问,让幼儿自己发现了“平衡与支点位置、与两边重量、与力矩之间的关系”,这种讨论有力地推进了幼儿之后的游戏发展。
第二,幼儿游戏的精彩表现,在于不断运用新的经验创新玩法,进行自我挑战。
当幼儿获得了“平衡必须支点在中心位置且两边重量相等”的经验后,幼儿意识到跷跷板的好玩不是为了平衡,而是在即使支点在中间且两边重量相等的情况下如何跷起对方。于是,使幼儿在游戏中运用了多种方法跷起对方来打破这种平衡,比如先起身再突然坐下去,比如站在板上跳一下等等,实际上他们发现了力的作用。更有创造性的是,幼儿故意移动支点位置,让一边高高跷起,可以玩更有意思的“跳水”游戏,但必须解决如何压住翘板低端的问题,他们又尝试了各种办法。该案例展现了在教师的支持性而非主导性的推动下,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进程。
第三,激活幼儿的思想更重要。
教师在分析和反思时,将幼儿在游戏中的探究性学习与以往教学设计的科学探索活动进行了比较,说明教师已经意识到幼儿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已经涉及了杠杆原理中的各种知识点。但是,教师认为,激活他们的思维过程,远比归纳总结一个特定的结果更重要。这一观点,不仅具有对幼儿可接受性的年龄适宜性的考虑,更具有当代幼儿教育价值取向的把握。
【华爱华教授:游戏案例撰写提示】
好案例不是写出来的。
前提是先有“好”的游戏活动过程,即有幼儿的精彩游戏表现,有真正属于幼儿自己的主动探索和创造。而这些恰好反映了教师的儿童观、学习观和课程观在不断进步。
假如没有这个前提,即使再好的写手也无法凭空创作出优秀的游戏案例。
只有具备了这个前提,才能考虑如何用文字更好地呈现案例。
(本文刊登在2020年1期《学前教育》幼教版)
—— END ——
版权声明
本文为《学前教育》原创稿件,版权归本刊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微信号联系申请权限,并注明“本文来源《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未经授权转载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我们,扫描二维码
传播教师自己的声音 陪伴教师幸福地成长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期待!
如果您想订阅《学前教育》幼教版,您可选择以下订阅方式:
1.拨打订阅热线:83558381或83552129;
2.在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150。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