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看见幼儿园
依托管理制度
保障新生入园适应工作有序开展
文|北京市朝阳区朝花幼儿园(御景园) 刘娟
朝花幼儿园经过六年探索,在集团层面研发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发展水平与需求的“新生入园适应课程”,同时推出了一系列配套管理制度,成为新园长推进建园初期的规范化管理、促进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新建园的保教质量及家园共育水平的有力保障。
“促进新生入园适应的幼儿园管理制度体系”主要有四个方面,包括园所管理制度、教师专业成长制度、幼儿观察制度和家园沟通制度,为不同园所科学管理新生入园工作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并鼓励各园可结合实际补充其他制度,以确保制度、职责全面,方法具体可操作,使入园适应课程的实施及相关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
园所管理制度
为推进建园初期的规范化管理,建立新生入园工作管理制度、新生入园适应期的干部包班制度、行政人员巡视值班制度、园长接待日制度等,涉及全园、部门、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以及考核奖惩制度。各分园通过建立以园长为组长,保教主任、后勤主任、保健医、班级教师为主要成员的新生入园工作小组,明确岗位职责。
基于新园长、新干部、新教师的特点,制度中细化工作内容与职责分工,帮助干部、教师读通弄懂,遵照执行。同时,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与奖惩制度,各岗位人员参照此制度中的要求、标准落实工作,执行与落实情况体现在园所师德主题月、健康主题月、教科研主题月、家园关系主题月月考核及园所学期考核中,还体现在员工个人月考核和学期考核中。考核结果与园所、个人绩效与评优评先挂钩。
为提升园所管理团队对班级的服务、监管与指导的力度,我们还制定了“干部包班制度”。比如,新小班均安排业务副园长、保教干部、教研组长一对一深入班级和班级家园沟通群,实现一帮一、一带一的大班长制。“大班长”每天深入班级不少于三次,对照“包班干部工作记录表”,分早、中、晚,对班级环境卫生、安全隐患、保教配合、幼儿情绪状态、有特殊照护需要的幼儿情况、教师的仪表教态以及家园沟通情况,进行一对一、全面、深入的跟进指导。包班干部每天关注班级微信群动态,每周至少参加班务会一次。园长、干部、班长通过每日离园后的例会进行沟通,及时了解情况、支招献策。如有特殊情况,做好人员交接,替班干部照常做好巡视指导与工作记录。无缝衔接保证班级、部门、园所各层级以及家园双向沟通机制的落实与渠道畅通。
教师专业成长制度
为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发展,在新生入园适应期,我们建立了教师研训制度、备课制度、课程反馈制度等。
比如,调研中,我们发现,普遍年轻的小班教师群体既对刚刚开始的幼师职业生涯充满憧憬,又有些许的担忧和不自信,而这种不自信大多来源于教师对新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理解与把握不足、对此阶段家长的育儿需求与方法了解不充分、家园沟通技巧欠缺,以及对独立承担课程存在畏惧心理。为此,我们依据专业文件,结合实际,制定了园本化的教师研训制度。研训重点是学习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等五方面的必修培训。集团提供专业内容支持的PPT模板,各园在此基础上增加案例和照片,结合本园调研的情况,补充选修内容,使培训更加全面、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研训后,通过园长、保教干部的进班指导,以及班级间的观摩评价,全体保教人员共同提升专业能力,夯实培训效果。
再如,课程反馈制度规定:保教主任需结合现场,把握课程实施情况,并组织教师研讨、给予反馈与建议,每日至少填写一份《入园适应课程反馈表》,每日向园长、每周向集团教研中心汇报课程进展与实施情况。在此基础上,园所充分挖掘并分享教师经验,进行班级亮点环境与特色活动交流、展示,形成课程培训园本资料库,搭建平台帮助教师在职初期建立自信的同时,实现资源共享。
幼儿观察制度
幼儿观察制度具体涉及新生入园适应期的幼儿熟识度制度、缺勤追访制度、幼儿焦虑情况观察制度等。
比如,为了进一步促进管理者和教师及时了解并掌握新生的基本情况,亲近幼儿、增进家园关系,实现观念与实践、制度与落实的对接,特制定幼儿熟识度制度,详细要求各岗位人员掌握新生基本情况的所需时间、涉及范围。
园长、保教主任、后勤主任,在新生入园一个月内,准确无误地叫出所有幼儿的姓名;掌握班级中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情况、认识幼儿家长,掌握家庭教育情况。
保健医,在新生入园一个月内,准确无误地叫出所有幼儿的姓名;能正确书写幼儿姓名;熟知班级中有疾病史、过敏史或其他疾病、需要特殊关注的幼儿并且认识幼儿家长。
包班干部,在新生入园两周内,熟悉所负责班级所有幼儿的姓名;掌握班级中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情况,认识幼儿家长、掌握家庭教育情况。
班级教师、保育员,在新生入园一周之内,准确无误地叫出本班幼儿姓名(含小名);了解幼儿的基本性格特点、身体状况、行为习惯、自理能力及发展水平;掌握幼儿主要教养人的基本情况,幼儿的家庭教育环境。
再如,幼儿焦虑情况观察制度规定:在每日观察记录表上,围绕入园、离园、室内活动、室外活动、午餐、午睡等容易引发幼儿不安与焦虑情绪的重点环节,运用集团研发的入园焦虑和全天综合情绪状态的识别编码,帮助教师进行观察与记录,全面了解幼儿的情绪状态,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喜欢的成人与同伴、空间与环境、玩具材料以及交流话题,通过家园沟通与配合,找到缓解焦虑的对策。
家园沟通制度
创建良好的家园关系,沟通是关键。为此,我们制定了“家园沟通制度”,具体涉及新生入园适应期的家园沟通制度、“家园沟通交流便条”制度等。
为使家园双方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幼儿入园做好充分的准备进而实现家园共育,我们结合“亲子活动周→渐进式入园周→同步作息周”课程周期,及从有家长陪同到幼儿独立参加活动的不同阶段,制定了家长会以及家长约谈、家长开放日等家园沟通方式的对应家园沟通形式。
比如,在第一阶段的亲子活动周,适宜进行园级、班级家长会、家长约谈等;在第二阶段的渐进式入园周,适宜进行日报式、周报式班级家长会,以及家长约谈等;在第三阶段的同步作息周,适宜进行班级集中家长会,周报式、月报式家长会,以及家长约谈、家长开放日等。每一个课程阶段都需要召开家长会,同步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也有助于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为了保障园级家长会和班级家长会的一致,家园沟通制度除了规定家长会的内容及人员分工、准备工作、具体流程和要求外,还面向管理干部,要求做到三统一——即统一PPT模板、框架结构、排版要求,两打磨——即园长与干部一对一磨课、管理层集中观摩试讲。
家园沟通既要面向全体更要关注个体,“家园沟通交流便条”制度中规定:班级教师在新生入园后的第一、二周的隔天,第三、四周的任意一天,填写《家园沟通交流便条》,通过“老师的话”和“家长的话”,就幼儿的情绪表现提出教师建议,搜集家长关切的问题,进行家园双向、深入的沟通、交流。对家长提出的问题及时回应,如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向保教主任反映、寻求问题解决与沟通的方法,提升家园共育水平。
朝花幼儿园结合园所“三新”特点,在新生入园适应课程管理制度的建构与细化落实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科学有力的制度保障,为实现集团各园的内涵式发展助力,为区域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本文是北京市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三五”重点课题《家园合作缓解新生入园焦虑的对策研究》(课题号06104)的成果。)
本文发表在《学前教育》2020年第6期
策 划| 学前教育编辑部
文字编辑| 程洁
微信制作| 郭映雪
本期系列文章
爱的初体验,走进北京市朝阳区朝花幼儿园|云·看见幼儿园
探索“朝花模式”——普惠性集团化幼儿园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云·看见幼儿园
幼儿园入园适应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云·看见幼儿园
往期文章目录
十年,我们把田野搬上楼顶,把绿瀑种在大厅,只为——|云·看见幼儿园
让幼儿园的每片绿都有课程意义|云·看见幼儿园
麦田“云”种记|云·看见幼儿园
我们和向日葵的故事|云·看见幼儿园
关注学前教育公众号,可浏览相关精彩文章
(请扫下方二维码,加关注哦)
—— END ——
版权声明
本文为《学前教育》原创稿件,版权归本刊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微信号联系申请权限,并注明“本文来源《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未经授权转载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我们,扫描二维码
传播教师自己的声音 陪伴教师幸福地成长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期待!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