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甘露
本期导读
面对疫情,文字的力量何其微弱。
但只要记录下来,这些日子就有了跨越时空的别样意义。
2020年1月17日
今天是小年夜,也是深圳市所有幼儿园放假的日子。
对深圳这座全国最大的移民城市而言,没有比春节归家更大的期盼了。
幼儿园老师们早早地定好机票、火车票,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在我们龙华区,有幼儿园教职工1.1万人,大多数来自全国各地,且以湖南、湖北籍居多。
几天前看新闻报道,说湖北武汉有一种肺炎正在流行,已有几十人感染,她们的旅途还是要小心为上。
今年春节早,早到让我们有些措手不及。按照深圳市教育局的校历,孩子们上学的时间是2月17日。
真好,今年终于可以在家里过元宵节了。但老师们得提早上班啊,按照惯例,学期末,我召开了一次全区园长和业务园长教研工作总结会,对一学期的工作进行一次梳理。和一些园长们讨论开学的日期时,她们笑嘻嘻地说,就2月14日情人节吧。
OK,让我们的2020新学期一起在玫瑰花中盛开!
2020年1月22日
今天忽然接到上级通知,要求教科院及区属学校、幼儿园领导和教职员工,假期准备回武汉但还没有出发的,要把行程停下来。
有些老师和园长一年也就回去一次,在深圳这座城市,春运的火车票和机票从来都是一票难求,所以我估计很多人在17日一放假就已经飞奔回老家了。教科院附属幼儿园的执行园长是湖北人,她征求我的意见回不回。我和她说,为了孩子安全,你今年就别回了。结果,她的爸爸接到电话,一听她不回湖北,竟然说要从湖北驾车来深圳接她。
拳拳父母心啊!
2020年1月24日
今天大年三十。一大早,我的微信朋友圈就开始各种祝福。尤其在我们区的园长群里,大家的拜年都是花式的。我很喜欢我们区的二百多名园长,她们热爱学习,眼神里都是闪亮闪亮的光,特别温暖。
我管理着两个大群,一个全区园长学习群,一个业务园长学习群,都是几百号的人,我这个群主不容易啊!各种通知、文件、心得、交流,基本都在这里。
昨天最大的消息应该是武汉封城了吧。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事儿,但春节晚会大家依然都在看。晚上8点多,很多园长开始在群里秀自己家的年夜饭,真是满汉全席啊。
特别问了还在武汉的园长们,她们说一切安好。反正是回家过年,也没打算出去,封就封吧。
2020年1月27日
今天大年初三。可是,教育局所有科室已经在今天开始上班了。据说局长大年三十下午六点还在区委开会,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状况不容乐观。
我在工作群里转发了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小学及托幼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控制指引》。昨天开始,学前科要求所有幼儿园每天统计湖北籍教职工和幼儿信息,以及是否回到湖北,居于何处。今天开始,各个学校幼儿园开始大量采购口罩、体温计、消毒液等防疫物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拉开了序幕。
在群里问一位在武汉的园长,她说她家离华南海鲜市场不过3公里,还从阳台上拍了一张图给我,标出了华南海鲜市场的位置。武汉的天空看起来灰灰的,只有祝福她保重!
此时的群里,除了工作就是工作,大家都在回复:收到!收到!春节的各种祝福戛然而止。
2020年2月2日
20200202,据说这一天是世界完全对称日。幼儿园有一对恋人,原本在这天预约了结婚登记,可是由于疫情取消了。晚上20:00,老师们在手机里拍下各自所在地的夜晚,并在图片上标注一串数字20200202 20:00,作为爱情祝福送给她。
疫情期间的爱情,有着别样的色彩。
2020年2月3日
2月10日,高中在线教学将正式开启。2月17日,义务教育阶段的线上课堂也将启动。对于学前领域而言,我们可以做点什么呢?
上午,市教育局学前处马处长把我拉进一个群。群里还有市学前处的工作人员、市教研员刘华老师、莲花北幼儿园史勇萍园长和深圳市十一幼儿园池丽萍园长。今天的任务是讨论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如何引导家长和提供家庭教育资源。
原来,早在2月1日,学前处就写了一份《关于做好全市幼儿园疫情防控及春季开学准备工作的通知》,今天我们需要讨论的就是这份资料中关于教学教研的内容。作为教研员,我最关注的是如何开展线上家庭教育指导。
根据相关研究数据,幼儿园孩子在屏幕前暴露的时间一天不能超过1小时。如果开展线上教学,时间长度、内容选择都是需要考虑的。线上教学,我们幼儿教师是否已经做好准备了呢?
大家在网上热火朝天地聊着,各种想法在碰撞。刘华老师说,我们收集和提供的视频材料最好能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即使看视频,也要家长陪同,强化“亲子”活动概念。这个建议,已经为我们今后的各种抗疫指引指出了方向。教育的主战场,此刻在家庭。
我个人觉得,网上的资源非常多,现在80后、90后的家长信息检索能力非常强,我们提供的资源,最好经过专业的筛选。池园长马上通知幼儿园的研究生们,迅速寻找和筛选了许多适合的教育资源。不得不说,研究生在信息检索方面确实有着非同寻常的能力。
讨论中,史园长找到了香港的李医生画的儿童版防疫手册,内容丰富、知识专业、图案有趣。史园长很快和作者取得联系,拿到了使用授权书,同意我们深圳市教育局免费使用。深圳的园长们资源丰富,知识产权意识也非常强。
这次线上工作也让我意识到:
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大家必须习惯用这种方式开展工作。
3月,总该能开学吧。忽然无比想念大家坐在一起开会讨论的日子,有咖啡,有茶点,香飘四溢。
2020年2月4日
2018年,我做过一份对全区3000多名幼儿园教师的调查问卷,超过80%的老师认为,最有效的培训方式是实地观摩。龙华区是刚成立两年的新区,哪里能找到这样的优质幼儿园呢?
和局长说明了想法之后,他给了教科院一所全新的幼儿园作为实践基地,我也一直兼着教科院附属幼儿园园长,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很多教研想法能够通过幼儿园落地,让这个园在全区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
一年多时间,幼儿园基本成为了区里的标杆。每一篇公众号推文,我都是用编写教材范例的心态来做的。所以,教科院附属幼儿园的公众号推文,常常成为其他幼儿园的“学习材料”。
今天早上一起床,姗姗和我就一起来做教科院附属幼儿园的第一篇抗疫推文。有了昨天和市教育局学前处的讨论,我的脑子里已经有了大概的结构——理性+感性。
理性部分,要让家长知道我们做好了防疫预案,开启了网络办公模式、教师充电学习模式,让家长了解政府在应对疫情时的文件精神。感性部分,推出了敬畏生命、认识自然两个篇章。同时,从卫生习惯、防疫知识科普、亲子体育游戏、绘本阅读、美工制作、科学小实验、社交心理类、动画电影记录片、亲子美食等9个类别,推荐相关的链接资源给家长。
抗疫推文信息量大,光链接就有近百个。我是希望家长能够在一条推送中查找到所有内容。我把这个“样本级”的推文发给了全区园长,希望他们能从模仿开始,有自己的思考。
我在朋友圈里说:“这是一个特别的新年……期望我们的用心,能帮助家长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活动,丰富孩子们的居家生活。”
今日立春,愿大家平安。
2020年2月5日
昨天的公众号阅读点击量近4000,很满足了。
教科院的学科教研员们开始了超级忙碌的录课模式。信息部的人问我,你们学前需要开通直播课堂吗?我深知,孩子们的学习用线上直播的方式只能偶尔为之,如果让学前儿童加入直播教学,恐怕是场灾难。但是,我并不拒绝信息学习。
过去,每一个新年,我都会给孩子和家长写一封信,祝福他们一起开启新的一年。2020,这个庚子年真是太特别了,我觉得用一封信无法表达我想和孩子们说的话,于是想到了使用云课方式,聊一聊当下发生的事情。
宅在家的好处是,有很多时间学习新本领。制作PPT;用WPS播放PPT同步录制视频;学习APP剪切和插入音乐;使用企业微信发送超过25M的视频文件……忙碌到晚上,我的第一节园长课堂《庚子年,我们用勇气打开》上线了。
技术在悄然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
这场疫情让信息技术以无与伦比、不由分说的姿态进入学前领域,我们只有迎头赶上。
2020年2月6日
我的园长课堂《庚子年,我们用勇气打开》在龙华云校的点击量已经超过2000,微信公众号的阅读也超过3500了。家长们在家把这段视频放给孩子们看时,孩子们充满了惊喜。在云课里,我特别放上了孩子们最想念的幼儿园圈养的小花猪和小公鸡视频,这是他们最惦记的。幼儿园一切安好,大家都一切安好。
我把教科院信息部老师录制视频的方法发在全区园长群里。区里好些园长看到我的视频课后,忍不住开始学习录制自己的“园长第一课”。看到她们在家的状态,积极、投入,真好!
疫情期间,各种公众号里推出了很多校长写给学生们的信,拳拳之心,令人感动。疫情期间,也前所未有地把信息技术推到了教育的最前沿。各种线上教学、云端学习成了家长群里闲聊的主要内容。当然,也会有各种段子、各种翻车,毕竟,多数老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还达不到能够娴熟处理网课的水平。
学前教育,不能成为被信息技术遗忘的角落啊!
2020年2月10日
几天前,我们几个臭皮匠参与讨论的《疫情防控期幼儿居家亲子活动线上指引》终于在深圳教育公众号上线。
这份指引的出台,是为了帮助家长和幼儿正确理解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及防控要求,引导幼儿关心社情和国家发展,丰富居家生活内容,保持良好心态和身体健康,安全顺利度过疫情防控期。据说,这份线上指引受到了园长们的高度评价。
下午,在区教科院开会,根据市教育局的相关精神,我要开始做《龙华区防疫期间幼儿园教学和家庭教育指引》(暂定名)。
2020年2月11日
今天的任务是把市教育局的这份《疫情防控期幼儿居家亲子活动线上指引》发送给全区的家长,但我不想以文件形式下发。对广大家长而言,文件没有任何情感。只有把熟悉的幼儿园和文件指导的精神链接起来,才能被广泛阅读。于是,一大早起床,又开始琢磨,怎样利用各个幼儿园的公众号,指导他们编写推文。
还是老办法,我用教科院附属幼儿园做示范。
作为腾讯第一家云智慧幼儿园,我们是2018年教育部互联网学习白皮书中广东入选的唯一案例。基于此,我的老师们都有着非常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其实早在2月6日,我开始录制自己的云课时,老师们也开启了精品云课录制模式。短短5天,她们已经录制了35节云课放在企业微信,家长可以随时和孩子一起收看。这次的推文,我从这里开始入手,结合《疫情防控期幼儿居家亲子活动线上指引》,发送给了家长。
龙华区其他幼儿园,也亦步亦趋,开启了用公众号推送抗击疫情推文的模式。
我们区的幼儿人数在8万左右,目前,留在湖北的孩子还有6000多。现在,也只有网络能把我们连接在一起了。
2020年2月14日
今天,终于完成了《龙华区防疫期间幼儿园教学和家庭教育指引》。
这份指引,以连接家庭、温暖儿童为主线,明确当前教育工作开展的场合主要是“家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更多通过“亲子陪伴”来达成。因此,教学指导工作重心在于通过龙华云智慧校园的平台和全方位的信息技术手段,促进高质量家园工作的开展。
《工作指引》特别明确了幼儿园要利用企业微信班级圈、微信和视频系统,定期开展师幼之间、家长之间及幼儿之间的网上信息交流,了解近期幼儿在家中的身心状况、行为表现等,尤其关注和关怀父母无法陪伴或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家庭中的幼儿,让幼儿切实感受到老师及同伴的牵挂与关爱,让每一个孩子即使宅在家里也不寂寞。
此外,《工作指引》还为家长推荐了权威公众号35个,推荐亲子教育活动100多个,涵盖卫生习惯、防疫知识科普、亲子体育游戏、绘本阅读类、美工制作类、科学小实验类、社交心理类、动画电影记录片类、亲子美食类等九大活动内容,为家长们提供了丰富的亲子教育资源。
我特别在《工作指引》中强调:
幼儿园线上教学重在引导家庭教育和丰富幼儿居家生活内容,杜绝使用打卡、签到、家庭作业、定时收看等形式要求家长和孩子完成学习任务。
今天情人节,原本是我们计划中教师开始上班的日子。街头,红绿灯拐角处,有个男孩戴着口罩在卖玫瑰花。一位快递小哥,车篮子里放着几把玫瑰。
疫情,也挡不住人们对爱的表达。
2020年2月15日
今天,教育局召集全区的园长们,利用企业微信和腾讯会议APP,召开了近300人的线上会议。会议信号稳定,不卡不顿,超级强大。大家好像已经渐渐适应了这种不见面、不聚集的工作方式,相比舟车劳顿的开会,线上会议的好处还真不少啊!
时代的发展,很多时候是技术的跨界和融合。龙华教科院信息部陈部长说,企业微信是加强版的微信。腾讯企业微信的开发过程中,龙华出了不少力。从半年前开始,企业微信的开发团队负责人每2周会来龙华开一次头脑风暴。一个好的产品,是各种情景下的无数次来来回回。我们需要企业与教育的联动,也感谢在这条路上探索的他们。
这次疫情,不由分说地把在线教育推在大家面前,无论你情愿与否,你都被卷入,无法抗拒。与其抵触,不如积极拥抱。
过往已往,未来已来。
2020年2月17日
今天是义务教育线上开学的第一天。很多学校都举行了在线升旗仪式。孩子们早早起来,穿好校服,戴上红领巾,对着电脑屏幕,非常有仪式感地开启了全新的学习生涯。
幼儿园的老师们,也“上班”了。
几天前,很多园长把教师在线学习和培训方案发给我看,总结他们的学习渠道基本来自以下几个途径。
1. 线上收费课程。有很多学前在线教育机构,提供多种学前专业课程服务。这类收费课程集结了京沪江浙一带的优秀名师、名园一起整合录制,构建了优质的线上网络培训课程。实操性和实用性都不错,可随时收看,属于会员购买服务。
2. 公益课。北师大、华东师大、南京师大等学前教育专业的教授们,通过大学平台播出了很多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课程。搜索京师课堂、华东师大学前所、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等机构的公众号,基本都能找到很多线上公益课。但这些课都有直播时间表,错过了,就很难回看。
3. 社会资源课程。很多幼儿园利用学习强国、网易公开课、一席、TED等社会资讯开展教师培训。这些课程的好处是内容丰富多样,能够完善幼儿园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个人素质。但需要园长对教师培训有整体规划,用一双慧眼,在繁杂的资讯中将这些内容挑选出来,结合教师自身特点开展培训。
4. 头脑风暴。很多幼儿园在学习完相同的内容后,利用企业微信的会议系统,开展对所学内容的讨论和反思。
不管怎样,疫情给了我们一个“在家办公”的机会,我们不应错过。充电、学习,我们用最好的状态等待小神兽们回归的一天。
2020年2月19日
网上教学,出了很多段子。最火的,莫过于钉钉在APP STORE被小神兽们差评到1.1分,差点下架。
今天,正好读到了教科院信息技术教育博士林君芬老师写的文章《疫情当下,补好这四堂课》,引我共鸣,让我思考:在我们接受家长抓狂、孩子发飙、生活无序的状态时,能否回到逻辑的起点,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生存能力。在这个技术缔造的时代,孩子们是‘原住民’,数字化学习就是他们基本的学习、生活和生存能力。只有补上这一课,让技术融入他们的生活、学习,自然、自觉、自主地发生,他们才能成为技术的‘自由人’,技术才能加持孩子们的学习!”这话,如此打动我。
所以,今天把林博士写的这封信转发在我的工作室公众号。
期望我的老师们带着对教育的思考,看到在技术下的生命,多么鲜活,多么美好。
2020年2月23日
利用腾讯在线文档,我让全区的园长填了一张统计表。从2月3日开始到今天,全区243所幼儿园利用公众号或者美篇,推出抗击疫情推文1088篇。为本园幼儿提供居家亲子游戏、生命科学知识、一日生活作息指导及心理健康辅导等教育服务,普及近期卫生防疫、打喷嚏礼仪、正确洗手、家庭环境消毒等要求与知识。
有些幼儿园,坚持每天推送家庭教育资源;有些教师,自己在家录制各种小游戏、小实验,录制抖音教孩子制作美食,每天在群里给孩子们讲故事……最让我感动的是,教科院附属幼儿园舞蹈老师李珊珊,把还留在湖北的13个孩子组建了一个群,教他们在群里做律动。
每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我们绝不做旁观者。
2020年2月25日
儿子的语文老师黄远明老师的网上第一课,被深圳广电一位播音员朗读出来,发布在学习强国APP上。听着听着,我的眼泪下来了。
活着,活成生命最好的礼物。这场疫情让人们对生命、自然、人性有了太多的反思。
无独有偶,初中语文教研员向浩老师也把他的第一课PPT发在了工作群里。我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真是直击灵魂啊!为什么不把这些老师的语文课编辑成一集推文呢?
同一天,小学语文教师宋鹏君把《关于孤独》这一课放在了腾讯视频,点击量1.2万。
我们四个人教的孩子的年龄,从3岁到15岁。如果把我们的开学第一课放在一起,那就仿佛是一场生命的传承和接力!
或许,从来没有一个时刻像今天这般,让我们重新感受到人类的卑微,重新感知生活的维度,重估自我与时代之间的价值体系。
我在推文中说:
“孩子虽小,但他们的心灵纤细敏锐。我们所经历的这个世界,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点变化,都会被他们看见、听到、感觉到。
疫情当下的我们,不乱,不慌,不急,不燥,让生活这条河平稳而缓慢地流淌下去。
通过这段特别的日子,孩子们会知道,即使宅在家里,我也安之若素,我也乐观积极,我也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改变我们生活的大事件的关注。
爸爸妈妈们也会从容淡定,带着孩子们过好当下的每一天,开启一段高质量的亲子陪伴之旅。”
四位教师,四个不同的视角;四群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四场不同的生命体验。
活着,活成世界上最好的礼物。
(编辑:陈淑琴 程洁)
往期回顾
1.【疫情在,爱更在】老师、家长先了解:很形象!新冠肺炎原来是这样被治愈的
2.【疫情在,爱更在】特殊时期特别指南的普遍意义
3.【疫情在,爱更在】宅久亲子多矛盾,如何做到高质量陪伴,与TA“和平相处”?且听两位双“特”说
4.【疫情在,爱更在】疫情当前,如何保护孩子及自己?十大热门话题,北京儿童医院专家给出答案!
5.【疫情在,爱更在】来自幼儿园战“疫”一线的声音:小故事 大作用
6.【疫情在,爱更在】来自幼儿园战“疫”一线的声音:特殊时期的“特别”教研
11.【疫情在,爱更在】静一静,也很好,反思特殊时期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12.【疫情在 爱更在】虞永平教授解答:幼儿园开学后的“疫情课程”怎么做——适度关注,融合渗透
—— END ——
版权声明
本文为《学前教育》原创稿件,版权归本刊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微信号联系申请权限,并注明“本文来源《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未经授权转载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我们,扫描二维码
传播教师自己的声音 陪伴教师幸福地成长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期待!
如果您想订阅《学前教育》幼教版,您可选择以下订阅方式:
1.拨打订阅热线:83558381或83552129;
2.在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150。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