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早期阅读
[选最优之路 育至善之人]
你会问问题吗?
随着亲子共读越来越受重视,很多父母愿意陪娃一起看绘本故事,但是阅读时如何有效地提问,怎样判断孩子是否理解,如何培养发散思维,相信很多爸妈还是一头雾水。
Tomorrow will be better.
Reading
在阅读中适当加入一些有技巧的提问,不仅能让故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宝宝的阅读兴趣和专注力,还能更好地帮助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吸收内化到自己的认知体系,从而提升自己。
如何有效提问?
这里,提供几个行之有效的提问方法。在不同的阶段,可以采用不用的方法,循循善诱。
在提问之前,有几点需要我们注意:
1. 如果你的孩子还太小,无法开口表达或者不愿意回答,没关系!这并不妨碍我们提问。
其实,在我们提问的过程中,孩子即使不会回答,也会跟着我们的问题在脑海中思考的。我们可以抛出问题,然后通过阅读下文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也可以自问自答。
2.对于喜欢开口回答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天马行空的答案,这时候,我们也要对孩子的答案持肯定的态度。
亲子阅读是让孩子从小爱上阅读的最好方式,也是增进沟通和亲子关系的捷径。细心的家长可以从孩子的回答中发现他们的世界观,在碰撞交流中,彼此都能拾取美妙的记忆。
阅读前:5W1H法读封面
“5W1H”分析法很适合用于指导亲子阅读,who(谁)where(在哪里)when(什么时候)what(什么)why(为什么)how(怎么样)。尤其适用于针对图片(封面和插画)来启发提问。
我们提问,最好是引导孩子看图片,从而帮助孩子注意观察,开发他的想象力。学会读图非常关键(不仅仅针对低幼宝宝),从看图说话到写作能力的提升,都至关重要。
拿到一本绘本,先从封面开始,引导宝宝观察图画中的细节,通过书名和封面图,猜测书里的内容。以这本《逃家小兔》为例:
先以这样的提问方式来引导孩子:
Q:Who这是谁/什么动物?
A:兔妈妈和小兔;
Q:Where它们在哪里?
A:在草丛里;
Q:When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呀?
A:你看,草长莺飞,鲜花盛开,天蓝如洗,这可能是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
Q:What它们在做什么?
A:它们正面对面地聊天,你猜,它们在说什么呢?
Q:接着,指认书名——“逃家小兔”。Why小兔子为什么要离家出走呢?
A:答不上来没关系,可能得从书里寻找答案;
Q:How你猜它是怎么逃家的呢?
A:可能得看了书才知道。
预测是一件特别好玩的事情,这个时候已经卖足了关子,成功吊起了宝宝的胃口,诱导他去思考,那现在开始我们的阅读探险之旅吧。
阅读中:间隔提问4F法
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多宝宝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这是跟不同年龄专注力发展规律有关的。不要随意给宝宝贴上“不专心”、“不爱看书”、“坐不住”的标签。他们也不想“开小差”呀。
在这样的情况下,间隔提问是一种有效维持专注力的阅读方法。在阅读时有难度或者需要孩子稍微思考一下的地方,停一下,就某个故事细节提出问题,进行前后联系式的提问,加深孩子的理解。
不过,对于一本新绘本,不建议第一次读的时候就采取间隔提问的方式。可以先完整地通读一遍,声情并茂、抑扬顿挫,来点音乐就更妙了,以不破坏文字的优美和完整性为前提,毕竟优秀的绘本,其文字措辞、语言编排都是经过绘本大师精心组织的,切忌用自己的语言口语化地转述给孩子。
在读第二遍的时候,就可以使用间隔提问法结合5W1H法来引导孩子阅读看图了(对于还不识字的低幼孩子来说,绘本里的插图不仅是一种美学的熏陶,也是获取认知的途径)。
针对绘本阅读的4F法,适合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反思。4F即Fact 事实,Feeling 感觉,Finding 发现,Future 将来。具体怎样操作,还以《逃家小兔》为例。
小兔子想要离家出走,依次变成了溪里的鳟鱼、山上的石头、花园里的花、小鸟、帆船、空中飞人、小男孩;妈妈随之变成了捕鱼人、登山员、园丁、树、风、走钢索的人、最后变回妈妈。
1、Fact事实:针对事实的提问很简单,基本上能从书上直接找到答案。比如:
Q:小兔子变成了鳟鱼,妈妈变成什么了?
Q:妈妈要干什么?
Q:她拿了什么工具?身上穿戴了什么?
Q:你能找到小兔子变的花吗?
Q:调皮的小兔子又想变成什么?
Tomorrow will be better.
Reading
2、Feeling感觉:针对感觉提问,可以让孩子体会故事里的情感,学习共情。比如:
Q:为什么兔妈妈要变成兔子形状的树?(如果孩子回答不上了,爸爸妈妈可以引导:在茂密的树林里有许许多多的大树,当小兔子变成的鸟累了、饿了想回家休息时,他就能一下子找到妈妈变成的树,飞回来,让孩子体会到兔妈妈的良苦用心)
Q:仔细看看图片中的兔妈妈她现在是什么心情?你觉得她在想什么?
3、Fingding发现:对照书和孩子的生活经验,询问孩子发现。
Q:为什么鱼饵是胡萝卜?
Q:妈妈为什么要带这些东西?
Q:你知道园丁是做什么的吗?
Q:你觉得会怎样?
4、Future将来:假设发生在自己身上,会怎么做。这类问题,为孩子搭建起一座连接书本与现实世界的桥梁,有助于提高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Q:如果你是逃家小兔,你想变成什么呢?(可以运用书中的固定句式和娃进行分角色对话,“我想变成……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例如:
我要变成一本书。如果你变成一本书,那我就变成读书的人,一定要认真读懂你。这个互动的过程就是一场爱的语言游戏,一定会充满趣味,同时也满满温馨,在互动回答的过程中,让孩子真正领略到绘本的意义)
Tomorrow will be better.
Reading
总结一下,间隔提问的4F法,你会发现,有技巧地提问,会尽量少问“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有没有”这样的封闭式问题,多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如果”、“你猜”、“你觉得”这样的开放性问题。
但是要切记,对绘本的提问和提示,要用得恰到好处,不能每幅图都去问,这是阅读,是享受,不是考试,问得太多,或者提的问题不合适,很容易倒了宝宝看书的胃口,产生畏难情绪。
阅读后:整体提问提升认知
提问的目的,是为了触发思考、回忆文本、去把这些故事和自己的生活进行连接,让故事的内容对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的思考带来一定的改变。
通过有效提问来使得绘本阅读不仅仅停留在简单听一个故事的层面,进一步达到引导孩子动脑思索,学习阅读策略,以及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
在阅读后,如何提问呢?
根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提出的六个认知学习目标(记忆、领会、应用、分析、评价、创新)来有的放矢地提问,相信有了这些提问方法,你的问题再也不会LOW爆啦!
阅读后的提问,对孩子的认知从易到难的问题有六层:
第一层问题:知识,促进孩子回忆事实
如:小兔子先后变了几次,变成了什么?
第二层问题:理解,促进孩子做出描述
如:妈妈是怎样一次次把小兔找回来的?
第三层问题:应用,促进孩子由此及彼
如:如果你是小兔子,你想变成什么呢?
第四层问题:分析,促进孩子找原因或找论据
如:小兔最后离开家了吗?
第五层问题:综合,促进孩子解决问题或者预测未来
如:如果小兔真的离家出走了,兔妈妈会怎么样?
第六层问题:评价,促进孩子给出观点
如:你也会像小兔子一样跑走吗?为什么?小兔子最后为什么变成小男孩回家了?你觉得一个人跑出去可以么?兔妈妈为什么要一直变啊变?
(家长可以适当引导,从绘本里简单的对话中,可以感受到兔妈妈的爱无处不在,兔妈妈爱小兔,就像你的妈妈爱你一样!)
Tomorrow will be better.
Reading
针对整体提问,儿童阅读教育专家王林在《绘本阅读百问百答》提出了提问题的三个原则:
1、多提大问题,少提小问题。提问者应该多提一些统摄全本书的概览性问题。需要读者从头到尾去进行一定程度的归纳,对他的归纳能力、概括能力是一个培养。
2、多提诠释性的问题,少提事实性的问题。多用“为什么”来提问。比如“为什么小兔子要离家出走?”“为什么最后他放弃了这样的想法回家了呢?”。通过这种提问引导宝宝去解释小兔子的动机,解释它的行为。这需要调动孩子从书里边得到的信息,整合自己的经验,来对绘本主人公的动机、行为进行合理解释。
3、少提固定答案的问题,多提创意思考的问题。比如“是和不是”、“对不对”等等,都有固定答案。多用“如果”来提问,帮助他打开思路。
为什么要学会提问?
很多家长特别困惑,为什么读个绘本要这么麻烦?直接拿起绘本,给孩子读一遍不就行了?怎么还要互动,还要提问?
亲子共读,不是我们讲故事给孩子听,而是引导孩子去发现自己的故事,引导孩子在阅读中说出自己的想法,享受亲子阅读的乐趣,从泛读走向精读,帮助孩子更好地过渡到自主阅读。
不同的提问方法可以帮助孩子获取不同的阅读体验和收获,这样的阅读过程既是快乐、轻松愉悦的亲子交流,也是提升孩子阅读力和思考力的过程。
以上提问技巧和方法,可以套用在任何一本绘本上,不妨试一试,并和我分享你的阅读经验。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李玫瑾教授《育儿》全110集
【1】《幼小衔接工作指导手册》全文,重磅发布!
【2】幼小衔接,需要关注的九大问题!
【3】15个任务清单,让幼儿轻松地从幼儿园走向小学
【4】【再议】如何理性应对幼小衔接?
【5】人民日报:教育改革要从家长教育开始!(强烈推荐!)
【6】华东师大心理专家陈默:中国孩子已经变了,家长和老师却还没跟上!
【7】幼儿园到底都教些什么?这是我看到最好的回答!
【8】纪录片《幼儿园》:审视孩子,也是审视我们自己
【9】激活孩子大脑的三个好方法:运动、阅读和游戏
【10】“妈妈,我不想去幼儿园” —你的回答很重要!(建议转给家长)
【11】小猪佩奇,道破“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八大痛点!
因公众号改版,
为防错过【优师教研】的推送
请【星标】或文末点【在看】
|版权说明
本公众号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