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探园报道#区角环创
临近开学,老师们或许正在为开学环创苦恼,或许还在考虑孩子多,教室空间小如何创设区角,以及如何为孩子们添加新材料,桌子该不该进区等等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开学前期读懂儿童受邀进入成都航空仪表公司幼儿园做区角规划一日指导。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们是怎样以焕然一新的面貌迎接孩子们的返园的。
/
如何让区角规划
支持孩子的真游戏?
上午读懂儿童导师邹晓琳带着老师们梳理了关于自主游戏以及教室区域规划的一些理念,并以形象鲜活的例子诠释了如何在游戏中避免把孩子的游戏玩成老师的游戏,以及如何更好的为孩子提供不确定的游戏情境去支持孩子的深度学习,让孩子们玩真游戏,并玩出发展。该内容一经分享,立刻引起现场老师的共鸣。
/
“桌子要不要进区”,
老师们开始了激烈的辩论battle
教室区角的流动性会影响到孩子们的自主游戏,教室空间的力量是强大的,充满灵气的空间可以让儿童的灵魂更鲜活生动。所以,营造出对孩子极具吸引力的空间也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可是针对区角如何更好的流动,幼儿园老师们也提出了具体问题:桌子到底该不该进区?
针对这个问题,老师们都各有各的想法,谁都无法说服谁。于是,邹老师把老师们分成两组,开始了激烈的辩论battle。而对于不赞成桌子进区的老师们,从现在的讨论来看,她们大多表示在观念上是赞成的,但却担心实际操作过程有困难,主要有以下几点:
01. 桌子进区孩子们便开始四处分散,这种情况下如何避免孩子们的安全隐患?
02. 桌子进区后会不会特别影响孩子们的常规,收区会不会变得更难?
03. 桌子进区以后孩子们用餐会不会经常性搬进搬出,增加老师们的日常工作量?
04. 桌子进区以后孩子们的集教活动在哪里进行呢?
针对老师们提出的疑惑点,邹老师带着大家进行了梳理并一一解答:
首先,桌子进区以后,老师们仍然可以在教室找一个整观全教室孩子们流动的位置,减少安全隐患;
其次,桌子进区以后可以先让孩子不把材料带出本区域,给孩子们一些时间去训练新的常规,待孩子们新的常规得以建立,再让孩子们把材料带出本区域;
再次,孩子们用餐时,也是在区域内桌子原地就坐,并不需要经常性的搬挪桌子;
最后,集教活动可以在较大区域,比如积木区进行。
总的来说,桌子进区以后,老师们可以不用说(告诉孩子们应该怎么做),不用做(桌子搬进搬出),不用想(孩子玩什么游戏),且安全隐患也不会像老师预想的那样不可控。经过邹老师的讲解,成航老师们关于“桌子该不该进区”最终完成分歧意见的整合。
/
撸起袖子就是干,
“拥堵”教室大变样
老师们有了理念上的接纳后,如何把这些理论落到实处呢?下午读懂儿童的导师们进班指导,并给予区域规划的操作建议,真正把理论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来。刚进去教室映入眼帘的是密密麻麻的桌子,典型的为传统集教课做准备的。其实成航教室本身空间并不小,却因过多的桌子,让人心里感觉一阵拥堵。
其实,过于拥挤的空间会限制孩子在教室里自由走动,教室狭窄也会导致合作行为和合作游戏减少,也会阻碍儿童使用材料与环境学习。
于是老师们在邹老师的带领下,撸起袖子干起来,进行教室大改造。可是行动一开始便遇到了阻碍:面对教室里两根固定的大柱子,里面放着几个储物架,东西显得凌乱而拥挤,这里的东西应该怎么处理呢?
邹老师建议大家直接利用两根柱子划出一个区域,并把不需要的架子挪开,让空间显得更通透合理,同时提醒老师们教室里放置物架时,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
01. 教室里放这个置物架有什么用途?必须放在这里么?
02. 置物架有没有阻挡孩子们的视线?如果有,就要想办法重新摆放储物架的位置,或是减少储物架数量。
03. 从儿童的视觉看,能否看到置物架里面去全部材料呢?
其实,挪走不必要的架子数量,把空间还给孩子,也可以促进孩子更多的与环境的互动以及与他人形成积极的关系。
最终在大家帮助下,最终完成了教室空间的前后大变身。
现场的老师也都感受到,桌子进区后,教室显得更通透,空间也更充足,老师们担心的集教活动,可以直接在中间的积木区进行,也不需要经常挪动桌子,解决了老师们的“心病”。紧接着,老师们各自回班级做调整,再由邹老师逐一去教室做指导,下图是老师们自行调整前后的教室。
教室经过改造变身后,一开始尚存疑惑的老师们都喜笑颜开,而开始对于桌子进区持怀疑态度的老师也表示在操作过程发现并没有带给他们预想的不便,连幼儿园的老教师们也不禁感叹,调整后的教室显得更敞亮,看上去更适合是孩子们玩的场地了。
最后,成航胡园长也针对这次入园实操指导跟读懂儿童的老师做了进一步交流,肯定读懂儿童专业的同时,对于接下来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也希望再持续的学习,同时对于老师们从敢想不敢做到敢想敢干的前后变化给予了高度肯定。胡园长也表明:但凡有改变,必然有阵痛的过程,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前途也必然会逢遇不确定因素,即使这样,园方领导也会坚定的朝着自主游戏的方向前行,并带着老师们齐心协力,共同做好这场大变革。
创作 | 冯然然 蒋琴
编辑 | 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