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
和好朋友一起玩是开心的,但是好朋友之间也会有矛盾,也会有意见不合的时候,最后可能还会引发各种情绪问题。那么,一起来看看今天这个案例,看看“读懂儿童”微课学员——广安市邻水县丰禾镇中心幼儿园姜焯引老师是如何安抚孩子情绪的吧!
教学案例
区域活动时间,教室里,其他小朋友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域活动!这时,菲菲从建构区跑了出来,趴在了桌子上!没过一会儿,她开始哭了起来!
看见这一幕,我悄悄地靠近她,在她的旁边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用手拍着她的后背,说:“我刚刚看见你从建构区域跑了出来,然后开始哭了起来,我猜想一定有什么事情让你难过了。”【客观描述孩子的情绪】
菲菲哭着说:“我就是很难过。“
我见菲菲一直在哭泣,没有停下来,于是,我又说:“我知道菲菲很难过,要不我们一起来找个地方平静一下,然后你再告诉老师发生了什么事,好吗?“【认同情绪,寻找“冷静之地”】
菲菲点了点头。
我带着她在教室里,转了转,然后她选择在建构区的大球旁边坐了下来!
看着她情绪缓和了很多,我又坐到了她的身边!我用手拍着她的背说:“我知道你很难过,你现在能够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吗?”【持续认同,询问经过】
她抹着眼泪对我说:“琪琪不和我玩,我就想和她一起玩!“
我说:“哦,你想和琪琪一起玩,可是琪琪不和你玩,所以你很难过!”
菲菲说:“我想去画画,她不陪我去!”
我说:“哦,你想去画画,她不陪你去,所以你很难过。”
菲菲说:“嗯,她说她要继续和她们用积木做城堡。可是,我已经会了呀!我不想搭城堡了……”
我说:“琪琪想要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搭城堡,但是你不想搭城堡了,因为你已经会了。”【重构孩子的话】
菲菲继续说:“我想拉她去画画,她不去,我感觉很伤心,我就想和她一起玩!”
我说:“嗯,老师特别理解你的心情,当老师想邀请好朋友一起去玩时,被好朋友拒绝了,也会觉得很失落、很难过。但是老师会选择接受好朋友的决定或下次再邀请好朋友一起玩。”【进一步认同情绪,提供给孩子正确的做法】
听了我的建议后,菲菲说:“那好吧,那我下次再邀请她和我一起去画画吧。”
我说:“嗯,下次游戏时间,如果你想去画画,可以尝试邀请琪琪和你一起去哦。”
见菲菲的情绪得到了平复, 我摸摸她的头说:“那你现在是想继续坐在这里玩呢还是去画画呢?”【给出有限的选择】
她笑着对我说:“我还是去画画吧”,然后菲菲跑去了艺术区。
教师反思
当孩子出现哭闹情绪时,不是想办法阻止孩子哭,而是认同孩子的情绪,让孩子的情绪得到倾空。在认同的过程中,可以用一定的肢体语言,让孩子有安全感,体会到被理解。孩子只有情绪平复了,接下来的沟通才会是有效的。
在这个案例中,我采用了以下支持策略:
1. 平静靠近,客观描述幼儿的情绪。当幼儿还不会用情绪词表达情绪时,老师可以客观描述出幼儿的行为,示范用情绪词表达情绪。
2. 认同幼儿的情绪,寻找“冷静之地”。在幼儿的情绪很激烈,或认可情绪需要一定时间,幼儿还没有做好解决问题的准备时,老师可以建议或帮助幼儿去“冷静之地”平复情绪。
3. 重构幼儿的语言,引导她完整说出产生情绪的原因。当幼儿表述不够完整、准备时,老师可以重构幼儿的话,示范用更完整、正确的方式表达。
4. 持续认同,给幼儿提供正确的方法。当幼儿的情绪一直未平复下来时,我们要持续认同孩子的情绪,直到孩子的情绪得到充分的“倾空”。
5. 给出有限的选择。当幼儿平复情绪后,给幼儿提供有限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供他们选择。
通过持续一段时间对菲菲的观察与支持发现,菲菲的情绪管理能力从最开始的还不能用语言表达情绪,到能够识别情绪,再到能够尝试控制情绪,有了很大的提升。
(*截图来自“读懂儿童教学支持系统”网页端)
结语 | 幼儿出现负面情绪,我们不要急于去改变幼儿的情绪状态,我们应该给幼儿充分的情绪释放时间,让幼儿学会在一次又一次的情绪体验中,学会控制情绪,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
读懂儿童培训课程
王老师:18030763235
(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