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 老师们有没有想过,除了增加材料,还有哪些师幼互动的方法能支持孩子“小肌肉动作”的发展呢?今天为大家分享一篇来自读懂儿童第4期微课学员——德源新城第二幼儿园龙俞有老师的真实案例,我们一起看看她是怎么做的。
“老师,我会剪”
“小肌肉动作”是儿童使用手部小肌肉的力量,灵巧性和手眼协调的能力。主要体现的是手部的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
作为幼儿园老师的我们,除了给机会让孩子操作,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如何正确的观察和有效的支持呢?
区角活动时间,美工区,我看到涵涵小朋友拿着一张白色的纸正在剪爱心,于是我来到了美工区,拿起剪刀学做她剪纸的样子。
我做了如下的观察记录:我:“涵涵,我看到剪了很多大小不一样的爱心,我很好奇你是怎么剪出有大有小的爱心的?
涵涵:“先将纸像这样对折,然后用剪刀剪下来。”
涵涵一边说一边做起了示范。
我:“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
涵涵:“我打算把这些爱心送给照相馆里面的顾客。”
老师:“嗯,我想她们应该会很喜欢。”
教师支持
1. 与幼儿在同一高度进行平行游戏,这里的高度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包括游戏应和幼儿同一水平。
2. 通过描述,对幼儿的作品给予即时的肯定。
3. 提开放性问题,鼓励幼儿做示范和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4. 材料支持:这次互动后,我在益智区投放一些筷子,豆子之类的供幼儿进行“夹夹乐”的游戏,来锻炼幼儿手指的协调性。
第二次我又做了这样的记录:
老师:“我看到你用筷子把绿豆在另外一个盘子里,我很想知道你是怎样夹得又快有准的?
涵涵:“像这样一只手拿着筷子,然后将绿豆夹起来放到另外一个盘子里面就好了。”
教师支持
1. 描述幼儿行为,给予肯定
2. 提开放性问题,鼓励幼儿做示范。
3. 材料支持:后期提供鞋带,翻花绳等材料,引导幼儿向下一个水平发展。
总结反思
在这一次的活动中我首先是作为一个游戏伙伴的角色与幼儿平行游戏,在平行游戏的过程中,涵涵主动告诉我她剪了6个爱心,我对涵涵剪下的爱心给予了及时的肯定和表达好奇心,鼓励幼儿做示范;然后是一个开放性的提问“接下来你打算做什么?”让幼儿主动的来思考接下来要做什么;最后是材料的支持,在益智区投放一些筷子,豆子之类的供幼儿进行夹夹乐的游戏,来锻炼幼儿手指的协调性支持幼儿发展到下一个水平。
写在后面
要支持孩子“小肌肉动作”的发展,不仅材料的支持很重要,老师与孩子的互动方式也非常关键。通过上述案例我们看到了龙老师是如何把材料的支持与师幼互动有效的结合起来,成功的支持了涵涵“小肌肉动作”指标的提升。
非常感谢龙老师的分享,让我们对于如何支持孩子“小肌肉动作”的发展有了更多新的思考。
读懂儿童精品书籍系列:
1. 《解读儿童案例精选》(修订版)
2. 《观察儿童 解读儿童—3~6岁儿童关键发展性指标解析》
购书微店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