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儿童画
“O”是O还是苹果?
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有一位叫伊迪丝的三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薇拉小姐教的。”
然后,又看到过有中国人为此事写的续集,极其传神、准确的抓住了中美之间幼儿教育观念的差异——“那家美国幼儿园的一位老师后来来到了中国的幼儿园,她吸取了在美国的教训,给中国孩子上课时,她不再把英语字母O只当做O来教给孩子,而是启发中国孩子把“O”想象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结果,她再次遭到了中国父母们的投诉,说他们的孩子本来早就把26个英文字母学会了,会写会认,而美国老师一来,他们的孩子居然不会了,居然把字母O说成了苹果,太阳,足球,鸟蛋!然后,这位美国老师再次被中国的幼儿园开除。”
幼儿园的孩子应该做些什么?
那么,幼儿园的职责是什么?幼儿园的孩子应该做什么?
幼儿园孩子的主要任务是习惯培养,是游戏,而不是知识,这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幼儿教育理论研究界的主流观点。他们早就认为,幼儿的主要任务是快乐,而不是学习;是成长,而不是知识。
德国《基本法》第七条第六款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即不允许教授幼儿园的孩子写作、计算等专业知识,也不准社会开办此类培训班。匈牙利也立法规定,严格禁止教授幼儿园期间的孩子学习写作、阅读、计算等,他们认为,上学前对孩子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基本的社会常识,动手能力和情商。他们认为,孩子有自身成长规律,在相应阶段要做相应的事,孩子的智力被过度开发不是好事。
必须给孩子的大脑留下想象空间,过多的知识灌输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计算机的储存器,让他们不再会主动思考。
中国的家长和幼儿园让中国的孩子做些什么?
中国的幼儿园普遍在让中国的孩子提前上小学。各级幼儿园特别是底层、基层幼儿园,到了小学才开设的课程都在普遍教授,中国的家长不但积极拥护,而且积极配合,一个幼儿园孩子在爸爸妈妈的督导下做作业,在中国家庭里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很多年轻的妈妈或爸爸带着孩子外出,一路上,爸爸妈妈会给孩子讲解一路,传授知识一路,告诉孩子那是什么树什么花什么鸟什么车,未及孩子的疑问、思考、观察、探究,他们便第一时间知道了标准答案。
然而,这些让大人们惊喜、自豪,以为学了不少知识的幼儿们,上了小学或者此后的学习工作中,很多孩子并没有如当初父母们想当然的那样变得很优秀很出色,很多人不会很好的与人相处与合作,没有良好的生活、学习、工作习惯,与同龄的外国孩子相比,中国孩子普遍缺乏创新思维与创造力!
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有关创新思维的测试,结果居然是,家长文化知识水平越高,他们的孩子越缺乏想象力与创新思维。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家长知识越多,越是容易给孩子答案太多太早!结果便是,太早限制了孩子的独立思考自由想象,早早扼杀了孩子的大脑自由创造的萌芽。人类的一切技能都是用进废退,你早早给她固定的答案、现成的模式、笔直的道路、单一的选择,他的思维便失去了锻炼、磨砺、丰美、成长的机会!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1500位儿童进行长期追踪观察,30年后发现20%的人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与其中成就最大的20%的人对比,发现最显著的差异并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个性品质不同。成就卓著者都是有坚强毅力、独立性和勇往直前等个性品质的人。可见孩子的独立品格对成长和成材是何等重要。
对于一个想成就伟业的人来说,情商比智商重要,文化比知识重要。
幼儿期是整个人生的关键期
俗话说,从小看大,三岁看老。幼儿期特别是学前期是一个人人生发展轨迹的关键点。必须要有合格的关键人(家长、老师)来引导孩子朝一个正确的方向走。可惜,我们现在的家长以及幼儿园老师大都不是合格的关键人。
毋庸置疑,在目前的中国,这个任务异常的巨大与艰难,一方面是大的教育体制与之不相匹配,另一方面是绝大多数在旧的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年轻爸爸妈妈们仍然沿用着旧的教育理念和标准,这都阻碍了先进、科学的育儿观念的推广与发展。惟愿像宝宝金管家这样的育儿机构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不可忽视与忽略的气候,并创造出越来越出色的教育成绩,让官方和民间一起瞩目,中国幼儿健康成长的春天就会早日到来。
*注:文章转自孕婴童商界,如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解读儿童案例精选》(修订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