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环境#幼儿园#人文幼学假期特辑
相信在前几期的教育环境特辑的文章里,大家已经从各个维度看到环境的重要性。几乎可以这样说,环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它是一种多元和多维度的整合系统。
如何设计、如何布置、如何在其间以儿童中心、体现游戏性等等道理都说尽了。在本篇中,我们尝试换个角度,来说说环境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人。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无形中都在影响整个教育环境的生态。如果说空间设计与准备是环境的物化,那么人则是环境中的精神存在,是潜移默化中文化的缔造者。
在一日生活中,我们常常把目光投向施教者的主体——教师。但实际上,园所的所有教职工都可以是活动参与者、课程设计者以及起着隐性作用的教育者。本篇所呈现的保育老师、保安叔叔、花工爷爷等等,正是这样的典范。他们让一所幼儿园绽放着活力以及无数的可能性。
吃饭困难户,咀嚼有问题?
汪妈妈的主营业务效果港港的
汪妈妈现在是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大三班的保育员。无论是在区域游戏还是在户外游戏当中,保证孩子的安全,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孩子生病是保育老师的基本工作。汪妈妈的角色远不止于此,她是这个集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是家园沟通中老师的得力助手,用自己的专长帮助学生与家长。
每到吃饭的时候,班上总有那么几个“吃饭困难户”。当班上的小朋友吃完饭,擦完嘴,已经坐在小板凳上听老师讲故事,有几位小朋友的碗就像一个聚宝盆,任凭他怎么吃,里面的饭丝毫没有减少的迹象。不会握筷、咀嚼困难是导致吃饭落后的两个主要原因。
从小班开始,对于班上不能使用筷子,只会使用勺子的幼儿,汪妈妈会建议家长在家将苹果切成大小合适的丁,就餐时使用辅助筷子进行练习。一开始不要将食物切得太小,循序渐进,当孩子已经能夹起比较大的食物,再尝试更小的食物。物品的硬度也要适中,不能太软。食物的选择上,也可以挑选一些孩子不太喜欢吃的,如胡萝卜,既让孩子练习了筷子的使用方法,也解决了孩子挑食的问题。
汪妈妈之前带的班上,有一个叫芃芃的女孩子。芃芃平日里都让老师们比较省心,但是在吃饭的问题上,一般都是倒数几位。在汪妈妈和芃芃妈沟通的过程中发现:芃芃刚生下来时,是爷爷奶奶在带。爷爷奶奶为芃芃准备的都是煮到软烂的食物,上幼儿园之后,爷爷奶奶多次说到芃芃“喉咙细”。
在和妈妈交流之中,汪妈妈提到可能是孩子的咀嚼功能出现了问题。正好芃芃平日不喜欢吃苹果,汪妈妈建议家长把苹果切成小丁,让孩子两腮同时练习咬苹果。
一段时间之后,芃芃在班上吃饭已经不是倒数,能在“吃饭困难”的同学中排在中等位置。
这时候汪妈妈就建议可以尝试吃一些大人尝起来比较容易咀嚼的胡豆、豌豆,咀嚼时也可以锻炼芃芃使用筷子的情况。
面对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配合与坚持。汪妈妈发现芃芃吃饭又变成了最后几名,原来是芃芃妈那段时间比较忙。芃芃吃饭便出现了回潮的现象。
在汪妈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到毕业时,虽然芃芃吃饭速度不是最快的,但是在班上已经到达了中等水平。
但汪妈妈也并不是万能的,当遇到隔代抚养或者家长比较溺爱的情况,即便汪妈妈有比较好的方法,也是无计可施。曾经有孩子不吃蔬菜,汪妈妈和家长交流,家长回应:不吃就不吃吧!到毕业时,孩子挑食的问题仍旧存在,没有丝毫进展。
汪妈妈说:“面对配合、支持的家长,我们的努力才有作用;要不然我们做再多,孩子回到家,又变成老样子。”
民间高手董爷爷
木工手绘烙铁画统统拿下
董爷爷是成都市第十二幼儿园蓝光coco 分园的第一名员工,隶属于幼儿园的后勤部门。在15年进入幼儿园工作之前,董爷爷种过地、干过石刻、做过木雕,从事过的职业大多和艺术沾边。在孩子们的眼中,董爷爷是无所不能的,董爷爷的身影穿梭在大大小小的活动当中。
正式进入幼儿园工作的那个暑假,面对百废待兴的幼儿园,董爷爷结合自身以往经验,开始装点整个校园。在幼儿园的墙壁上用颜料画上树的躯干,等待开学之时,孩子们用自己的画笔为树干填上花朵。
装修剩下的木料、板材都被董爷爷用在了幼儿园的环创之中:兔子、鸟、牧童骑牛都是董爷爷绘画的素材。那些废旧、无用的材料,在董爷爷手中,总是能化腐朽为神奇。
董爷爷制作并手绘的龙船
学校买下了枣树,准备在幼儿园打造一片枣林,树苗好买,但是要制作一个能够保护枣树的围栏却不容易。董爷爷自己绘图、切割、拼接、刷漆,最后呈现出的效果丝毫不输专业人士。
即便几年过去,枣树的围栏仍旧光亮如新。也成为了孩子们在幼儿园中最喜欢的几个去处之一。
户外积木储藏屋的插销坏了,怎么样让门锁变得既实用又好看呢?用一块完整的木料,削成鸟儿和鱼,鸟嘴准确的卡在鱼儿身上,既起到锁扣的作用,又充满童趣。像这样的创造,董爷爷还有很多。
对于出生农村的董爷爷来说,种植并不是问题。董爷爷的目标是花最少的钱达到最大的效果。
现在绿树成荫的葡萄藤,是几年前董爷爷花了三十块钱买的两株葡萄苗,两株中有一株活到现在;葡萄架是董爷爷用幼儿园里的维修材料自己搭建的;保卫室旁边的芭蕉树、墙边的铜钱草、黄桷树、吊兰、山药苗、多肉……都是董爷爷在回家的路边看见,搬到幼儿园来的,没花一分钱,移植到幼儿园之后,都长势喜人;厨余、油枯都是上好的肥料;在春天,无花果树和枣树身上割上几个口子,放出里面白色的汁液,到丰收时就能收获更多果实……
虽然已有木工、石刻、绘画方面的经验,将其运用到幼儿园的日常工作之中,但董爷爷的很多技能是在进入幼儿园之后主动习得的。比如烙铁画、糖人,在课程中需要董爷爷的时候,无论是从网上翻阅资料,观看相关视频,还是向他人请教,董爷爷愿意尝试新东西,学会更多技能,这才成为了孩子们眼中无所不能的董爷爷。在董爷爷看来,年龄并不是限制条件。
这份学海无涯的精神也在影响着园所内的其他工作人员,让他们时刻保持谦逊,不断学习与挑战新的技能与任务。
董爷爷烙铁画
经常有家长经过学校外面的围栏,看到茂盛的各种作物和果树,总要跑来向董爷爷取经:我家种的植物怎么才能长成这样呢?
不管是勤杂工,还是保育员,平凡的岗位之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价值。
带着教育者的思考做事
宋妈用20年保育工作书写专业
宋卫在2000年下岗之后,考取相关证书,成为了山东农业大学幼儿园的一名保育员,今年已经是她在幼儿园的第20个年头。除了日常跟班、消毒打扫、在孩子游戏的过程中保证他们的安全,通过多年的积累与学习,宋老师已然成长为一名具有专业素质的教师。
宋老师心灵手巧,会利用各种简单、废弃的材料制作玩教具,投放在孩子们的游戏当中。但这些玩教具的投放,并不光凭宋老师的个人喜好。
在日常跟班工作中,宋老师会和班上老师一起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最近发展区,看看孩子们在游戏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观察孩子在区角游戏中喜欢什么,需要什么。之后查阅相关资料、相关文件,用业余时间制作能够对孩子当前水平有益的玩教具。
通过在生活与游戏中孩子们遇到的问题去支持孩子。白天观察,晚上制作可以用起来的玩教具。由此,诞生了许多“产品”。
消毒液配置器。消毒用的塑料桶,为了方便生活老师在消毒的时候使用,容器量好每次使用基数,再用防水贴纸在塑料桶外标上对应刻度。节约保育员时间,这样的装置也被推广到全园。
记录本。在科学活动中发现孩子们只有观察,没有记录,宋老师用课余时间自制科学记录本和植物生长记录本,让孩子们逐步养成独立观察、记录的习惯。
花棍。在幼儿园改进早操的背景上,需要用到花棍,去外面购买成本高昂,但五金店中的水管经过简单缠绕就能变成幼儿可以使用的花棍。园所内的150根花棍都是宋老师在晚上加班加点手工缠绕出来的。
手纸袋。幼儿园厕所中放纸巾的盒子不方便幼儿拿取,宋老师利用的简单的无纺布,将手纸袋缝制成各种小动物的形状,每个班两个,总共制作了24个。
在倡导自主游戏的大环境下,宋老师和班级教师深知“放手”的重要性。夏天到了,孩子喜欢玩水的天性暴露得更加彻底,宋老师利用合唱比赛中收集起来的塑料水瓶制成帆船投放在沙水区中。
孩子们有不同的想法:有的孩子认为自己坐上去会沉掉,有的孩子则持相反态度。在孩子们无法回答的情况下,宋老师说:“要不我们试验一下?”不给孩子们提供答案,而是让孩子们在尝试的过程中自行探索。
直接告诉孩子答案,就是让孩子用“你”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而不是孩子们思考的结果。
幼儿园里更换下来的老旧油布窗帘,剪成条状、钉上扣子。让孩子自由设计、组装形状,探究玩法。这样的材料,对于保育员来说清洗和消毒时也比较方便。
宋老师说,自己能从保育员这个工作上找到成就感,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园所和同事们的支持,去年幼儿园就邀请宋老师在园所内分享自主游戏中玩教具制作和投放的经验。幼儿园不仅给孩子自主权,更给予老师充分的自主。这样的氛围之下,宋老师更加有动力。
保安叔叔聂
品宣第一人以及百科全书
2016年,南京鹤琴幼儿园创办伊始,聂师傅成了该幼儿园的一名门卫。
鹤琴幼儿园所有员工(包括后勤人员),人手一本活教育相关书籍。聂师傅把这本书放在门卫室,没事的时候随时翻看。渐渐地,聂师傅成为了鹤琴幼儿园的一个接待员。当参访老师较多,幼儿园老师和园长不在的情况下,聂师傅能够带着客人老师参观校园环境,向客人老师介绍鹤琴幼儿园如何践行活教育思想,聂师傅也渐渐成了鹤琴幼儿园的一张名片。
在工作之初,聂师傅只是想改变幼儿园荒芜的边角,于是便种植了蔬菜,让小朋友观赏、认识、采摘,没有其他想法。有一天,园长张俊找到聂师傅,和他谈如何让小朋友参与到种植活动当中,让老师组织小朋友和聂师傅一起实施种植课程,而不是一个人自己种。
从那以后,每次有种植,聂师傅就会在工作群里和教师打招呼,班级老师也会主动联系聂师傅,让聂师傅逐渐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当聂师傅有了课程意识,与老师和小朋友们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聂师傅有一年在园子里种植了水稻,大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水稻的主题活动,小朋友们把不懂的问题向聂师傅请教,聂师傅为他们一一解答。小朋友们最后收获了水稻、剥了稻米、煮了米汤,把第一碗米汤送给聂师傅喝。
在开展摘柿子活动时,高处的柿子需要用一个长杆子加一个钩子把柿子摘下来,但园中并没有这样的道具。老师和孩子们向聂师傅寻求帮助。在活动当天,聂师傅带了一根很长的PVC管,管道上凿了一个洞,还带了一根软铁丝和硬铁丝。聂师傅希望小朋友们自己思考用哪一种铁丝才能获得一个采摘柿子的道具。最后,小朋友们通过比较发现:硬铁丝可能比软铁丝更适合。在聂师傅的后续帮助下,完成了相关道具的制作。
在一次种植活动当中,聂师傅把他挖到的小蚯蚓藏到了他给小朋友准备的泥土当中。通过这样的小心思,让孩子们发现蚯蚓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老师跟小朋友也围绕着蚯蚓进行了一系列活动。
当孩子们在天台晨练看小鸽子,聂师傅爬进鸽子窝抓了“雏鸽”给孩子们观察比较;当孩子们惊奇地发现水稻田里的小蝌蚪,他已经提前几天拍下了青蛙的卵;当孩子们发现小兔宝宝爬出了窝,滚落到地上奄奄一息,孩子们冲向聂师傅,一起拯救生命;当老师告诉他孩子们对“毒蘑菇”感兴趣,问他幼儿园哪里有蘑菇时,聂师傅发了一大堆各种蘑菇的说明图。
聂师傅经常帮助老师和孩子们在自然当中、生活当中发现教育契机。
从南京鹤琴幼儿园成立至今,聂师傅完成了他的角色转变:从保安到园丁;从单纯的花草种植者到“活教育”种植活动的践行者;从一名幼儿园的后勤人员到孩子、老师们心目中的百科全书。
经过这几年的积累,聂师傅会主动告诉老师们园所内哪些植物可以成为课程资源,可以带孩子们做什么。
聂师傅虽然只是鹤琴幼儿园里一位普通的园丁,却是老师们离不开的种植顾问和课程帮手。更是孩子们心目中比老师还要厉害的百科全书。
董爷爷已近退休年龄,但仍旧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在生活中见到一草一木都想着搬到幼儿园,也许孩子们有用。宋老师在谈到自己被邀请在全员老师面前分享自主游戏的相关经验时说:“幼儿园并没有因为我是一个保育老师就轻视我。我的努力他们能看到,园长也比较支持,所以我才能坚持做下去。” 聂师傅从保安到园丁;从单纯花草的种植者到“活教育”种植活动的践行者;从一名幼儿园的后勤人员到孩子们老师们心目中的百科全书……
我们看到,是园所给予他们的尊重、自主和专业支持。是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才让这些看起来是非教育者的教育者们,发挥着如同教育者甚至更大更多元的作用。
陈鹤琴说过:“尊重儿童的人格,爱护他的天真烂漫”,当幼儿园以此为目标,幼儿园的一草一木,一境一事,也便犹如活动了起来,为儿童的成长日益添彩。
文字/陈秋旭
图片/邱天
设计/朱远海
主编/李晗
教育环境特辑⑥:盘点国内外这些令人惊叹的幼儿园,除了超强设计感还十分儿童视角!
教育环境特辑⑤ “让每一面墙都说话”?今天我们就要澄清这些误导,让幼师安静地搞环创
教育环境特辑④如何重塑幼儿园环境?这里有100条小贴士!
教育环境特辑③让幼儿园环境更加具有儿童视角的6个关键词
教育环境特辑②丁海东:幼儿园区域环境应具有游戏性特征
我就知道你“在看” ↓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人文幼学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