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家园共育】家长从“入园前、入园时、入园后”入手,让孩子入园不焦虑!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家园共育】家长从“入园前、入园时、入园后”入手,让孩子入园不焦虑!-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每年开学初,小班新生由于与家长分离、进入新环境和集体生活等,而显得尤为不安和焦虑。入园焦虑若得不到有效缓解,则会给幼儿带来心理压力,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家长可以从入园前、入园时、入园后三个阶段,做好孩子入园工作,从而有效缓解孩子的入园焦虑,提高孩子的入园适应性。

入园前

做好入园准备,减轻入园焦虑


上幼儿园是孩子第一次接触集体生活,家长应提前一段时间和孩子一起做好入园准备。

1. 故事准备家长可以给孩子读一读与幼儿园有关的绘本,让孩子听一听上幼儿园的故事,使孩子对幼儿园产生期待感,帮助孩子认识幼儿园,让孩子对入园有了积极健康的心理准备。

2. 游戏体验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玩“过家家”游戏,用游戏的方式表现上幼儿园的过程,拉近孩子与幼儿园之间距离,消除孩子内心的恐惧与紧张。

家长先将孩子带到“幼儿园”,随后交给“老师”,家长和孩子说再见后去上班。过会儿,家长假装看着手表说:“哎呀,下班时间到了,该去接我家宝宝了。”然后就到“幼儿园”把孩子接回到家。家长和孩子如此反复多次模拟上幼儿园的过程,逐渐让孩子从心理上不再抗拒上幼儿园。游戏过程中,家长可以通过夸张、搞笑的表情与动作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在孩子对游戏比较熟悉后,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互换角色、增加角色,加强孩子对幼儿园、老师与小朋友的熟悉感与认同感。

3. 能力准备家长应让孩子提前了解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并在开学前几周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起居;应鼓励孩子自己用勺子吃饭、用杯子喝水、穿脱简单衣物以及如厕等;应让孩子知道有困难要求助及其如何求助。家长还应让孩子学会表达,会说这句话:老师早上好,老师再见,谢谢老师;老师,我要嘘嘘 (拉粑粑);老师,我饿了(我吃不下了);老师,我尿裤子了,帮我换裤子好吗?(建议家长给孩子在幼儿园里多备一条裤子)。

入园时

平稳情绪状态,缓解入园焦虑


1. 上学路上“今天不去幼儿园,快点穿好衣服,妈妈带你去看小兔子!”“你去跟小朋友玩,妈妈上厕所,妈妈不走。”……不少家长都是用诸如此类的方式把孩子哄骗到幼儿园并不辞而别。当发现“上当”时,孩子会哭得更凶,孩子会产生不安全感,还会失去对家长的信任。

家长正确的做法是:上学的路上和孩子说说笑笑,一起聊聊孩子喜欢的事情或者回忆昨天刚听过的故事,或观察路边的小树以及树上的小鸟,或说说来来往往的车辆颜色、车牌号、车标志,或讲讲故事、唱唱儿歌……从而分散和化解孩子焦虑和紧张的情绪。

2. 入园分离到幼儿园后,家长在孩子情绪较好时适时把孩子交给老师,以平和之心和孩子再见,决不可拖泥带水。如果孩子哭闹得厉害,家长可适当陪护一会儿,但家长自己不要表现得极度担心,以免传递给孩子不良的情绪。在耐心陪护哭闹的孩子时,家长要明确地告诉孩子:“幼儿园是一定要上的,爸爸妈妈去上班,你上幼儿园。妈妈再抱10下就去上班,我们一起数。”数到10了,家长就坚决和孩子说再见,该放手时就放手,与母乳喂养一样,该断奶时就要断掉。

家长切不可满口应允孩子:“我第一个来接你。”因为第一只有一个,大家都第一,是对孩子的误导。家长在送孩子到园后若无特殊情况应立即将孩子交给老师,不要抱在手中久久不放。 “再见”说了一遍又一遍,抱了再抱,亲了再亲,总不忍心离去,最后使离别变成了艰难的事情。

孩子在分别的时候,如果抓住家长的头发或衣领哭闹时,家长千万不要让老师抱住孩子的身体强行抢夺,这给孩子造成的恐惧远远要比离别还严重。家长可以将孩子抱在怀里轻轻抚摸着,慢慢将他的手从头发和衣领处拉下来,然后尽快地将孩子交给老师。

如果孩子一直不放手,可以让孩子站在地上,家长蹲下来,两手扶着孩子的腋下,平静地对孩子说:“请放开。”如果孩子还是不肯松手,妈妈可以轻轻掰开孩子的大拇指,这样孩子的手就会松开,然后立刻将孩子交给老师,快乐地和孩子道声再见。

入园后

实现家园共育,克服入园焦虑


1. 放学离园宜按时接刚入园的孩子会希望早点见到父母、早点回家,所以家长一定要按时去接孩子,避免孩子出现孤独、失落的情况。不少孩子就因家长晚接而出现恐惧心理,第二天拒绝去幼儿园。

2. 正面引导多鼓励家长可以和孩子多谈论幼儿园生活,唤醒孩子一天美好的回忆。如家长可以问:“你今天最快乐的事是什么?”“今天你和小朋友一起做了什么游戏?”“你听见、看见了哪些有趣的事?”“今天你又学习了什么新本领?”“你的好朋友是谁?”……家长对孩子在幼儿园好的行为和表现要给予适度的赞赏和奖励,使孩子获得满足感,从而逐渐爱上幼儿园。

3. 调整情绪会坚持家长要用各种积极因素去感染孩子,并坚持天天送孩子入园,不能因为孩子采取了过激行为就心软,反反复复,送送停停,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很难融入集体,越来越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家长更不要因孩子哭闹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孩子就会知道只要哭闹就可以不去上幼儿园了,家长的“妥协”只会延长孩子不适应的时间。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 


◆  ◆  ◆  ◆  ◆  


拓展阅读:
虞永平:幼小衔接应回归常态
朱永新:家庭教育才是关键的关键!这10点教育心得,关乎孩子的未来
钱志亮:自我牺牲式父母,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刘    焱:当前关于游戏和教学常见的认识误区
董旭花:“自由”的游戏不等于“自主游戏”
张   晖:幼儿园课题研究值得关注的八个问题
姜   勇:谈谈幼儿园教师的仁爱之心
叶平枝:新冠疫情背景下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再思考
华爱华:幼小衔接不是抢学,游戏才是幼儿的正当行为

【家园共育】家长从“入园前、入园时、入园后”入手,让孩子入园不焦虑!-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当代学前教育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家园共育】家长从“入园前、入园时、入园后”入手,让孩子入园不焦虑!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