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游戏案例
【背景】
如皋市如城健康幼儿园近期组织教师学习了浙江安吉关于“一对一倾听”的案例,在观察幼儿“陶泥吧”游戏时,教师不仅关注到幼儿游戏的状态、生成的作品,更给幼儿进行及时游戏记录的机会,鼓励幼儿与教师一对一地交流。大五班的教师在实践中发现,教师的的持续观察、一对一倾听、开放式交流等对幼儿游戏产生了奇妙的推动作用。
【案例】
5月5日,王煜的游戏故事:“今天是我第一次去玩陶土,我和点点一起用陶土做了一套茶具,你看,这五个小一点的茶杯都是我做的,点点做了一个茶壶和一个大茶杯,我们玩得很开心。”
反思:从王煜的语言表达中,我了解到她的同伴、她的作品内容和她的情绪状态。王煜对陶土很感兴趣,第一次就能和好朋友一起合作完成这样的作品,让我很期待她在第二次陶土游戏中的表现。
5月6日,王煜的游戏故事:“今天我还是和点点一起玩的陶土,我开始想用陶土做一座大茶壶房子的,但是没有成功,最后我把房子变成了一个笔筒,老师你看像不像。”
师:“你为什么没有成功呢?是什么地方让你没有能够完成?”
煜:“我觉得是陶土不够粘,捏的时间长了就容易干、容易断。”
师:“那有没有办法解决呢?”
煜:“嗯,我不知道耶!”她笑着说。
师:“那我们请其他小朋友帮忙解决吧。”
游戏评价时,我组织幼儿一起讨论了“陶土干了怎么办”的问题,孩子们纷纷想办法。
燃燃:“用湿的陶土粘在外面就可以了。”
奕辰:“可以把干了的陶土沾点水就湿了,应该就可以粘住了。”
师:“这些方法都不错哦,煜煜,你说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下呢?”
煜:“好的,我明天再试试。”
反思:
在煜煜第二次的陶土游戏中产生了问题:陶土干了容易断。对于这个问题,我采用了以下支持策略:
1. 让她自己总结失败的经验,让她思考解决的方法。
2. 在她没有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时,请同伴帮助。
3. 老师和同伴的帮助激发了她对陶土游戏更大的兴趣。
5月7日早上,王煜带来了一本绘本《不一样的杯子》,非常兴奋地说:“周老师,我今天要做一个不一样的杯子房子,这里面有好多好多不一样的杯子,有小白兔杯子、老鼠杯子、犀牛杯子……你看,太多太多了,我也要做一个不一样的杯子房子。”
5月7日,王煜的游戏故事:“这是我用陶土做的蝴蝶结茶杯房子,你看,这边有门,门上有密码锁,这上面是杯子的盖子,盖子上我做了一个蝴蝶结。你看是不是很美?我觉得太好看啦!而且,今天我在捏房子的时候,用了新方法,在陶土变干的时候沾点水就好做了。”
她开心地说给我听。
“咦,你这蝴蝶结杯房子真的很好看,看来用加点水的方法还是正确的,那我们将这个好方法介绍给其他小朋友好吗?”
“好的。”煜煜开心地点点头。
反思:
煜煜对陶土游戏表现出持续的兴趣,这一兴趣不仅体现在游戏中,还体现在她的阅读中、她的游戏记录和讲述中。她的兴趣来源于哪里?可能与下面的因素有比较密切的关联:
1. 幼儿园设置了新的游戏区:陶泥吧。
2. 知识经验的积累——绘本阅读。
3.老师持续的观察和交流激发了她创作出“蝴蝶结茶杯房子”的作品。
小结:幼儿的游戏记录,是对游戏过程的反思,也是师幼互动交流的凭借,更是幼儿进一步思考和回顾她的学习过程的依据。教师不仅仅要观察幼儿游戏过程,还要观察幼儿的作品、理解幼儿的游戏记录,在此过程中,幼儿获得整体、积极的发展。
如皋幼教·雅云工作室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如皋幼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