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前面
”
今年暑假,鹤琴幼儿园小班家长们阅读了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和《家庭教育》。他们在阅读后对陈先生的活教育理念深有感悟,也意识到高质量的陪伴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下面分享一些他们的思考与实践,一起来看看吧!
? +
+
赵芃然家长
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对子女给予很高的期望,都对小孩提出很高的要求,但往往都忽视了一点,自己要以身作则。家里买了很多书,小书房的书架上摆满了书,希望小孩从小就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但小孩平时还是玩玩具较多,看书较少。回看自身,自己在家里看书的时间其实也没多少,更多的是看手机或电脑,自己都做不到,还要求小孩子去做,这件事本身就是不合适的。很多事情,不是通过要求小孩去做来实现的,通过父母以身作则的方式,可以更好地让小孩喜欢上一件事情。
入园以来小朋友逐渐养成了一些好的习惯,看到他每天都在成长,我们非常感激和欣慰。通过跟老师的经常沟通,我们发现了小朋友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其实小朋友好多地方就是大人的一面镜子,好多问题反映的都是我们自身的问题。比如有时他不太善于聆听,其实扪心自问,我们跟小朋友交流的时候,有多少次是在认真聆听他们的心声,是不是每次都是给他强行灌输我们自己的想法,我们也需要不断反思自身,跟小朋友一起成长。
? +
+
端子牧家长
我认为想要教育好孩子最重要的就是父母以身作则,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想要让孩子爱读书,首先作为家长就要经常读书;想要孩子诚实守信,家长自己就要做到诚心待人待事;想要让孩子做事一马当先、勇敢无畏,那么作为家长也一定要有一颗敢于尝试任何事物以及积极进取的心;要给孩子的人生一个好的开始,就要树立父母的榜样力量。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是耳濡目染之下的缩影。榜样的力量就是如此,父母是他们认识世界的窗口,父母的行为、习惯和性格都在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孩子。父母的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妈妈请放手,你看小鱼自己游、小鸟自己飞……”开学至此两个多月的时间一晃而过,成人的世界按部就班、朝九晚五,他却从牵着妈妈的手依依不舍到背着小书包踏着欢快的脚步往教室里奔跑;他却从妈妈叮咛催促到自己捧着小碗嚷嚷着要开饭;他却从遇事习惯性抬头寻找妈妈的身影到转动小眼睛认真寻找解决的法宝;他却从怯生生躲在妈妈身后到把好朋友大方介绍。时光在流淌,他像初出的小水手,认真地撑起小小的船桨,乘着鹤琴幼儿园这艘船收获着自己的成长。
? +
+
赵君博家长
我们教孩子一套,而自己做另外一套。这样的后果就是,儿童的是非观会很容易混淆,对父母以后所说也会将信将疑。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使孩子耳濡目染,所以父母必须做好榜样作用。这要比单纯令人生厌的口头批评更有说服力,你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在影响孩子,更会让他们模仿学习。所以说父母们要以身作则、起到带头作用。言传身教十分重要,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父母们应从自己的生活和习惯等方面改掉不良的习惯,更称职地为人父为人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而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及其他家人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影响。同时孩子在学校的时间很长,同学的交往和老师的鼓励也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 +
+
吴佳颖家长
父母对孩子有任何要求的同时,应当先要求自己做到,才能“以身作则”,让孩子有榜样可“模仿”。不管是父母平时的生活习惯、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方式,还是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如果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沉迷于抱着手机玩游戏、刷视频,则很难不让孩子对手机产生极大的好奇感进而也会沉迷其中。如果父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毫无耐心、毫无尊重,那也很容易使孩子在社交过程出现同样的情景。
幼儿园的入学典礼和第一次家长会老师都提到了活教育中的各个教育观念,尤其是“凡是孩子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这让我和家人们在陪伴夏天的过程中深有感触:穿衣服、穿鞋和自助饮水甚至生活中我们能让孩子帮忙做的小事情,她都很乐于其中。
? +
+
谢若谷家长
陈鹤琴先生在书中讲到“小孩子好模仿的,家中人之举动言语他大概要模仿的。若家中人之举动文雅,他的举动大概也会文雅的;若家中人之言语粗陋,他的言语大概也是粗陋的。所以做父母的不得不事事谨慎,务使己身堪有作则之价值”。孩子每天接触的都是父母和家庭中的其他成员,他的语言、行为、心理受家庭的影响最大。父母总是喜欢在言语上要求孩子完美,却忽视了言传身教的作用。作为父母,如果希望孩子变成什么样,父母自己就需要先变成什么样,跟孩子一起学习成长,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
孩子上幼儿园后,我们更加坚信“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助推器”,以身作则是最重要最直接的教育方式。为了解决孩子挑食的问题,我们在家做饭尽量用种类多样的食材,吃饭时大人先尝遍所有的菜品,告诉孩子这是什么口味、有哪些营养,并鼓励孩子“你也想尝尝吗?”孩子刚开始是抗拒的,后来会饶有兴趣地看着我们吃,有时候会尝试吃一点,最后会喜欢上一些新的食物。每当孩子接受一种新食物,我们都会鼓励孩子“你愿意尝试新的食物特别棒!”孩子会很开心、很有成就感,慢慢地改掉挑食的问题。
? +
+
张珆珩家长
家庭里我们深知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会影响到小孩,太太经常提醒我说话要避免口头禅,避免孩子跟着学,我尽可能放慢讲话速度,努力克制随口而出的口头禅。空的时候,静下来陪孩子多读书。
《家庭教育》一书让我意识到自己需要与孩子一起成长,并且身教胜于言传。故而我们一起制定了家庭行为准则:
1. 诚实守信,宽容大度。
2.作息规律,重视时间观念。
3. 遵守社会秩序,培养孩子规则意识。
4.安排固定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养成良好读书习惯。
5.不当低头族,孩子在家尽量不碰手机,注意力放在和孩子的互动交流上。
6.约束自己言行,注重情绪管理,助孩子养成健全人格。
7. 家庭氛围有爱,孩子能做的,能说的放手让孩子发挥。
在年幼孩子心中,父母就是他们模仿和观察的对象。孩子最终都会长大,终有一天他们会离开我们独立探索这个世界,目前这种高需求的陪伴阶段很快会过去,孩子在我们身边的时间,在我们怀里的时间,在人的漫漫一生中看起来其实是非常短暂的,但是父母这些言传与身教的影响力会持续一生。
文:小班家长
编辑:吴松龄
审核:徐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