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班级 记录人:林巧珍
一天早晨,我们班生活老师许老师在打扫卫生时突然喊道:“快来看呀,我们班来了一只蜗牛唉!”孩子们听到后纷纷跑过来争相围观。“蜗牛怎么会来我们班呢?”“我们班的主题是小动物,它也是小动物,所以就来我们班了。”“蜗牛从哪里来的?”……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班级因为小蜗牛的到来顿时热闹了起来。我们和小蜗牛的故事也由此展开了。
1.说一说我们看到的蜗牛
2.蜗牛出逃
孩子们的心情因为蜗牛的到访格外的美丽,就连吃点心也比平时快,吃完点心的小朋友又迫不及待再次拜访小蜗牛,意外的是小蜗牛不在了,蜗牛去哪里了?
孩子们找遍了班级的每一个角落,也没发生蜗牛的身影,正在伤心之际,许阿姨给了我们一个希望,重新燃起寻找蜗牛的希望。
3.寻找蜗牛
玥晨:那我们要去农场找,农场里有很多落叶和青菜。
于是,大家就开始了寻找蜗牛的行动。
孩子们在农场里找到了很多的小蜗牛 ,这些小蜗牛里面或许有来我们班级做客的小蜗牛,也或许没有,但是孩子们刚刚的失落已经被找到这许许多多可爱的小蜗牛的喜悦代替了。在回班级的路上他们一路分享找到的小蜗牛。
1.蜗牛的外形
(1)争论
由于蜗牛的出逃引发了一个争论,有的小朋友觉得蜗牛有脚,自己爬走了,有的小蜗牛觉得蜗牛是没有脚的,因为他都没有见过蜗牛的脚。
婧昀:蜗牛也要有眼睛才能走路,不然就走不了了。
(2)细致观察
就在孩子们争论不休的时候,我们决定再次细致地观察蜗牛,还借用了区域里的放大镜。
语彤:我看到它的嘴巴在动了。
(3)观看视频
为了验证孩子们的猜想,我们组织观看了蜗牛的相关视频。
从视频中我们了解到:
①蜗牛有三个组成部分:头部、腹部和壳部。
②蜗牛有两对触角。眼睛长在长触角上,但是视力比较不好,蜗牛眼中的世界是比较模糊的,所以爬行的时候会不停地摆动触角,有危险时会迅速缩回。短触角是蜗牛的鼻子,用来闻气味的。嘴巴很小,只有一条缝。
③蜗牛在爬行的时候会分泌黏液,黏液是用来减少摩擦和帮助爬行,蜗牛的黏液还可以制作成护肤品。
2.蜗牛喜欢吃什么?蜗牛住在哪里?
(1)查找资料
解开了关于蜗牛外形的疑惑,孩子们还对蜗牛的饮食和住址感兴趣,因此,我们发放调查表让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探寻答案。
(2)分享交流
第二天孩子们结合调查表跟小伙伴分享调查的结果。
(3)总结发现
关于蜗牛喜欢吃什么?住在哪里?还有什么小秘密?我们进行一个总结:
①吃:蜗牛喜欢吃叶子和蔬果,例如青菜叶、树叶、胡萝卜、包菜、黄瓜、草莓、西瓜、香蕉等。
②住:蜗牛住在潮湿阴暗的土壤、菜园、潮湿的草丛、有水的沙池、菜叶里。
③其它:蜗牛背上有一个大大的壳,壳上的螺旋纹是不一样的,有的向左,有的向右;下雨天的时候,蜗牛会爬到树上、墙壁上;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有两万多颗,它的牙齿长在舌头上;蜗牛不喜欢葱姜蒜。
1. 玩一玩蜗牛
孩子们找到了很多的小蜗牛,但是恰好是周五,明天没有人在幼儿园照顾小蜗牛,怎么办呢?
孩子们都赞同玥晨的想法,很想把小蜗牛带回家,跟它一起玩。于是孩子们各自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小蜗牛带回家,有的还去户外找了其他的小蜗牛跟它一起做伴。
2.学一学蜗牛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动作模仿。
3.做一做蜗牛
用涂色、手工等多种形式创作可爱的小蜗牛。
《纲要》中提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事件、积极引导。”“天外来客”小蜗牛的意外到来成就了孩子们一次特殊的学习,教师发现了偶发事件的教育价值,基于幼儿的兴趣点,支持、引导和帮助幼儿进行探秘,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多形式表达表现,在系列活动中获得主题知识,培养珍贵的学习品质。虽然我们本次的课程故事告一段落了,但是孩子们对于蜗牛的兴趣依旧不减,期待我们与蜗牛未来的故事……
编辑:蔡珊珊
初审:吴舒亚
终审:何秀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