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果果”的秘密
缘起
故事,起源于一个秋日午后,暖阳下的一次漫步…… 秋的气息越来越浓,幼儿园里的植物都悄悄发生着变化。经过银杏大道,孩子们却纷纷捏起鼻子。 “是什么东西那么臭呀!” “臭得我都要晕倒了!” “你们看,地上有好多果子!” “这么多果子,是从哪里来的呀?” 环顾四周,再抬头一看,果子正挂在高高的树枝上,“臭果果”原来是从银杏树上掉下来的!此时,孩子们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纷纷弯下腰、蹲在树旁、钻进树丛,开始找寻“臭果果”。
“臭果果”收集者
孩子们是天生的收集者。散步时,一片落叶、一朵小花都会成为他们的收集对象,哪怕是“臭果果”也不例外。 “你看,我捡到了很多!” “我的篮子都已经装满了!谁能帮我一起拎?” “哇,我捡到了一个上面有两个果子的!” 原来是萌萌找到了连体的银杏果,真有意思!孩子们尽情享受着收集的快乐,带着他们的收获满载而归。 老师的话: 幼儿园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幼儿探索的宝库。从日常生活中幼儿自发收集“臭果果”的行为,教师洞察到其对于自然物的好奇心,于是顺应幼儿的兴趣,组织了收集“臭果果”的活动。
“臭果果”裂开了
自然角的“臭果果”不小心洒落在地上,被踩碎了,孩子们发现外皮下面似乎还藏着什么…… “老师老师,这里面好像还有核!” “是这个白白的东西,我找到了!” “孩子们,不如我们把臭果果的外皮剥掉,看看里面究竟有什么吧。” 戴上小手套,孩子们就开始了劳动。他们把剥出来的白果放在一起,自豪地向老师展示:这是他们的劳动成果。 老师的话: 蕾切尔·卡森说,对于自然世界,让儿童去学习知识远没有让他去体验重要。借由“臭果果”裂开的契机,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臭果果”的内部结构,发现里面藏着的秘密:一颗白果。
发现了“新方法”
来到户外,老师准备了干净鞋套、手套,请孩子们用脚踩一踩“臭果果”,看看会发生什么。 暖暖小心翼翼地踩下去:“它裂开了,你们快来看!” 卡卡蹲在地上仔细翻找:“这不就是白果吗?我找到了!” “一颗,两颗,三颗……”远远把捡到的白果都归拢到一起,捧在手心里细细数,骄傲地喊道,“你看,我找到好多!” 老师的话: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八大智能”理论,其中第八种智能就是自然智能。自然智能的核心,是人类对植物、动物和自然环境中其他部分的认知能力。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和支持幼儿进行自然探索,引导幼儿关注自己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并鼓励幼儿对观察结果进行提炼总结。
小种子能发芽吗?
通过资料搜索,我们了解到“臭果果”,不仅是银杏树的果实,可以煮熟后食用,还可以作为种子再次种植,生长为一棵小树。
种植如何进行呢?有人说,种子发芽需要浇水;也有人说,种子发芽需要晒太阳。我们的科学小实验就此开始…… 实验一:泡在水里的白果 一天,两天,三天……一周过去了,一颗颗白果在水里纹丝不动,完全没有发芽的迹象。 实验二:晒在太阳下的白果 种子每天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可是仍然没有发芽!
老师的话: 马拉古兹说过,学习和教学不应该站在对岸,眼睁睁地看着河水流过,而应该一起踏上一段顺流而下的旅程。对于种子发芽的条件,小班幼儿只有零碎的经验,他们无法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在集体讨论中,碎片化的认识像是一块块拼图,慢慢被拼凑起来。
种进泥土里的种子
鉴于种子没有发芽,有人猜测:“种子要埋在泥土里面的,我家阳台上就是这样的。”于是,我们决定把种子种进泥土。 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洞洞,种上了属于自己的白果。他们就像是对待宝贝似的,非常仔细地用泥土将白果种子覆盖和保护起来。他们期待着这一粒小小的种子,某天会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老师的话: 自己亲手种下白果种子,使幼儿与这一颗种子之间建立亲密的联结。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对种子进行观察和照料,既能增加幼儿对于班级的归属感,提升活动的自主性,又能引导幼儿了解种子的生长变化。虽然种下去的种子迟迟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幼儿始终非常朴素且笃定地相信,种子发芽的一刻终将会到来。
种子为什么不发芽?
孩子们每天都要去给白果浇浇水,再看看它是否发芽。遗憾的是,白果一直一直没有发芽。 “会不会我们的种子已经被小老鼠给吃掉了?” “那我们把泥土挖开看一看,种子还在不在?” 拿着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把表层的泥土挖开,找到了埋在其中的白果种子,它果然是没有发芽! 种子怎么会不发芽呢? “因为太阳晒的时间还不够久。” “因为只浇了一点点水。” “因为没有给它施肥。” “因为种子没有吹风,风能帮助种子发芽。” “种子埋在泥土下面,它没有空气。”
老师的话: 基于持续性的观察,孩子们发现白果种子始终没有发芽,于是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疑惑和猜测。丽莲·凯兹提出,根据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开展讨论,是推进项目活动进展的重要内容。教师引导幼儿集体讨论,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在思维的碰撞和交流之中,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臭果果”做的美食
孩子们对于未能品尝白果,一直都耿耿于怀。今天,我们就来品尝一下白果是什么滋味! 剥一剥,生活区又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洗一洗,孩子们把剥好的白果洗洗干净。 烤一烤,请到我们生活区的小烤箱来帮忙。 随着时间的推移,烤箱里似乎散发出了阵阵香气。 “哇!好香啊,我觉得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我家里妈妈烤面包也是这样的味道。” 孩子们围着烤箱,七嘴八舌地讨论着他们所闻到的味道。叮!这时候,烤箱发出了大家期待已久的声音,白果熟了! 老师的话: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应当贴近幼儿生活。剥一剥、洗一洗、烤一烤这些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实际。同时,用多种感官认识世界是幼儿阶段的学习特点,对于白果的探索已经经历了“闻一闻”“看一看”“摸一摸”等多个阶段,本活动中,进一步引导幼儿让幼儿在“尝一尝”的过程中,建构关于白果的系统性概念。
软糖味的“臭果果”
烤熟的白果实在是太诱人了,大家都想立刻尝一尝。但老师告诉他们,白果是有毒性的,小朋友不能多吃。“那我们可以分享!”车厘子立刻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虽然每个孩子拿到手里的白果只有小半颗,但他们还是如获至宝。 “我觉得白果很甜。” “我觉得是香蕉味。” “还有点像是鸡蛋的臭味。” “白果是软糖味。” “白果是甜甜圈的味道。” …… 一颗小小的白果,被孩子们品尝出了千百种滋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亟待与大家分享。 老师的话: 想要吃到梦寐以求的白果,需要经过繁琐的劳动步骤,包含了“延迟性满足”的教育意图。幼儿在一系列的操作和漫长的等待过程中,感受到了食物的来之不易,也体会到了好东西需要耐心等待。虽然每个人只是浅浅品尝了一下白果的滋味,但仍然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臭果果”哪去了?
秋风起,秋叶落,一夜之间,银杏大道上铺满了金黄色的落叶。午后,我们又去银杏大道散步,感受秋天独特的美丽。 孩子们把收集到的落叶攥在手里,又猛地向天空中抛洒出去,金黄色的银杏叶在半空中飞舞,好像下了一场“金色雨”。
“咦,为什么白果都不见了呢?”银杏大道上只有满地的银杏落叶,却不见了白果的踪影。它们都到哪里去了呢? 也许,时间会给我们答案。等到明年的秋天,它们还会再回来吧!
老师的话: 大自然中的生物都遵循着一定的生长规律。白果虽然消失了,但明年的秋天还会再回来,这里蕴含着“生命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作为教师,应当进一步为幼儿提供在自然中进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让儿童真正走进自然、面对真实的自然,从而理解自然、热爱自然,与自然成为忠实的伙伴。
写在最后
在自然的游戏场中,没有提前预设好的教学活动,没有给定的材料和教育目的,总有许多新事物等待着儿童去发现。“臭果果”是取之于幼儿身边的自然资源,经过一系列活动,对其价值进行开发和利用,“臭果果”又成为了一种教育资源。 自然教育需要摒弃结果思维,注重过程学习。“不发芽”,其实也是一种学习,幼儿进行播种、观察、照料,这一过程本就包含着活动性经验;在这些活动中不断积累了对于发芽的期待,最后希望却落空,更促进了幼儿反思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自然有其自身的法则,“发芽”是自然规律,“不发芽”也是自然筛选的结果。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尽人事,听天命,就是来自于大自然的教育。 — END —
图文 | 朱诗娴 编辑 | 王雨婷 审核 | 苏州湾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