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umulate strength
and go on .
生活总要向前走,
但要理解生活,
必须向后看。
H
oliday.
Collect Moments,
Not things.
这个假期,
很漫长,也很丰富……
我们的生活经历了很多变化,
但追求美好的心一直未曾改变。
我们尽情地享受着这个假期,
为新生活的开启积攒着能量。
这几日,
一种温和而坚定的力量
让我们选择了重归花草园……
P
ART.
01
回家乡
01.
回到家乡,我找回了“年”的味道
田悦老师:腊月,我们一家人回到了河北老家过年。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架起直径超过一米的大铁锅煮肉。我们坐在火塘旁添火,脸颊被火烤得热乎乎的;我们一边享受着柴火燃烧时的独特气味,一边闻着肉锅里飘出来的香味。
“年”的味道有很多,有燃放炮竹的烟味儿,有自制腊肠的腊味儿,有蒸年糕掀开盖子那瞬间的糯米香味……还有拥抱父母的喜悦,有去儿时玩耍的树林走一走的轻松,有翻看儿时旧照的怀念……在这一步步找寻的过程中,我们也开始像孩子一样享受着“年”的味道。
02.
集市中有最具年味的记忆
王玉洁老师:赶集是新年假期里最开心的事。我童年记忆里每到年前总少不了和家人一起赶年集,小孩儿能得到好吃的馓子、年糕、糖葫芦,大人们会买好鸡、鱼,各种蔬果,为过年囤下丰富的食物。
这个假期,我带着孩子一起赶了年集,集市如我童年时那般热闹,这次换成他吃着棉花糖,眼睛被各色物品填满,我们忙着采买节令物品,挤一挤,年味儿足!
03.
小侄女的到来让家里充满欢声笑语
马玲老师:还记得我们家刚搬到新疆的时候,我和弟弟才上小学四年级,转眼间这个小家从四口之家变成七口之家,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我们全家来了一次身份升级,小时候我的小跟班弟弟当爸爸啦,我也有了一个可爱的侄女。
年三十见到她的时候,我们逗她,她笑得很开心,一点儿也不认生,那几天我天天围着她转,尝试给她换衣服,换尿不湿,喂她吃奶瓶,哄她睡觉,稀罕得不得了。尤其是家里人一致认为小侄女的耳朵和我的长得一模一样的时候,我可自豪了,血缘就是这么神奇,也是小侄女的到来,让这个小家的情越来越浓。
04.
亲情就在一张全家福中
唐彬老师:因为疫情,已经有三年没回老家过年了。今年春节,终于可以带着一家老小回去了,感受久违的家乡年味,享受亲人团聚的时光……
之前拖了很久的全家福在春节期间终于也安排上了,用照片定格美好,让爱一直在眼前……我想,如果亲情有形状,那么一定是一张张全家福吧!新的一年,新的学期,希望爱一直延续,我们都好好生活。
05.
大年初二,我和爸妈一起“待女婿”
李美杰老师:放假第一天我就迫不及待往家赶,大晚上,全家里人一起去高铁站接我。假期里和家人一起逛街买新衣服、购置年货、回老家看望亲人……
在我的家乡有个习俗,大年初二要“待女婿”,姐姐姐夫一家会回到娘家。我和爸妈很早就确定了菜单,一大早起来在爸爸的帮助下,洗菜、切菜、做饭,忙得热火朝天,准备了一大桌的菜。当小外甥女吃了一口之后,甜甜地对我说“姨做的真好吃!”
06.
我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
樊蓉老师:今年的假期完成了一件大事-订婚,开始迈向人生下一个阶段。从回到老家见家长开始,订婚仪式的筹备就已经在路上了,跟家人一起前前后后的忙碌对接,给订婚仪式赋予了特别的意义,也让两家人的关系更亲近了一些。
确定一段关系,迎来人生的新角色,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也收获了温暖和美好,感情里的坚定,也让自己的内心更加稳定,获得滋养,新的学期带着这份滋养和力量跟大家一起前行。
07.
新年的仪式感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王彩霞老师:这个假期里的生活有很多值得回味的瞬间,在自己的家里和孩子们一起创造“新年的角落”,一起将红色的玫瑰,银柳枝插入花瓶、一起用粘土捏富有新年气息的“新年小兔”,儿子说:“这样才真得像过新年。”
回到故乡后和孩子们一起寻找儿时我的“过年的记忆”。小时候过年时爸爸会在一早垒“旺火”,等到晚上点燃“旺火”、放鞭炮……这次回到老家虽然无法“垒旺火”,但烟花的光亮依旧让孩子们很兴奋。
回归于生活的感觉实在太美好,新的学期让我们在生活中去生活吧。
08.
子孙围坐,看望爷爷
赵莉莉老师:假期我带着安安回到了故乡,看望年迈的爷爷。爷爷已经九十四岁了,状态不太稳定,但看到我回来,爷爷会好长时间拉着我的手,看着我,我们也会谈起小时候在爷爷身边生活的时光。爷爷给我讲他的小时候认真学习从没有让老师打过手板。讲他努力工作,赢得他人尊重的时光。
爸爸兄弟姐妹五个人,每天都会去看望爷爷,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回忆过去,心中久违的温暖萦绕在心头。回到北京后,这种感觉久久难忘……
09.
和家人一起等待春天的第一朵花开
李洋:放假前,我在网订购了一束珍珠李。当我回到家以后,它也恰好到了。打开层层包裹,映入眼帘的是一堆干枯的树枝。“这真的像网上说的那样,喷水就可以开花吗?”我不禁嘟囔着。爸爸在一旁听到了,说:“不试试怎么知道呢?”于是,我们一起给它浸泡、喷水、换水……就这样过了两周,依旧毫无变化,甚至有的树枝更加干枯了。我也渐渐不愿意管它了,但是爸爸依旧每天兴致勃勃地照顾着。年后,树枝们突然开始冒出了绿色的嫩芽,甚至还有了花骨朵儿。春天的第一天,一抹小小的淡白色身影钻了出来–竟然真的开花了。
妈妈告诉我,爸爸为了能让我在离家之前看到它开花用了很多方法。看着这朵小花,我的心里充满了希望;带着父母的爱,我从一个家,回到了另一个家。期待春天在花草园和孩子们一起赏花、闻花香……
10.
不在老家也能吃到家乡的味道
兰金玲老师:今年春节,爸爸妈妈来北京游玩,给我带了一车的湖北土特产,有家里种的又香又甜的南瓜,有刚从湖里打捞起的莲藕,有煮出来软软糯糯的黄陂豆丝,有自制的腊肉和腊肠,甚至还给我带了几捆新鲜采摘的红菜薹……满满一车,满满的爱。更出乎意料的是,我在和奶奶通话里随口夸赞了一句腊肠很香,没想到第二天奶奶就去买了肉给我又灌了数斤,说到时候给我寄来。亲人的爱就像冬日的阳光,简单而纯粹,藏在食物里。这抹独特人间烟火气,温柔了我的世界。
11.
一家人在一起,幸福加倍
甄珍:2023年是我和母亲的本命年。也是我们姐叁第一次凑齐回到父母身边陪他们过年。回家短短的五天,感受着在父母身边的安心与全然放松。每天开心得不想睡觉,聊聊工作生活、唠唠家常。家庭集体活动去爬山、泡温泉、放烟花……晚饭后一起看电视剧《狂飙》或打扑克牌。一家人在一起生活的每一个时刻,我们都倍感珍惜与感恩。
家人的爱是勇气、是信念、是坚守,期待新的一年我们各自的生活都能越来越好。
12.
把自己作为方法
田巍老师:疫情放开后,我重回故乡看望久违的父母,这次回去没有提前告知他们,当我到家的那一刻,爸妈非常震惊,妈妈穿着围裙扎着头发转身去厨房准备我爱的饭菜,爸爸一直搓着手笑着说真是惊喜……
生活里的感觉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跟家人沟通,阳康后运动要以缓慢递进的方式进行,爸爸却坚持认为人应该冬练三九,无论我怎么讲都劝不动,后来我讲了自己阳康后跳了500个绳子后病情反复的故事,他们才慢慢愿意试试。当我把自己作为一种方法,朝向生活,那些可以用讲故事解决的问题就不再需要讲道理,基于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这才是生活的幸福键吧!
13.
家,就是血浓于水的港湾
王海霞老师:时隔两年,在春节期间我回到了爸爸妈妈的身边,看一看在电话中常常说“还可以”的父母在阳康之后是否真的一切安好。
这趟回家之旅也是我的女儿第一次感受西北的冬天,当她看见清澈见底的黄河水时,惊讶地问“妈妈,为什么黄河水不是黄色的?”这次回家,也是她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把姨妈、姨父、舅舅、表妹、表姐、姨姥姥……等人称词与真实的人对应起来,在模糊中感受到一种微妙的血缘关系。
我倾听妈妈说那些家长里短和细碎过往,也在听的过程中,把那个一直剥离于原生家庭的自己又重新拉了回来,不再躲闪。
14.
一年又一年,在成长也在成熟……
周冉老师:这个春节有点不一样,家里的老人们大病初愈,都在休养中……没有了每年过年“挨家聚会”,却安心地相互陪伴,平静安详。今年承德也迎来了一个寒冬,冷得不想出门的时候,一家人围在一起聊天、晒太阳,天气好一些了就带孩子去逛离宫,滑冰车……仿佛回到了我小时候的时光。
婆婆的身体还没有恢复好,我和老公商量着让她安心休息,年夜饭由我们两个人一起完成,公公做外援团支持我们,虽然制作年夜饭花了整整3个小时,比预计开饭时间晚了一些,但心里还是很温暖,很满足……
2023年癸卯兔年,是女儿的本命年。虽说时间飞逝,一年又一年,但感觉每一步都踏在大地上,在成长也在成熟……
P
ART.
02
在路上
丨 15. 大年初一逛故宫
郭佳老师:只要在北京过年,我们全家都会选择在大年初一这天到故宫走一走,今年也不例外。
这次的故宫之行,我们特别参观了在午门举办的“国子文脉——历代进士文化艺术联展”。在了解中国古代“进士之路”基础上,感受中华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相互关系,明晓国人自古以来“家国情怀”的缘由,以及“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担当。
丨 16. 在温差50度的两个城市穿梭
曹云香老师:这个假期是我度过的最神奇的一个假期。沿着胡焕庸线从中国的东北端到了中国的西南端。
对于一个云南人来说,我的冬天是绿油油、暖洋洋的。但这次的哈尔滨之行,让我感受到了零下20度冰城的春节是什么样的。置身在以各种冰雕作为城市景观的环境中,我甚至有一种错觉来到了“冰雪奇缘”的电影中,我也迫不及待地在“冰雪大世界”中体验到了冰雪游戏的快乐。与此同时,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年味,每家每户都闪耀着各种彩灯,一起包饺子,边吃边寻找饺子中的幸运硬币……
哈尔滨与我的家乡云南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我们的祖国真是地大物博!同一个季节自然景观如此不同,年文化也很不一样!
丨 17. 全家出动的一日游
王钰诗老师:因为疫情,一家人好久都没有一起出行,眼看假期即将结束,我们不约而同想要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
一路向北出发,前往大同,观赏了悬崖峭壁上屹立的千年绝技,领略了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云冈石窟”,看着外面的风景、走在路上说说笑笑,我们都很珍惜这趟难得的旅行。虽然天气很冷,但却不影响我们全家出动的好心情。这个过程中没有疲惫,只有幸福和兴奋,珍惜每一个和家人在一起的美好假期。
丨 18. 家人相伴旅行,每一天都像新年
罗希悦老师:这个假期,我和家人完成了三年前未完成的旅行,一起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感受春天般的温暖。爸爸们在河边垂钓,孩子们在海边戏沙,我们乘船出海远眺雄伟的港珠澳大桥,在花城广州逛了热闹非凡的花市,也第一次踏上了澳门的土地,感受那里年的气息……
生活就这样逐渐回到正轨,和最亲爱的家人,去想去的地方,这个家假期,我也真正地体会到:有家人相伴,每一天都像新年。
P
ART.
03
向内看
19.
制作美食的过程也是修身养性的过程
吕思琦老师:这个假期我迷上了做饭。做饭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事情,但当我静下心来,做饭也成为了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做饭的过程中让我明白了,事情总会有一个过程,然后需要不断的练习和沉淀。我一开始做菜的时候盐的量拿不准,导致味道会有些偏差。但经历过几次尝试之后,慢慢就找到适度的分量,味道也慢慢变好起来。有的时候我会为了追求一些菜看起来好看而用一些调料,后来发现那样做的饭会掩盖食物最本真的味道,于是就放弃了那些调料保留食物最原本的味道。收拾厨房有的时候也是一个静心的过程,厨房从杂乱变到干净整洁,它会让内心的焦虑减少,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进行一些思考,将自己的思绪捋清。
20.
疾病让我多了一分对生命的思考
郑岚吉老师:这个假期对我来说,少了很多美食,少了很多热闹和玩耍,多了苦口的中药和更严格规律的作息。身体“生病”的时间长短不可避免的影响着我的心情,从一开始的焦虑到烦躁再到慢慢的接受最后与之平和相处,我从生病中收获了很多。谨遵医嘱忌口荤腥,不得不拒绝好朋友一起出去玩的邀约,把时间留给自己独处修养,看更多的书与电影,有更多的机会和外婆安安静静的聊天,听一个古稀老人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我问起外婆是如何看待衰老和失能。
外婆说:“为什么难过呢?不要难过,如果我能活到你太姥姥那个岁数,我还可以陪你20年,等你到四十岁。人要潇洒的活着,人生一世,一世一死。”
因为生病,我更爱惜我的身体,也更珍惜每一天的时光,毕竟生命中有太多美好需要去创造与经历,没有一个好身体怎么能行呢?
21.
用中医为自己的健康护航
张蕾老师:这个假期,我在胡老师的推荐下开始学习做艾灸,享受那种微微温熏、轻轻灼痛的感觉,它不仅带走了身体的酸痛,让我的睡眠也越来越好了,或许是因为做了艾灸,我至今还没有“阳”,感谢这场神奇的相遇!
22.
阅读让内心更加安宁
李文老师:假期前我就开始畅想这个寒假怎么过,我还打算假期里追几部电视剧。
进入假期,为了让孩子多读书,我也跟着他一起读书,不知不觉这个假期读了《杨绛传》、《瓦尔登湖》,还重读了一遍《儿童健康讲记》。我发现,越读书,越不想去追剧了。阅读让我的内心更加安宁。借着这个劲头,我还制定了2023年的阅读计划。希望新的学期,借由阅读领悟更多智慧,同时和孩子们一起读书,让自己更加靠近儿童的灵魂!
From:
承德
安国
保定
广州、珠海、澳门
哈蜜
怀仁
哈尔滨
常德桃花源
乌鲁木齐
呼和浩特
宣威
锦州、葫芦岛
兰州
宿州
沈阳
济宁
To:
北京·花草园
这个假期,
我们回家乡,享受与家人在一起的温暖与幸福;
去旅行,感受自然与文化的力量;
做饭、养生、阅读,不断向内丰富着内心……
这一周,我们重聚花草园,
带着假期积攒的能量,
在家一般温暖的花草园,
继续好好生活。
@ 每个学期初,
花草园人都会用相机定格新学期最美的样子。
亲爱的孩子们,快来找找最想念的人吧!
下周一,
我们将迎来开学日。
亲爱的孩子们,
你们的假期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期待开学那天,我们一起分享。
向您推荐
享受生活,发现美好
向真向善向美的智慧都汇集在这本书中
更多推荐
【花草园书系】
??《给童年留白》
??《幼儿园生活化课程
——回归传统、自然与本真》
??《从生活到生活化课程
——一位幼儿园园长的教育叙事》
?? 购买地址 (长按二维码)
花草园书系最全购买地址
现有限时折扣 + 包邮
版权声明
本文系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原创作品,
版权归幼儿园所有,转载需授权。
反对抄袭,反对洗稿。如有侵权,
我们将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素材提供丨各年龄班老师
编辑丨罗希悦老师
日期丨2023年02月09日
点击“”,
购买《幼儿教师的教育哲学观》
亲爱的孩子们,
期待开学和你们一起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