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意图
《走进博物馆》是大班《恐龙博物馆》大主题下经验唤起阶段的一节节点性教学活动,同时也是我们的恐龙博物馆进入实践准备阶段的关键性活动。要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恐龙博物馆,首先需要幼儿了解博物馆是什么。对于幼儿而言,在日常生活中有过参观博物馆的经历,对博物馆具备自己的认识和了解,但其经验是零散的,而且他们通常更聚焦博物馆中具体的物,而忽略了博物馆整体的价值、功能以及博物馆中的展品背后所隐藏的故事和文化。
其实博物馆作为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场馆,为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了多种体验。物馆有其共性的特点,种类繁多为博物,物品珍贵方能被馆藏,而不同形式的博物馆背后又具有不同的价值文化,能够传递给幼儿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培养幼儿各方面的核心素养。如历史博物馆能够向幼儿呈现历史的变化,艺术博物馆的能够培养幼儿的审美和鉴赏能力,自然科学博物馆具有科学科普的价值,激发幼儿的好奇和探索的精神。
基于幼儿对博物馆的已有经验,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节点性教学活动帮助幼儿梳理博物馆的特点,并让幼儿了解博物馆的功能、价值以及它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关系等让幼儿获得博物馆是什么、有什么特点以及能干什么用等新的经验,从而为后期自己打造恐龙博物馆做铺垫。
因此,在设计该节点性教学活动时,我们基于幼儿对博物馆的已有经验,通过多种媒介帮助幼儿梳理博物馆的共同特点,了解不同类型博物馆的功能价值以及与我们生活的联系,让幼儿对博物馆有持续的兴趣。同时,在对博物馆有了系统了解和情感铺垫的基础上,对设计开发属于我们自己的恐龙博物馆能够有所期待。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博物馆的特点、价值以及它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关系。
2.感受博物馆带给人们的力量,引发对博物馆的兴趣和持续关注。
三、活动准备
幼儿经验准备:线上或实地参观博物馆的经验;ppt
四、活动过程(四个环节)
活动环节 |
具体流程 |
设计意图 |
导入环节 |
一、谈话导入,唤醒经验。 ――你去的博物馆叫什么博物馆?里面有什么? |
通过谈话,唤醒幼儿参观博物馆的经历,通过提问,让幼儿意识到博物馆的主题与内容之间的相关性。 |
了解博物馆的特点、价值,感受博物馆的带给人们的力量。 |
二、进一步了解博物馆,感受博物馆的特点与价值。 1.欣赏博物馆视频,提问: ――博物馆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要具备这些特点? (物品丰富、珍贵……) 2.了解博物馆展品相关图片和标签的作用 出示吉林1号陨石图,提问: ――博物馆的墙面和物品旁边的标签是什么?有什么用? ――请结合陨石后方墙面上的图片信息,讲述陨石的故事。 出示博物馆物件的标签,提问: ――你能在这些标签上看到什么?它们有什么作用? 3.了解不同类型博物馆的价值,提问: ――为什么要建博物馆?博物馆有什么作用? 欣赏历史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 4.了解全国与周边博物馆的数量与类型,提问: ――猜猜看,全国一共有多少座博物馆?我们生活的城市有多少座博物馆? ――为什么绍兴要建黄酒博物馆? |
本土幼儿对博物馆的经验相对而言是匮乏的,周边也缺少高品质博物馆资源,因此我们希望通过一个高质量的视频,让幼儿感受到博物馆的震撼,了解博物馆的特点――种类繁多为博物,物品珍贵方能被馆藏等。 幼儿在参观博物馆时,往往走马观花,看到了物的形却忽略了物背后的信息、故事,因此,我们让幼儿去讲述陨石的故事,让幼儿知道这些信息的不可忽视。 我们也通过出示不同类型博物馆的展品,让幼儿具象地感知到博物馆的价值:了解过去、感受未来、珍爱自然、向往美的生活。 最后,通过出示全国博物馆和周边博物馆的数量,让幼儿感受到博物馆资源的丰富,博物馆与地方文化的关系,萌发想去走遍博物馆的心愿。 |
激发建博物馆的兴趣 |
三、提出假设,萌发建一座博物馆的愿望。 观看视频《一个人的博物馆》,提问: ――李如冰叔叔建了什么博物馆?猜猜看他付出了哪些努力? ――如果你有机会,你想建一座跟什么有关的博物馆? |
此环节通过小短片,让幼儿意识到每个人都有可能建博物馆,世间万物都能成为博物馆的主题,也引发幼儿自己建博物馆的兴趣。 |
【大班社会活动《走近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