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
APRIL
14.2023
(每周五更新)
自然|灵性|趣味
四月,孩子们的户外活动增多。
四月,在户外尽情游戏的孩子们
晴朗的天气、更多的户外活动也使得外伤增多。我们做过统计,四月是幼儿园外伤频发的高峰期。
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
外伤情况统计图(2021年)
备注:2月为寒假月,8月为暑假月,
因此外伤为0例。
在我们眼中,一般的擦伤算不上什么“事故”。但如何界定意外“伤害”,幼儿园似乎并不能和所有家长达成一致意见。
当遇到那些完全不能接受任何“意外”的家长时,小事也会变成大事……
?? 当“意外”发生的时候,教师们在想些什么?
?? 他们如何度过这段心理上的“自我怀疑期”?
?? 他们需要多久才能整理好心情,再次出发?
意外伤害事件,是每位教师成长都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保教主任:王海霞老师
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最担心、害怕的事情就是意外事件的发生。不论事件大小,当这些事情发生,每个人的心里都五味杂陈,充满了深深的自责与自我怀疑,有强烈的挫败感。
周五,我参加了一个班的班会。老师们谈到,如果小朋友受伤,会让她感觉幼儿教师是个高危职业,怀疑自己能否背负得起这份责任。我听了之后特别难过。对我们来说,享受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美好的同时,也在承担着这份职业带来的风险。而这份风险关乎生命,所以每个人都特别谨慎,都不希望它发生。
当意外发生时,我们有一套成熟的处置流程。意外出现时,保健老师、负责安全的莉莉老师会第一时间处理。如果比较棘手,胡老师会直接和家长沟通,将教师和事件做一个相对的隔离。
之后,我们会一起回顾、反思、分析整个事件,调整教育行为。就如同《幼儿教师的教育哲学观》书中所描述的那样,面对“两难困境”,每个人需要经历“溯源-描摹-抽象-扩展”的过程。
01
一份对花草园教师做的
关于“意外伤害”的调查
Question1:
作为幼儿教师,
工作中的最大风险是什么?
参与调查的20位教师,有85%的教师认为最大的风险是面对突发的儿童安全事故。
??
最大的问题是,
即便我们做了很多准备,
但还是会有突发的意外情况发生。
——李洋老师(教龄6年)
Question2:
事情发生后,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不论事故大小,当事故发生的时候,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着自责、沮丧、无力感,自我怀疑,有强烈的挫败感。
??
当意外来临的时候,我的身心都会处于“应激状态”,吃不下饭,也睡不好觉。
——曹云香老师(教龄4年)
??
感受很复杂,开始是对孩子的担心,之后是负疚,再随后是担忧,和家长们的沟通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是怀着对彼此的“理解”,还是因此带来了一些“隔阂”和不愉快。这种无力感和内疚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消化。
——王彩霞老师(教龄17年)
??
当意外来临时,我会变得很沮丧,甚至会对这份职业产生怀疑。最担心、害怕的是对孩子造成伤害。其次就是担心和家长之间因为意外产生纠纷。
家长的指责和不信任会让我变得紧张、不自信,也会影响接下来的很多工作。比如,有时候正在组织孩子们活动,看到孩子跑得很快,心脏就“突突突突”地跳得很快。
——张蕾老师(教龄17年)
Question3:
当意外发生后,你需要多久才能从这件事情中走出来?你是如何走出来的?
参与调查的20位教师中,有45%的教师表示她们能够在一个月内走出来,有20%的教师则表示需要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
走出困境需要一份勇气,也需要一份底气与一份爱。
勇气来自于自己的内心。告诉自己事情已经这样,面对现实,坦诚地接纳当下发生的一切。底气来自于胡老师和大家的帮助。每一次遇到难以解决的事情的时候,胡老师总会站在我们身后,相信我们,支持我们。她也会站在我们前面,去解决问题,保护我们。爱来自于看见,每当有一些突发的情况发生,或者感到抱歉的时候,很多家长会来安慰我们。他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平时老师们做的,我们都看在眼里。”
幼儿园爱我们,我们爱孩子,家长看见这份爱,这些是帮助我走出困境的法宝。
——李洋老师(教龄6年)
??
虽然每个老师都有可能遇到这样的事情,但是在花草园,我们特别幸运的是有始终站在我们身后,相信我们、保护着我们的胡老师。
每当有意外发生,胡老师都会和我们一起面对问题,这让我们非常有安全感。同时胡老师会非常敏锐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源,让老师和家长重新建立起信任的关系。
——张蕾老师(教龄17年)
02
“意外伤害”,幼儿园管理中
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意外伤害是幼儿园工作的最大难题。它涉及儿童的身体伤害、心理健康、家园关系、家长对伤害的认识以及教师个人心理承受能力与专业信念等一系列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幼儿园管理工作中最棘手的一个问题。
对于教师而言,这样的事件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状态,也会对职业信念产生怀疑……
请赋予我平静,
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
给予我勇气,
去改变我能改变的;
赐予我智慧,
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尼布尔的诗文》
1
Suggestions
第一步:拥抱情绪
Embrace Emotions
接纳当下
生活每天都在继续,出现问题是正常的,不能说因为我们在追求美好的教育,那些不美好的事情就一定不会发生。任何事情都有周期,好事情有周期,坏事情也有周期。
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孩子,出现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即使我们很负责任,也很爱孩子,有些问题也不可避免。所以,事情发生后,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接纳。
无论我们多么沮丧,该发生的已经发生了。
第二步:提升认知
Enhance Cognition
事情发生后,我们要有基本的判断。
复盘一下:
第一,怎样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第二,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第三,我们可不可以对自己也慈悲一点?
工作中,寻找感性与理性的平衡
我们要用“海纳百川”的心态来看待这些事情。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做好,自责是有道理的。但太多的自责,不仅不利于解决问题,对自己也是很大的伤害。这个感觉有点儿像我们对待婚姻的态度。爱情是人类最浪漫、最美好的情感之一,但是,不是所有的爱情和婚姻都没有风险。
幼儿园发展的这些年里,似乎每个老师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这是这份职业的特性决定的,不完全是我们个人的问题。事情来了,保持真诚、冷静,先把心态调整好,再来解决问题。我们需要解决的是问题,而不是情绪。
任何工作都有风险。遇到问题时,我们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美好的东西,工作也是个人不断学习和成长的修道场。
对待幼儿教师这份工作,确实需要很多的感性,但是一旦遇到问题,特别需要一份理性。
每一次“意外”都是破除“小我”的机会
每次问题出现,孩子们的家人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这是他们的选择。如果家长特别宽厚、理性,问题会好处理很多。如果他们短期内难以接受,也是正常的,不要太介意他们的态度,也不要被情绪所裹挟。
对于我们来说,期待家长能很好地面对,似乎也隐藏着一个我们自己的逻辑:我们都做得这么好了,平时你们对我们也挺好的,现在出了事,你们怎么能这样呢?但我感觉,在一些特殊时刻,一些人有不信任、不理解的感受也是正常的、符合人性的。我希望,这一过程既不影响我们工作的热情,也不影响我们对家长的评价。大家都是凡人,要相互包容与忍让。
做任何工作都是这样,不能只听赞扬,不愿接受否定与批评。这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很大的学习,就是破除自恋。不要认为我们是无所不能的,或者说,因为我们在追求一件特别美好的事,就有理由要求家长不再苛责我们……
我们可以把它当成是一个破除“小我”的机会。问一问自己:
?? 我为什么害怕?
?? 害怕的背后是什么?
?? 我为什么会负疚?
?? 负疚的源头在哪里?
第三步:积极行动
Take Actions
与家庭保持及时、清晰的沟通
遇到这种问题,第一时间告知家长是很有必要的。商议处理的方案,并及时采取行动。
这段时间,我们遇到的好几个问题都有共性。比如小的皮外伤,我们和爸爸妈妈已经沟通好了,但家里的老人不满意,接孩子的时候责难教师。建议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临时建一个群,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在群里,跟他们讲一下情况。
这种事一定要提前告知家长,让他们的心理有一个警戒线,同时讲清楚我们是怎么处理的,回到家里要注意什么。有的家庭也需要借这个机会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行为。
我们发现,有些孩子身上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这一定是和家庭的教育有关的。老师们也可以借助这样的机会,给家庭提供更专业的支持与帮助。
拥有容错心态,练习将情绪与认知剥离
要有容错心态。如果没有容错率的话,工作就太焦虑、紧张了。不能因为一件事就否定自己的工作做得不够好,要学会将认知和情绪剥离,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怪到自己头上。
即使在一段时间里,出现问题的家长对你们有意见,也没关系,没有一个人不受委屈,心胸都是靠委屈撑大的,从小父母也会错怪我们。心胸再大一点儿,家长的责怪也先听着,接受与容纳别人的不良情绪,但不要被这些情绪所裹挟。
我们是专业机构,教师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要有一些技术与能力,为自己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心理防线。越是这种时候,越是对我们的考验。
03
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超越它
当意外发生的时候,很多人觉得必须要让幼儿园和老师承担责任。其实,经历意外事件的教师内心也充满了自责、内疚、焦虑、自我怀疑……
这么多年,我处理了一些意外伤害事件,有些确实是非常难处理的,但大部分的家长在事情之后和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因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他们也需要从中学习,学着接纳,并完成一些重要的改变。
对付恐惧与焦虑,我们需要拉开距离,调整焦距,完成创造性的接纳。
不要让认知和情绪仅停留在一个时刻,可以试着将焦点放在一个流动状态里,触碰生命的不同面向——挑战、问题、障碍,去触碰它,将它带到一个更大的场域中去,加入到生命旅程之中,让这一段经历成为生命整体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作的这么多年中,出现“意外”状况时,在花草园并不是一个个人事件。很幸运,我们一直拥有“背后的力量”。这个力量不是指责和苛责,而是“爱护”“守护”。我们守护着孩子们,花草园守护着老师们和孩子们。
花草园人一直在用爱的力量对待儿童、对待生活、对待自己,甚至对待生活的“不完美”和“不尽如人意”。在这里,我们一直不断地学习如何获得爱的能力。
——王彩霞老师(教龄17年)
??
最后,我想写一句话:
家长在家看护孩子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来到幼儿园就不接受出现任何问题的想法,是不是也过于“执着”了?难道来到幼儿园就是进了“保险箱”吗?
END
向您推荐
/ 01 /
“只有回归到人性、人心的谦恭中去,
才有可能实现留白的教育。”
《给童年“留白”》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再版即将面世……
/ 02 /
“十六年来,我对生活与教育的细微思考
都在这套书里。”
??
《从生活到生活化课程
—— 一位幼儿园园长的教育叙事》
“万千教育”出版
/ 03 /
用哲学叩开
生活世界与教育世界的大门
??
《幼儿教师的教育哲学观
—— 通向幸福的教育之道》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温馨提示
微信改版,如果您想及时收到来自“胡华名师工作室”的推送,可以通过添加“星标”或“在看”“留言”“分享”等方式,让微信后台的算法记住您的喜好。??
版权声明
本文系胡华工作室原创作品,
版权归作者所有。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转载需授权。
思想的形成,需要时间,也需要心血。
反对抄袭,反对洗稿。如有借鉴,请注明出处。
如有侵权,我们将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同时将在公众号上对抄袭者予以曝光。
调查数据收集与整理 / 王海霞老师
编辑 / 张芬老师
日期 / 2023年04月14日
● 推荐阅读
“一个园长和她倡导的幼儿园教育”
胡华-名师工作室
Huhua-Edu-Workshop
自然|灵性|趣味
点击“”
了解花草园书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