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读书笔记。
“资本论读书笔记”是个什么东西幼师课件网编辑为您一一道来,当我们阅读完作品后,一起讨论时会变得更加自信。 读书后写读后感是一种对于自我思考的训练,我们要如何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资本论读书笔记 篇1
从会计角度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再认识
—–《资本论》学习心得(liUxUE86.com 出国留学网)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这本诞生于150年前的巨著,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最为全面的科学论证。恩格斯在总结马克思科学工作的成就时提出,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一是历史唯物主义,二是剩余价值理论。他指出,由于剩余价值理论的确立,人们就可以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从而为社会主义运动奠定理论基础。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下面,我结合会计知识谈谈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解。
1、对资本总公式的理解
资本总公式,G—W—G′表示的是货币——商品——货币的流通过程。即货币所有者用货币购买商品,然后把商品卖出去,重新换回货币的经济行为,这不是一般的商品流通过程,而是买卖经济行为。
在流通中存在两种流通形式,即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简单的商品流通W-G-W,以卖开始,以买结束,货币最后转化为充当使用价值的商品,循环的最终止的是消费,是满足需要,是使用价值。商品的价值在简单流通中所采取的独立形式,即货币形式,只是商品的运动中介,运动一结束就消失。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流通以买开始,以卖结束,在G-W-G的形式中,货币又流回起点。G-W-G循环的动机和决定目的是交换价值本身,商品、货币是它一般存在的方式,价值不断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在这个运动中永不消失。商品和货币只是这一实体的两种形式。为卖而买,或者说为了贵卖而买G—W—G′(G′=G+M)。在生息资本的场合,G—W—G′简化地表G—G′,等于更多货币的货币,比本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从会计的角度来看,自从13世纪产生了借贷记帐法以来,会计核算一直遵从着“有借必有贷,借货必相等”的记帐规则,同时遵守会计平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资金以股本或贷款的形式流入企业,开始资金周转循环,投入到工资、原材料、动力、设备、厂房、土地等生产要素中,生产资料在劳动过程中丧失掉旧的使用价值形态中的价值,把价值转移到新形态的产品上。息税前利润,指企业支付利息和交纳所得税前的利润,息税前利润即不考虑资本结构的获利能力,反映了权益资本与债务资金的共同获利。假设价值等于价格,则息税前利润等于剩余价值。
2、对劳动价值公式的理解
劳动价值公式:W=V+C+M,C代表为购买生产资料而支出的货币额,V代表为购买劳动力而支出的货币额,M代表剩余价值。转变为生产资料即原材料、辅助材料、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因为被称为不变资本。转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价值,它再生产自身的等价物和一个超过这个等价物的余额,剩余价值是可以变化的,是可大可小的,这部分资本从不变量不断转化为可变量,因此称为可变资本部分。
从会计的角度来看,以制造企业为例,制造企业一般在成本核算中设置直接材料、燃料和动力、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直接材料,是指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和动力。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职工薪酬。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企业生产部门(如生产车间)发生的水电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劳动保护费、国家规定的有关环保费用、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在在会计工作中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概念极易与劳动价值公式中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概念混淆。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时期及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直接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固定成本包括以下几种费用:固定折旧费用、房屋租金、行政管理人员工资、财产保险费、广告费、职工培训费、办公费、产品研究与开发费用等,其基本特征是:固定成本总额不因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但单位固定成本(单位业务量负担的固定成本)会与业务量的增减呈反向变动。变动成本是指那些成本的总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都是典型的变动成本,在一定期间内它们的发生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产品的耗费则保持不变。所以不变资本不等于固定成本,可变资本不等于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及变动成本中用于购置劳动力要素的支出,如人工费、制造费用中管理人员工资支出属于可变资本,固定成本及变动成本中用于购置生产资料的直接材料、燃料与动力、设备折旧、制造费用属于不变资本。
在商品流通环节中,本环节的产品即是下一环节的原材料,W=V+C+M,W1=V1+C1+M1,C =W1, 通过循环替代,最终,W=V+M,而剩余价值M=息税前利润。价格=人工费+剩余价值=人工费+税金+权益资本收益+留存收益。其中人工费即劳动力的再生产成本,而剩余价值则政府、资本、企业分配。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直接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有计划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有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由于工人的所得少于纯产量的总值,因此他们的消费永远不足以把纯产量的总值购买回来,工人的消费产生了“需求缺口”。而且利润对工资的比率在增殖的价值中所占的份额越大,这种需求缺口也越大。当然资本家也消费其部分利润,这有助于填补一部分缺口。但是资本家的大部分利润不是消费掉而是储备起来的;部分产品就销售不出去。
我国自93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但它作为市场经济,同样是以市场作为主要手段配置资源的经济,是由市场机制,也就是价值规律调节运行的经济,那就必然存在价值规律调节中的缺点,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政府更要做好宏观调控和社会保障工作,引导调节剩余价值在不同阶层的分配,保证社会主义的公平、公正。
二〇一六年一月二十九日
资本论读书笔记 篇2
《新资本论》读书笔记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感慨物价飞涨,通货膨胀,货币购买力下降,房产泡沫太多。但其实,这些口语化的抱怨背后,是一个一般性的和世界性的普遍问题:资产价格涨幅总是比老百姓收入的增速快得多;虚拟经济的涨幅总是比实体经济的涨幅快得多;从更广阔和更一般的视野来看,虚拟经济、虚拟资本、金融资产的增速或积累速度远远超过实体经济(真实经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增速或积累速度。西方发达国家出现这个奇特现象已经有30多年了,新兴市场国家出现这个现象则是过去10年间的事。某些流动性金融资产(包括可买卖的股票、债券、外汇、衍生金融产品等等)的规模和价格的增长速度甚至还要超过房地产规模和价格的增速。而这些问题,正是作者在本书中所要探索和解决的。作者立足于开放的国际化大环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深度剖析中国经济的发展国策和企业发展战略;采用全新的思路,深度解读对外资和跨国公司进行规范管理的完整思路以及中国企业如何发展的策略。全书分为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的兴起、危机和救赎三卷,视野宏观,气势磅礴。
作者在书中提出全球经济“脱实向虚”的概念。它具体表现在:首先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越来越大。其次金融业的地位从实体经济的“仆人”变成“主人”,虚拟经济和虚拟资本主导和支配着实体经济和物质资本的投资和积累,货币和金融市场成为整个市场体系里最具有权力的市场。同时利率和汇率等最重要的价格信号与实体经济的基本面基本脱节,资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的投机和预期决定汇率和利率,它们反过来左右和决定实体经济的投资和消费。最后虚拟经济和虚拟资本的积累速度远远超过真实GDP、人均收入和人均工资的增速,导致收入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恶化
作者认为当今人类经济已经进入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新时代。如果不站到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全球商品服务市场、全球货币金融市场体系的新视角和新高度,将完全无法理解当今人类经济体系所面临的根本性难题,更无法找到改革全球经济治理、实现全球经济持久复苏的正确方略。而这正是本书的出发点。作者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的起源和历史,论述了如何解决国家主权与宏观经济政策独立的矛盾,并探讨了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未来的救赎之策以及中国战略。
作者在讲述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时提到自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的40多年,全球经济体系的内在结构终于从量变转为质变。以全球性货币金融市场、全球流动性金融资产、全球范围内虚拟经济与真实经济相背离为显著特征的全球金融资本主义,已经成为支配整个人类社会的经济体系。人类经济已经进入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新时代。
然而现在流行的传统教科书经济理论仍是产业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理论,相信产业资本居主导地位,决定经济体系价格体系和分配制度,相信实体经济支配虚拟经济。但是在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时代,上述一切皆颠倒过来。虚拟经济支配实体经济,货币金融决定实体经济的价格体系和分配体系;大宗商品价格被完全金融化,与实体经济供需脱节;企业不再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市值最大化。作者认为之所以2008年金融海啸过去多年之后仍无解;世界各国采取了所能够采取的一切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复苏却依然疲弱乏力;量化宽松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和全球流动性,真实经济的信用供给和需求依然萎靡不振;购买力平价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几乎完全失效;是因为传统的经济学家所习以为常的理论模型和思维方式已经过时,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正以排山倒海、雷霆万钧之力,猛烈冲击着封闭经济模型和旧的思维方式。如果不站到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全球商品服务市场、全球货币金融市场体系的新视角和新高度,我们就完全无法理解当今人类经济体系所面临的根本性难题,更无法找到改革全球经济治理、实现全球经济持久复苏的正确方略。
书中许多理论看似深奥而遥远,实际上,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就可以用它来解决。读完这本书,让我在看待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时,不会人云亦云,而是多了一份理性的思考。
在此我想拿最近资本市场最热的新闻深圳的宝能系大举收购万科股份一事为例来分析。宝能系耗资数百亿元人民币强势入股在深交所上市的万科A股票,目标直指第一大股东的位置。对于宝能系的大动作,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日前回应称,宝能系不配当万科的大股东。宝能耗资数百亿元人民币在资本市场收购另一方的股票,让万科A的股票近日连续拉几个涨停板,近一段时间以来涨幅近七成,表现相当惊艳,给比较平淡的A股市场带来一大兴奋点。但宝能如此动作的背后到底是什么目的?如此做法是否会引发下一次股市危机甚至金融危机?宝能与万科谁会笑到最后?真正的赵家人又是谁?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深思和探究的。
我在百度上查询了一下收购与被收购方的背景。宝能在深圳起家,由潮汕商人姚振华掌舵。这一之前在业界籍籍无名的企业,通过旗下的钜盛华、前海人寿等“一致行动人”,从今年开始持续收购万科A股票。由于收购方分成多个账户进行,因此成功规避监管方面披露信息的义务。宝能系目前已经拥有万科超过两成的股票,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而万科实际上作为房地产市场的龙头企业,无论是品牌、信誉度、业界口碑以及管理规范都在业界首屈一指。但万科从管理结构上讲,强调股权分散,在宝能系入股之前,最大股东华润集团持股也仅有15%左右。这样的持股结构与西方的一些知名公司比较类似,但在资本的强势攻击下却显得比较脆弱。
对于宝能系收购股票的行为,很多人表示就像是一个野蛮人突然出现在贵族门口。其实对于宝能,万科方面有过态度转变,一开始对于购买股份持欢迎态度,今年中国股市曾经经历过一波大幅下跌,很多企业都拿出资金增持自家股票,万科也不例外,当时有人愿意买当然很受欢迎。但半年前,当宝能系持有万科股票达到10%的时候,王石就曾找姚振华面谈,提出了“不欢迎”的观点。他的理由也很简单:宝能的信用不够。有很多人质疑,宝能系的问题可能不光是信用,资金来源本身可能有问题。特别是宝能系掌门人姚振华的出身以及发家史,也引发很多争议。不过,各种传言是否属实,目前没有权威消息。而作为政府方面的证监会则将其认定为是市场行为,称市场主体之间收购与被收购行为是属于市场自身行为,只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监管层不会进行干预,但前提一定是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12月18日,万科紧急停牌,理由是万科正在筹划股份发行,用于重大资产重组及收购资产,意图就是旨在稀释宝能股份。同时,在股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宝能系继续增持也会提高成本。不过,任何资产重组计划都需要股东大会通过,现在宝能系的持股已经超过两成,万科能否找到更多赞成票以通过自身的计划、以及是否有资金愿意高价来参与购买还不确定。实际上,对于中小股民来说,股票上涨才是王道,他们可能并不在意谁是大股东,这也增加了王石拉拢小股东的难度。
万科和宝能之争,基本撕裂了中国整个社会群体,不管是在哪个场合,在哪个微信群,支持万科和支持宝能的两派都泾渭分明,都针锋相对,互不相让,一场商战,让整个族群分离和对立。中国过去是一穷二白,为了解决温饱而努力,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不管白猫还是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重要观点,鼓励大家积极从事经济活动,追求金钱和利益,但是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财富的积累,中国已经完全解决了温饱问题,如果继续鼓励一切向钱看,而不管获取金钱的途径和手段是否合法,将会给整个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险。
在这场纷争中,如果我们只谈论道德和情怀,只争论出身和资本,实际上我是支持宝能的,但是资本市场的健康成长,社会的持续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谈论道德和情怀,更需要追寻资金的合法、合规性、是否涉及内幕交易等,这才是问题的核心和焦点,也是万宝之争不能回避的事情。如果我们只看重股价的短期上涨,而不追究资金和操纵股价是否合规、合法,那么就是不论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必将使得大量投资者追求短期投机,而不顾未来的长远发展,会使得整个股市健康的价值体系受到摧毁。
宝能大量通过高杠杆资金,通过短期资金进行长期并购,已经为下一次股灾埋下了重要的隐患,而且这些保险资金是杠杆上加杠杆,杠杆已经远超股灾前的券商杠杆,这已经比过去股灾还危险得多,不仅仅是股灾,可能会导致整个保险资金体系发生金融危机,因为这些举牌和并购的行为是建立在杠杆加杠杆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大量的短期投机资金来源并不合法的基础上的,如果放任下去,虽然短期股价上涨了,但是随时可能发生新一轮的股灾,发生中国历史上的首次金融危机,这是很可能的。保险资金来源的合法性、合规性,资金是否涉嫌洗钱,是否挪用银行贷款,以及来自银行存款,都是我们需要深究和弄清的事情,而且这些都是不能触碰的红线。
当前中国,最有价值的不是货币,因为货币已经高达130万亿,而且还处于高速增长中,也就是中国不缺资本,但中国最缺的是优秀的企业家和优秀的企业,真正优秀的企业家在中国是非常稀有的资源,需要得到社会的理解和保护。如果我们放任高杠杆资金的恣意妄为,放任高杠杆投机资金的违法、违规,那么中国整个社会的企业环境将会急剧恶化,所有的优秀企业和优秀企业家都将处于高度不安状态,今天是招行,明天是民生银行,现在是金地和万科,接下来是格力,中国所有的优秀企业都会被高杠杆的投机资金一一斩首,这无疑是一场灾难。
总而言之,这场收购与反收购战,就看万科管理层能把股权稀释到什么程度和宝能到底能撬动多大杠杆了。资本都是逐利的,这场百亿级别的资本大战让人见识了资本的力量,很多人感慨努力创业最后都可能是为资本打工。资本如此强势介入,是否会推动社会进步,目前还是未知数。但可以预知的是,这一大战无论如何收场都会对资本市场乃至经济本身产生影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资本非常重要,但如何善用资本是每个创业者甚至监管者都要思考的问题。
经济,金融,资本,杠杆,股权稀释,这些看似高大上的词汇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便是最好的收获。总而言之,在拜读完这部高深的著作后,我觉得我看问题的视野拓宽了,分析问题的角度更加全面,我想,这便是我阅读此书最大的收获吧。
资本论读书笔记 篇3
选读部分:第二卷 第十章至第十五章
资本论第二卷总标题是资本的流通过程,这一卷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的流通过程,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流通中的表现及其运动规律,它是第一卷的继续和补充,又是第三卷的基础,构成一、三两卷的桥梁和纽带。在这一卷中,我重点阅读了第十章到第十六章的部分,其中,第十章和第十一章主要是评述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理论,第十二章到第十四章研究周转时间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第十五章则研究资本周转速度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下面就按照章节顺序具体介绍每一种的主要内容以及相关的精彩语句。
在第十章中,介绍的是重农学派的魁奈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理论,魁奈把生产资本分为“原预付”和“年预付”资本,以价值转移方式作为划分标准,他正确地把这种区别说成是生产资本即并入直接生产过程的资本内部的区别。然而,这种理论还是有其局限性,这种局限性表现在只承认农业劳动是生产劳动,农业生产资本才有此划分。
在第十一章中,介绍的是李嘉图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理论,李嘉图提到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只是为了说明价值规律的例外,即工资率影响价格的各种情况,此外,李嘉图还把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区分与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区分相混淆。
在第十二章中,研究的是生产时间中劳动期间的影响。首先,马克思将劳动期间定义为由许多依次进行、互相连接的工作日构成的工作日。其中,马克思指出生产行为持续时间的差别,不仅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发生,而且在同一个生产部门内也会发生,因为所要提供的产品的规模有大有小。劳动期间的长短由产品的性质、规模和生产技术条件决定。他重点说明了劳动期间对资本周转和资本预付量的影响:(1)劳动期间的差别必然影响资本周转速度;(2)劳动期间的差别在生产过程中断和受到扰乱的情况下会造成不同后果;(3)劳动期间的长短直接影响流动资本的预付量。最后,马克思提出了要加速资本周转必须缩短劳动时间,而劳动期间的缩短通常和在这一较短时间内预付的资本的增加联系在一起,这样,预付资本的量就随着预付时间的缩短而增加。也就是说,缩短劳动期间需要增加预付资本。同时马克思还说举办劳动期间相当长而规模又很大的事业,只有在资本积聚已经十分显著,另一方面信用制度的发展又为资本家提供方便的手段,使他可以不完全用自己的资本而用别人的资本来预付、来冒险的时候,才完全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事情,显然马克思认为只有资本主义社会的信用制度发展的一定程度的时候,劳动期间的缩短才有可能。
在第十三章中,研究的是生产时间对资本周转速度和资本预付量的影响。马克思认为劳动时间始终是生产时间,即资本束缚在生产领域的时间。但是反过来,资本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时间,并不因此也必然是劳动时间。也就是说,劳动期间小于等于生产时间。首先,生产时间受的自然力作用的影响,这是与产品的性质和产品制造本身的性质密切相关的,然而,如果超过劳动时间的生产时间,不是像谷物的成熟,像树的成长等等那样,由永恒的自然规律决定,那么,资本周转期间就往往可以通过生产时间的人为的缩短而或多或少的缩短,最显而易见的就是科技进步可以缩短生产时间。其次,生产时间受到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的影响,马克思指出必须有一定的或大或小量的可能的生产资本,也就是要用在生产上的生产资料,以或大或小的规模处于储备状态,以便逐渐投入生产过程,同时还指出,对一定的企业或有一定规模的资本主义生产来说,这种生产储备的大小,取决于它在更新时困难的大小,取决于供应市场的相对距离,取决于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等等。最后,马克思概括性的指出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差别可以有种种极不相同的情形,所有这些不同都取决于流通领域内的情况。
在第十四章中,研究的是流通时间对资本周转速度和资本预付量的影响。我们知道,资本的周转时间等于它的生产时间和它的流通时间之和,而流通时间又分为两个阶段:出售时间和购买时间。出售时间是流通时间的第一个阶段,马克思把出售时间的产生归因于商品的销售市场与生产地点的距离的存在,而影响出售时间的因素有距离、运输条件、契约范围。马克思用辩证的思想看到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会缩短一定量商品的流通时间,那么反过来说,这种进步以及由于交通运输工具发展而提供的可能性,又引起了开拓越来越远的市场。同时,供货契约的规模也会引起周转时间的差别,具体来说,供货契约的规模会随资本主义生产的规模和水平一同扩大,而且,这种差别与支付期限和信用关系无关。在这里,马克思特别提出了流通时间的差别,有的是个别的出现在同一生产部门的不同的单个资本之间,有的也出现在不立即支付现款而有不同支付习惯的不同生产部门之间。从以上可以看出信用制度度流通时间的缩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购买时间是流通时间的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也是货币转化为生产资本要素的阶段,购买时间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距离远近和运输条件,市场距离所造成的资本束缚在商品资本形式上的时间的延长,直接造成货币回流的延迟,因而也延迟了资本由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的转化。
在第十五章中,研究的是周转时间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在序言部分,马克思就阐明了他的两个观点:(1)由于流通时间的存在,要使生产在流通期间也不中断,要么缩小生产规模,要么追加资本;(2)耍使生产正常进行,产业资本必须将一部分作为生产资本,一部分作为流通资本,这就要增加预付资本的量。在接下来的部分,马克思分别就劳动期间等于、大于及小于流通期间作考察,然后得出结论。最后再加上价格变动的因素进行考察。第一种情况,劳动期间等于流通期间实际上只是偶然的例外,但是必须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在这种情况下,预付资本和追加资本都只为自己的周转期间而预付;第二种情况,劳动期间大于流通期间,在这种情况下,预付资本和追加资本的劳动期间和周转期间互相交叉,而不是互相交替,同时还会发生资本游离;第三种情况,劳动期间小于流通期间,在这种情况下,三个资本相互独立。通过以上三种情况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为了使资本的一部分能够在其他部分处在流通期间的时候不断处在劳动期间,必须把资本分为不同的部分;(2)当劳动期间不等于流通期间,且流通期间不是劳动期间的简单倍数的时候,就会产生游离资本;(3)对于社会总资本来说,游离资本必然是通例,而在生产过程中依次执行职能的资本部分的单纯交替的现象必然是例外;(4)由单纯的周转运动这一机构游离出来的货币资本,只要信用制度发展起来,必然会起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必然是信用制度的基础之
一。最后,马克思将价格变动的因素考虑进去进行考察,指出生产要素价格和产品价格的变动,都会对资本预付量发生影响。
《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的心血,自从它问世后,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成为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的必读书目,而且得到资产阶级学者的承认。《资本论》科学地分析客观事物的矛盾,对于我们今天从事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说,无疑是大有益处的。马克思思想的影响力远远不止于人数日益减少的自封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许多假设、分析的特点和思维习惯在西方思想界甚至更大的领域都广为流传。二十一 世纪的我们,更要秉承《资本论》的精髓,将之投入到我们日常工作生活当中。
资本论读书笔记 篇4
本学期快要结束了,就读书一事该总结一下。在这个学期,主要是看马列著作,认真地看了《资本论》。我觉得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基础理论就是剩余价值论。这是一个属于马克思的原创理论后果。
这一次读《资本论》也将相关人物也作了了解式的阅读,现就“关于剩余价值”特作的两点看法:
第一,剩余价值或者剩余劳动,并不是资本主义时代独占的,而是自文明初期就有的。正是从一个劳动者的劳动不但可以养活他本人,并且也可以养活另外不劳动者的时分起,换句话说,就是有了剩余产品之后,人类才进进了阶级社会,使得一部分人可以从劳动者中分散出来,不劳动也可以生存。
很多人把剩余价值读成了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非凡一些无知的青年,为了反驳马克思,他们就力图走证实资本主义剥削中没有或很少有回资同族无偿占有的剩余劳动,或剩余价值。他们不晓得,资本主义时代之所以正在如此段的历史时期内,积累起如此巨大的社会财产,正是由于它的对剩余价值的剥削比历史上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要严重,生产的剩余价值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多。
第二,剩余价值率的计算方式,是剩余价值(即利润)除以工人人为(可变资本),不考虑资同族(指:股东及上层建筑)购买机器、原料等等的用度(这一笔用度喊做稳定资本),由于稳定资本并不耗费资天职文,正在经过工人的劳动之后,它的价值整个转移到了工人的产品之中。工人的产品价值由三部分组成:工人的工姿即可变资本,机器、原料等用度即稳定资本,工人为资同族创造的特别价值即剩余价值。
对付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区别,有很多人分不明确。举个例子,比如说某个资同族用10000元购买机器、原料、土地等等,用5000元购买工人。(为方便起见,机器生产过程中所需求的电力等特别用度忽略不计。)这样,他的预支资本就是15000元,其中10000元是稳定资本,5000元是可变资本。再假定他生产的产品卖了5000元,即获得了5000元的清利润。如今,他的利润率是5000/15000=33.3%,而剩余价值率是5000/5000=100%。
真正要紧的数据不是利润率,而是剩余价值率。只有可变资本才花了资同族的钱,由于5000元人为从资同族手里转移到工人手里了。而稳定资本由始至终都是控制在资同族手里的,只不过它的外形改变了罢了,最初体现为10000元人民币,然后体现为价值10000元的机器、原料、土地,最后体现为价值15000元的产品的一部分。
资本论读书笔记 篇5
第一次看见这本书,是在父亲的书橱里,很厚的精装本。
那时,父亲是解放军政治学院政经教研室的副主任,挂着将衔的教授。专门给那些到这所高等院校来进修的团级以上政治主官,也就是政委们,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小时候我很好读书,曾经翻遍了父亲,还有母亲的书橱。为此曾经遭到父母亲的严斥,而且把书橱上了锁。因为他们的书橱里,不仅有诸如《资本论》,《马克思全集》、《恩格斯全集》等等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还有像《红楼梦》、《西游记》与《战争与和平》一类的世界文学名著。他们不希望我过早去接触这些错综复杂的东西。可不管他们将钥匙藏在哪里?我总有自己的办法找到。于是,他们的书橱,还是被我彻底翻阅过不止一遍。后来,我才知道,我们兄弟姐妹六人,只有我才会如此的大胆与离经叛道。其他,包括三个大我很多的`姐姐,在书橱被锁后,再也不敢去偷看里面任何一本书籍。我是翻阅这些书橱最全面的人。
当然,一个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不可能对《资本论》这类书籍感兴趣。吸引我的是里面像《红楼梦》《西游记》《战争与和平》等大批的文学作品。
第一次知道《资本论》是写的什么?大约在初中二年级。我走进书房时,看见父亲在读这本很厚的书,便随口询问了一句。父亲用最简单的方式告诉我,那时一本关于政治经济学的教科书,也是一本马列主义教科书。作者就是卡尔。马克思,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我曾经不经意的朝着那本放在父亲案头的厚书撇过一眼,仅此而已。
第一次接触到这部书的实质内容,是–开始以后,我已经去了宁夏的建设兵团。在连队发生关于真理的大辩论时,常常在那些高中生的嘴里,还有他们那些大字报上,听到和看到关于资本论中,可能是被断章取义,或者完全肢解后的只言片语。
第一次自己翻开这部经典著作,是我走进大学校园以后。我是读中文系,像这类教科书并不是我的必修科目。只是因为读中文,也要读些诸如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副科,曾经做过最简单的翻阅,几乎连一页字的读书笔记也没有做过。
资本论读书笔记 篇6
《资本论》是马克思穷尽毕生精力创作的宏篇巨著,它揭示了资本运动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特有规律。《资本论》很难懂,马克思的高度哲学化的语言和耗繁的历史资料数据为读者理解马克思的基本经济思想增添了不少的障碍和麻烦。读大学时,因为对政治经济学中的很多问题在课本和老师那里找不到答案,反而被老师批评为“钻牛角尖”,我曾经阅读过《资本论》。但只是读到150多页,就因为理解上的困难没有办法再继续往深处阅读。后来,在读研究生期间,因为学的政治经济学专业,希望从中能够为学位论文寻找到新的思路和观点,在暑假期间,我再次阅读了《资本论》。看看想想,用了接近两个月的时间,我终于读完了马克思的宏篇巨著《资本论》三卷。在阅读的过程中,为了理解马克思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和基本思路,又不得不去翻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的相关哲学文章,最后顺带看完了恩格斯的《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在那次暑假过后的半年多时间里,《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序言》、《哥达纲领批判》等文章被我一再翻阅,从中去寻找马克思研究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看法。这是一个相当劳累的过程,花费了我不知多少个不眠之夜,但劳累所带来的是不再困惑,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深刻理解和对理论创新的全新认识。
这次的阅读让我认识到,《资本论》这部著作所揭示的经济理论可以说是一般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无产阶级斗争理论武器的融合。按照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吴易风的表达,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这是一种最为准确和完美的表达,它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实质,也暗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说明吴易风教授真正读懂和理解了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明白这一点,也就理解了〈资本论〉第三卷与第一卷之间存在的所谓冲突和矛盾。为此,我曾经写过一篇论文《马克思主义的二重性》,参加了省党校组织的理论研讨会,但没有期刊敢于发表,在出版论文集时也从中被去除了。如果真正认识到《资本论》的这一特点,那么我们也就知道了如何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来分析和理解现实经济问题,制定经济改革的原则和政策,也就理解了为什么改革开放能够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
这次阅读也让我重新认识了劳动、价值、价格的关系,认识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关系。价值概念本身就是评价与估量,是具有主观特色的名词。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却排除了价值的主观性,从而排除了其经济学理论的主观性成分。其实,马克思《资本论》的劳动价值论来源于古典政治经济学,是对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经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但其主要继承和发展的是其客观部分,而亚当·斯密、李嘉图的经济思想中都包含客观成分(劳动)与主观成分(交易过程中的效用评价),这就为日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埋下了伏笔,也为西方微观经济学效用论、供求均衡论的发展留下了空间。同时,马克思《资本论》对创造价值的劳动范围的界定为其理论的革命性创造了必备的条件,也为否定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性埋下了隐患。当我认识到这些问题的时候,特别是看完《资本论》第三卷,我发现其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间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矛盾与冲突。为此,我通过对劳动分工形式的分析,按照马克思的社会生产力思想,写出《重新认识价值的创造与分配》,直接通过对个体劳动的分解推导出凯恩斯国民收入的收入法公式。同时,根据价值概念本身的含义与马克思对价值形成的分析,写出《价值与劳动的一致性与非一致性》发表于《社会科学报》。这时,我认识到,其实西方微观经济学的效用论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相互补充的关系,是一个概念的两个方面,而西方宏观经济学完全可以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社会生产力理论通过劳动分工和价值分解实现宏观经济理论与微观经济理论的无缝对接。从此角度讲,凯恩斯主义不过是马克思主义在西方世界的资本主义翻版,他们都是李嘉图的徒弟。当我答辩时,我自我评价初步解决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理论的融合对接问题时,受到个别答委的强烈批评和反对,自己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骨子里有多么狂妄。
这次阅读让我懂得了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真实关系,按生产要素分配不过是按劳分配的具体表现形式。当我在〈社会科学报〉看到湖南大学刘解龙教授与我的论文在同一版面提出此观点时,我不知有多么后悔自己行动的迟缓,同时也为找到具有相同认识的知音而感到特别的荣幸。同时,这种认识也让我认识到把按要素分配视为按劳分配的对立面是多么的粗浅。
我阅读《资本论》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时,正当深化劳动价值论认识讨论的炎热之时。因为我不仅全面看完了《资本论》,而且也广泛阅读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所以我知道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来自它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所以经济学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就是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换句话说就是,价值创造决定价值分配,价值分配对价值创造具有反作用。为此,我专门写出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价值、劳动与价格〉,在省社科联组织的全省社科界劳动价值论研究会上讲了半个小时。但当时,中国人民大学的卫兴华、福建师范大学的陈征、厦门大学的胡培兆等人却在劳动价值论研究中如日中天,他们共同的观点是: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无关。而中央党校的王珏教授却在研究劳动力的所有权问题。我相信他们应该认真研究过马克思的〈资本论〉,但是他们却没有认真研究过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否则也不会出现这种把马克思都能够气晕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理论。幸运的是,党的十六大并没有采用他们这种分割式的经济研究理论,否则将让世界从事理论研究的学者笑掉大牙。
这次阅读让我看到了所谓极左与极右的实质。越是仔细阅读研究过马克思恩格斯原著的人,越不容易出现极左或极右思维。在现实生活中,那些经常表现为极左倾向的人,很多根本就没有研究过经典原著,对马克思的毕生经历和遭遇、对马克思不同阶段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马克思所要表达的某种思想的意图根本就不了解和理解,而只是把马克思的思想理论做为自己政治进步的工具;那些表现为极右的人,很多是政治经济学或〈资本论〉研究大师的学生,他们从自己的导师那里了解了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存在的没有在理论宣传上出现的东西,却没有认真去思考和研究这些问题出现的历史根源和特殊背景,从而放弃了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认可而改信西方经济学,特别是看似完美的西方微观经济学。当然,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特性也往往把知识分子引向他应有的反面,从而放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任、研究和信仰。特别是当权力而不是知识在社会治理中呈现前所未有的强势时,情况更是如此。
搞理论是枯燥的,搞研究是累人的。特别是阅读和理解〈资本论〉这样的经典巨著,可以讲确实非常困难。当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性研究成果的公开发表更加困难,因为无论是研究者还是杂志报刊都可能因这种理论研究成果的政治敏感性而承担不必要的政治风险。所以我现在感觉,与其花费过多的时间去研究这些具有相当政治敏感性的基础理论问题,倒不如多去思考应用性的现实问题来的简单。但是,如果真正读懂了,你就会发现还是收获颇丰:原来哲学、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如此的密切相关,现实社会中所发生的事情和存在的问题其实也没有多少神秘。不过,对于年轻人来说,特别是对于不到30岁的年轻人来讲,最好不要去研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原著,不仅是因为理解上的困难,更是因为其著作中思想众多又交错纵横,年轻人难于准确把握却很容易误入歧途。
资本论读书笔记 篇7
发端于的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对于金融体系及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时至今日多数国家仍还在危机的泥潭中苦苦挣扎。金融监管的失败可以说是诱发这场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金融监管的失败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在监管理念上重微观审慎而轻宏观审慎,推行轻触式监管而非侵入式监管。危机前各国在监管实践中遵循的基本是机构监管,即只关注单家金融机构的风险,而缺乏一个更加宏观的视角,这就会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单家机构的稳健并不必然带来整个体系的稳健,这在次贷危机中的风险传染效应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同时在金融创新浪潮的推动下,为了保持金融机构的竞争力甚至保证本国金融中心对海外机构的吸引力,各国纷纷推行轻触式监管,这就导致了监管竞次及监管套利。其次,监管体系的不合理设置导致监管真空、监管重叠。以美国为例,在此次危机中涉入程度最深的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基本上处于监管真空的状态,美联储对其没有监管权,而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监管基本上也是摆设,在商业银行方面,则存在着美联储、货币监理署、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州政府等众多监管机构,造成了监管的碎片化及监管重叠。再次,重指标上的合规监管而对金融机构的商业模式、战略、行为及文化关注不够。危机前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的一大弊病就是风险的过度承担,这又与管理层的短视及不健全的薪酬考核机制有关。严重期限错配下的高杠杆经营在商业模式上不具有可持续性,金融机构内部弥漫着“一切向金钱看齐”的短视化倾向,这导致了风险的不断积累,直至不可持续。最后,重规制(regulation)而轻监管(supervision)。有效监管的实现不仅需要指定完备的规则,更需要监管机构在实践中去执行这些规则。否则,就像在体育竞技比赛中,虽然有完整的规则,但却没有裁判执法,这必然带来规则的失效。
“亡羊补牢,尤时未晚”,危机后国际组织、众多主权国家均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规制方面(regulation),国际上出台了《巴塞尔协议三》,对资本充足率、杠杆率及流动性作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美国颁布了《多德弗兰克法案》;在机构方面,美国在宏观审慎监管方面赋予了美联储更大的职权,并且整合了原本分散的消费者保护职能,英国将FSA拆分成了PRA、FCA,并且将宏观审慎监管权利回收英格兰银行,形成了宏观审慎、微观审慎、行为监管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但是纵观各国的改革措施,基本上集中于对监管规则和监管机构设置两个方面,并未过多涉及监管的执行问题。
反观中国,虽然并未过多卷入这场危机,但近些年来伴随着经济增速的下行及经济结构的调整,金融风险不断积累并暴露,当前“一行三会”式的分业监管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防控风险的要求。不管是的钱荒还是的股灾,均暴露了我国现行监管体系的不足。金融行业混业化经营趋势愈加明显,交叉性金融产品充斥市场,风险传染路径日益复杂,这就要求监管机构构建起强有力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重视对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分析,而目前的监管体系基本上还是建立在机构监管基础之上的,部门间缺乏信息的共享及政策上的协调,这必然导致监管真空及监管套利的出现,并从宏观上加剧整个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关于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争论从未停息,但主政者能否鼓起勇气对现行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仍是未知数。
期待相关人士能从本书中汲取智慧,加快改革当前的监管体系,重塑我们的监管理念,更好地应对21世纪的挑战!
相信《资本论读书笔记》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师课件网”是您了解教育笔记,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oushijiaoyan.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资本论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