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进
笃行致远
——晋江市家庭教育何秀凤名师工作室简介
写在前言
2023年4月,在晋江市妇女联合会、晋江市教育局和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晋江市家庭教育何秀凤名师工作室的15名成员集结组队。5月16日,市政府副市长吴尊意、市关工委主任陈晋永、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许清心,市教育局二级主任科员黄昌发为晋江市为民办实事项目——晋江市家庭教育领衔名师工作室授牌!至此,晋江市家庭教育何秀凤名师工作室正式成立啦!
名师工作室工作思路
一个口号:
做更好的家长!
两个抓手:
家教大讲堂,系统开班,形成家教课程体系。个性化活动,按需定制,着力改善家庭关系。
三个目标:
成立家长学校,开发家教课程,培育家教名师。
主题贯穿:
父母成长,孩子成长,家庭幸福。
着力把工作室建成专业引领、学习互助、研讨交流、资源共享的合作发展平台;努力打造师德高尚、理念先进,具有影响力的家庭教育名师,引领家长科学育儿,保障孩子身心高质量健康成长。
名师工作室成员简介
领衔名师
何秀凤
高级教师,现任晋江市第二实验幼儿园园长,书记。
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福建省先进工作者,
泉州市优秀教师,
晋江市三八红旗手,
泉州市名园长,泉州市学科带头人,泉州市幼儿园教学名师培养对象,
晋江市家庭教育何秀凤名师工作室领衔人。
核心成员
王万致
英林镇教委办书记、副主任,泉州市教学名师,泉州市学科教学带头人,泉州市政府特约督学,泉州师范学院兼职副教授,泉州市高层次人才,中小学高级教师,国家教育部“领航工程”马晓霞名师工作团队成员,泉州市小学语文陈淑端名师工作室成员,晋江市妇联家教讲师团骨干成员,晋江市家庭教育何秀凤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撰写的家庭教育案例《从打游戏到成立思维开发社》发表于《泉州教育》(2022年第1期)
王亚珍
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
中小学高级教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泉州市第二批教学名师,
晋江市业务能手;
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晋江市家庭教育何秀凤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
施培清
一级教师,现任晋江市第四实验幼儿园副园长,
泉州市教学名师培养对象,
泉州市骨干教师,
泉州市教坛新秀,
晋江市优秀教师,
晋江市先进德育工作者,
晋江市首届名班主任,
晋江市优秀班主任,
晋江市家庭教育何秀凤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
其他成员
尤鸿婷
一级教师,现任晋江市实验幼儿园教研组组长,曾获晋江市“优秀班主任”、青阳街道“优秀教师”等称号,国家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疏导技能职业师,晋江市家庭教育何秀凤名师工作室成员。
庄少玲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国家沙盘游戏咨询师,
精神分析师,
全职心理咨询师,
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特聘心理观护师(2023年–2026年),
晋江市家庭教育辅导师,
晋江市家庭教育何秀凤名师工作室成员。
许丽容
晋江市第五实验小学副校长,
福建省名校长后备培养对象,
晋江市骨干校长,
泉州市凯辉教育先进个人,
晋江市先进教育工作者,
晋江市先进德育工作者,
晋江市星星火炬奖章获得者,
晋江市家庭教育何秀凤名师工作室成员。
杨佳红
任职晋江市实验幼儿园 ,
中小学高级教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沙盘游戏咨询师,
晋江市家庭教育辅导师,
晋江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
泉州市骨干教师,
晋江市优秀班主任,
晋江市教学能手,
晋江市家庭教育何秀凤名师工作室成员。
张珊珊
灵源街道林口中心幼儿园园长,
泉州市骨干教师,
泉州市教坛新秀,
晋江市家庭教育何秀凤名师工作室成员。
郑净楣
晋江市池店镇万国城幼儿园园长 ,一级教师,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学前教研室兼职教研员,福建省普教室青年名师孵化工作室成员;
泉州市教学名师培养对象,
泉州市骨干教师,
晋江市优秀班主任,
晋江市家庭教育何秀凤名师工作室成员。
施雅清
晋江市第二实验幼儿园后勤主任,
一级教师,
泉州市骨干教师,
泉州市教坛新秀,
泉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晋江市名班主任,
晋江市教学能手,
晋江市首届教师技能大赛特等奖及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晋江市家庭教育何秀凤名师工作室成员。
姜慧兰
晋江市第五实验幼儿园筹办组成员,亲子咨询师;多篇论文在《中国教育报》《福建教育》《东方娃娃》等刊物上发表,晋江市家庭教育何秀凤名师工作室成员。
郭晓莉
一级教师,
晋江市第五实验小学心理教师,
晋江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
晋江市家庭教育何秀凤名师工作室成员。
曾雅清
一级教师,现任梅岭街道天玺中心幼儿园筹办组负责人,泉州市骨干教师,泉州市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多篇教育类文章发表于各级各类期刊。晋江市家庭教育何秀凤名师工作室成员。
潘万得
现任晋江市第二实验幼儿园德育办主任,先后荣获晋江市“教坛新秀”、“晋江市先进德育工作者”、“青阳街道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泉州市教师技能竞赛一等奖。晋江市家庭教育何秀凤名师工作室成员。
工作室将坚定不移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家庭教育领衔名师工作室在家教领域的示范、引领、指导和辐射作用,采取多种方式,整合优质资源,开展家庭教育知识普及和辅导,传播科学先进的育儿理念和方法,协助完成区域家庭教育工作任务,提升家校共育水平,合力推进全市家庭教育工作。
初审:吴舒亚
复审:黄蓓芬
终审:何秀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