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雅云工作室”山坡微项目组第九次研讨活动
根据山坡微项目研究计划,围绕市教研工作计划及研究重点——做有准备的环境,聚焦户外山坡材料的分类摆放,为幼儿户外游戏提高研究实效,2023年5月25日下午,在领衔人夏堡幼儿园园长张久妹的带领下,“雅云工作室”山坡微项目组成员齐聚如皋市下原镇下原幼儿园,开展山坡微项目组第九次研讨活动。
现场观摩思环境
项目组成员走进下原幼儿园山坡游戏区——“欢乐岛”,观摩了山坡游戏现场,感受幼儿自由欢乐的游戏氛围。孩子们或用梯子和垫子组合玩体能游戏,或利用阳光在白布上玩影子游戏,或用滑草板玩滑行游戏,在地形丰富的山坡上呈现出真实、自然的游戏状态。
山坡游戏
聚焦收纳谈收获
下原幼儿园的四位老师分别从园级、班级层面对幼儿游戏材料整理收纳的收获进行了梳理分享。
丁玲玲老师分享《儿童立场下的山坡游戏材料分类》。紧随幼儿兴趣,不断调整反思,从孩子中来、到孩子中去,让游戏材料的收纳为儿童游戏赋能,让材料真正成为幼儿游戏的伙伴。
张宇航老师分享小班案例《一步一步来收纳》。教师基于观察,捕捉小班幼儿的户外收纳问题,与幼儿对话讨论,共同探寻收纳的方法,立足实际,将幼儿的行为习惯从小班开始,在游戏中逐步培养。
施洁老师分享的《影子主题的材料收纳》,以影子主题为例,探讨户外主题材料的特点,在不断调整中寻求收纳的方法,创设独立的主题游戏材料区域,支持幼儿的再创造。
季晓飞老师分享大班案例《大班幼儿游戏材料收纳的问题解决》,以梯子为例,从“收”和“纳”两方面来谈游戏材料的收纳问题。幼儿在收纳中学着“理解与批判”,尝试“联系与建构”,懂得“迁移与应用”,最终习得规划、收纳、维持等收纳技能。
行而有思畅研讨
+
研讨一:在下原幼儿园的山坡游戏中,你看到了什么?
共识:
1.丰富:游戏活动内容丰富,如滑索投球,如竹梯爬高取物,如主题影子探索表演等。
2.有准备:根据幼儿的探究创设有准备的环境,并结合山坡周边设施资源,如木质滑梯、教学楼、枇杷树等,将资源利用最大化。
3.灵活多用:晨间锻炼也充分利用山坡的地形特貌特征,材料一物多玩。
+
研讨二:聚焦收纳,谈做法。
共识:
1. 收纳习惯的养成需从小班培养,可就标记规则和幼儿进行探讨,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2.可结合户外游戏的特点,采用“留白”的方法,用于各班级、各主题个性化材料的投放。
3.同种类型不同规格的材料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收纳方案,如长竹梯可悬挂教学楼墙面下方,短梯、人字梯分类好以站立的方式摆放在收纳柜里,四角梯由于体积大,可单独放置。
4.可依据幼儿游戏的综合性特征,将积木、梯子、 箱子、滚筒、木板、垫子、小车、管子等材料分类陈列在游戏场,同类材料又根据不同规格依次陈列。
5.各园要结合本园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收纳,让收纳真正为幼儿游戏赋能。
聚焦收纳谈收获
项目领衔人张久妹园长对接下来的工作进行了部署:
1.传达并解读
深入解读工作室领衔人姚亚云老师的工作要求:(1)有准备环境视频的拍摄与留存;(2)材料的再审视;(3)案例重在实践,在观察中关注材料投放的合理性及后续支持。
2.探讨山坡案例格式与内容
基于6所幼儿园本园材料和幼儿游戏特点,从材料出发,重点观察,利用表格格式记录山坡游戏内容,并及时线上研讨分享。
每一次相遇都是一次美好的开始,也是经验和智慧交融的撞击。山坡项目组的成员们在交流中解惑,在反思中成长,相信随着老师们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山坡游戏将会开展的更有价值、更有趣味、更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