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
家访,是联系幼儿园与家庭的纽带;
家访,是幼儿园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缺少的桥梁。
新生家访是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减少孩子对老师陌生感,缓解孩子初期入园焦虑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和方式。
老师们应如何利用这短短的时间
得到自己最需要的信息
一份标准的家访流程又是怎样的呢
小编整理了幼儿园新生家访前期需要做的准备和家访时的一些小技巧,分享给老师们,希望可以给幼儿园的新生家访工作带来帮助。
家访的前期准备
电话预约
家访前,老师最好先与家长约定一个合适的家访时间(一般提前一周致电家长为宜)尽量避开幼儿用餐和午睡时间。
必备物品
教师家访前将所需带的东西准备好,包括入园须知或入园指导手册开学所需的物品清单、接送卡、本和笔适合教师身份的服装、鞋套以及代表幼儿园品牌形象的吉祥物或教师自己制作的小礼物等,最好提前列出个清单,避免有遗漏。
拟定提问大纲
将自己需要掌握的信息,列一份简单的家访提问大纲避免在谈话时出现遗漏。
【示例】
? 孩子平时对什么事情比较感兴趣?
? 孩子有没有什么过敏的食物?有没有疾病史?
? 孩子在家的作息时间是怎样的?
? 孩子的自理能力如何?
?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
? 孩子的动作发展能力如何?
? 孩子的性格是怎么样的呀?
? 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如何?
?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怎样的?
……
新生家访小技巧
与孩子互动
走进孩子家,注意礼仪。进行简单的寒暄之后,第一步要做的不是直接询问你需要的信息
而是去观察孩子、并与孩子进行互动。
小贴士
家访时主动和孩子打招呼,温柔地轻抚孩子。
亲切地微笑,或和孩子进行一些亲密的肢体接触,消除孩子对你的防备。
进入孩子的世界,陪孩子聊聊天,聊聊他们最近喜欢做的事情。 可以利用家中资源,开展简单的游戏活动。 准备一些亲手制作的小礼物送给孩子。
与家长聊天
想要真正了解一个家庭的状况和孩子可能的性格特点离不开与家长聊天的重要性。
我们可不是简单地聊天而是带着“目的”去聊的。
在和父母聊家常的过程中我们要了解的是
亲子依恋关系
依恋关系的建立,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工作不太繁忙的父母,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
孩子会表现出更多亲社会行为。反之,孩子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社会性发展问题。
孩子的主要养育人
由父母养育的孩子一般来说社会适应力会更好。
容易完成入园适应,由祖辈带大的孩子往往会娇惯一些。
而由保姆带大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可能会偏弱且与父母的依恋关系不会太亲密。
家庭的主理人
通过聊天,老师还可以判断出谁在这个家庭当家做主。
在未来家园共育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直接与其沟通以保证有效的家园联系。
小贴士
保持亲切、热情的态度,运用关心、委婉的语气。
方言可能会是一个拉近和家长关系的好方法。
从生活琐事说起,不露声色地获取信息。
不要当面讨论孩子的不足,主要使用正面语言。
家长讲述孩子情况的时候,注意耐心地倾听。
家长也可能趁着聊天送上“好意”,要坚决而礼貌地拒绝。
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教育内容
向家长介绍幼儿园教育内容,不仅仅是为了传达信息。更是能根据家长的反馈来对这个家庭的教育理念有所了解。
小贴士
以家长能理解的方式进行简单的介绍即可。
如和家长教育理念相悖,也不要急于和家长争论,更不要炫耀自己的专业知识。 温馨提示 我们为您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宝贝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物质准备 请您为孩子准备好备用衣裤;请准备一些“姓名贴”写上孩子的姓名,固定在被褥、衣服等物品上,便于老师快速认识宝贝,也方便宝贝认识自己的物品。 心理准备 初入园的孩子出现哭闹、惊慌、沮丧、暴躁等现象是十分正常的,一般持续时间为一周到两周,最长的也有一个月到两个月。入园前家长应该为孩子做好心理建设,让孩子对上幼儿园产生期待,这样能很好地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 表达需求 一个班上的孩子众多,入园前请家长教会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如:“老师,我想上厕所”、“我身体不舒服”、“我还想吃一点”、“老师,我要换条裤子”等,让老师及时了解孩子的需求。 自理能力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可以帮助他快速适应幼儿园生活,例如:改掉用吸管杯或者奶瓶喝水的习惯,训练孩子用水杯喝水;多鼓励孩子独立用勺子吃饭,不挑食、不厌食;教孩子辨认衣服的正反面,让他自己学会脱衣服和鞋子。
午休习惯 午休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能够保证下午活动的效率。如果您家宝贝还没有午休习惯的话,请抓紧时间培养,尽量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来安排孩子的午休,这样会减少孩子对幼儿园的不适应之感。 于孩子来说,幼儿园是他迈出的第一步,离开原始的小家庭,来到幼儿园这个大家庭,每一步都在成长。
近期气温较高,易引起孩子身体不适,建议为孩子在幼儿园里准备衣物,衣着勿繁琐,避免如厕等活动时不便。
请家长们放心,我们会一如既往的把每一个孩子放在心上,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家长满意放心 ,让孩子快乐成长。
家访是为了取得家长的信任
减轻孩子入园的恐惧
也希望能通过以此次家访
构建良好的家园关系和家园互动
最后祝愿每个孩子
都能在新学期顺利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