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幼儿园教科研
近年来,“研究者”、“研究型幼儿园教师”逐渐成为许多幼儿园教师热衷追求的一种职业理想,或者说“成为研究者”、“成为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已成为幼儿教育界的一种时髦口号。为此,“人人都有研究课题”成为时下评价幼儿园及其教师业务素质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做课题研究”成为许多幼儿园对其教师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许多幼儿园还将“科研成绩”当作年终评奖的重要依据,许多幼儿园及其教师在不断地向外炫耀他们正在做“国家级课题:×××研究”、“省级课题:×××研究”……
我觉得,如果这些所谓的研究与当前本园面临的保教问题无关,那么,这种研究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幼儿园教师成为“研究者”,其应有之义是“教师要形成研究的习惯,教师要以其工作及其工作对象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成为其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其研究是为了改善保教工作和提高工作效率”。
幼儿园教师所进行的教研活动必须与其具体的保教工作紧密结合,它必须是基于保教实际工作需要的研究——“在保教中,通过保教活动,为了保教活动”,其主要目的是解决保教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寻求真实的答案或改进性的措施。
幼儿园教研活动就是幼儿园教师将教研活动与其具体的保教工作紧密结合的一种有效方式。它旨在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效率,它着力于解决幼儿园教师保教工作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而提高其工作的胜任感和幸福感——如果真能这样,对幼儿园教师而言,就从别人“叫我成为‘研究者’”变成发自内心地“我要成为‘研究者’”。
当前许多幼儿园教师对“研究工作”十分抵触和厌倦,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所谓的“研究工作”远离了幼儿园工作的实际需要,大家从“研究工作”中没有得到任何真实的“好处”——它对改进工作不仅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幼儿园教师不是专业研究工作者,他们工作的核心就是将幼儿带好。我们坚决反对不顾幼儿园教师的保教工作实际需要去要求他们进行所谓的研究。幼儿园教师的教研活动必须围绕如何“带好幼儿”这一核心,必须为这一核心工作服务,而不应让幼儿园教师过多地“分心”。
本书试图阐明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性质、特点、目的及意义,强调从解决幼儿园保教工作实际面临的问题出发,有效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让幼儿园教师从中得到“好处”——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专业能力,让工作变得更加轻松,增强职业幸福感。
由衷地希望教研活动成为每位幼儿园教师发自内心向往的一种活动!
莫源秋
201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