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莫源秋老师的专业图书 前 言 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首先困扰我的一个问题就是幼儿心理行为问题是什么?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得到明确的界定,这本书是没有办法写下去的。因此,在写作本书之前,我得先将“幼儿心理行为问题”这一概念弄清楚,我也觉得有必要在本书的前言部分先向各位读者介绍清楚这一概念,以便各位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本书的内容观点。 我认为,幼儿心理行为问题是指幼儿经常表现出来的,既影响他人又影响自身发展的偏离社会正常要求或个人正常发展的行为和情绪异常问题。幼儿心理行为问题具有反复发生性,如果幼儿的某一问题行为仅仅是偶尔发生的就不能算是心理行为问题,如,某幼儿有一天打了自己的同伴,我们不能由此断定他具有攻击性心理行为问题,只有他经常攻击自己的同伴,我们才能说他具有攻击性心理行为问题。 幼儿的心理行为问题是一种偏常行为,即“同年龄绝大部分孩子都有而他没有或绝大部分孩子没有他有”的心理行为,或者这些行为持续时间太长,或表现程度太严重,这都可能是不正常的。如,60%以上的小孩1周岁时还会尿裤子或尿床,2-3岁的孩子夜间尿床也很常见。所以,假如处于这个年龄的孩子还尿床,是属于正常的。但到了6岁时只剩下不到10%的孩子尿床,因而到了6岁时仍然经常尿床可能就是不正常了。又如,绝大多数幼儿刚刚去幼儿园时都有点不太适应,甚至有点恐惧,但他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下能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环境,这是正常的表现;但有极少数幼儿则是半年多了还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和生活,一谈到幼儿园或者让他上幼儿园时,他就神情紧张,出汗、呕吐、腹痛腹泻,等等,这种所谓的“恐园症”的表现走出了一般幼儿的表现程度,就属于不正常的了。 必须将幼儿心理行为问题放到相应的背景中去才能更清楚地认识它是否正常。在一些情况下,幼儿的行为表面看似乎是不正常的,但仔细研究发现,却是对不正常的环境的正常反应。如教师过于严厉,甚至有虐待幼儿的倾向,进而导致幼儿不愿意上幼儿园,一提到上幼儿园就大哭大闹。幼儿出现“恐园症”,问题不在于幼儿自身,而在于他们班的不良教师。 因此,我主张不要轻率地给幼儿戴上“正常”或“不正常”的帽子。 幼儿心理行为问题分为外化的问题行为(即可观察得到的反映心理问题的行为,如,任性、吸吮手指、黏人、恋物、自慰、口吃、攻击性行为、偷窃等)和内化的问题(即幼儿经历的一些不愉快或消极的情绪,包括抑郁、恐惧、退缩、多疑等)。 幼儿的心理行为问题普遍具有适应性意义,而非一些学者所说的“幼儿心理行为问题妨碍幼儿身心健康”,幼儿心理行为问题是幼儿心理深层问题的外部反映,它不仅提醒我们:幼儿的心理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它对缓解幼儿内心深层问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矫正幼儿心理行为问题应该“标本兼治”,不能简单地采取一些行为矫正技术只“治标”——将反映幼儿内心问题的外显行为简单地快速地消除,不“治本”——不解决外显问题行为背后的深层心理问题。因为只有幼儿内心深层的心理问题解决了,消除其外显问题行为才是有意义的,才是可持续的。如果只“治标”不“治本”,那么,幼儿的心理行为问题是不可能得到从根本上矫治的。 本书取名为《幼儿常见心理行为问题:诊断与教育》是有我自己想法的。采用“诊断与教育”而不采取“诊断与矫治”原因在于“矫治”有矫正治疗、治愈、消除的意思在里面,而“教育”则是结合幼儿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教育,并不定要“消除”这一心理行为问题,比如对于幼儿的自慰行为我们确定的教育目标是“让幼儿回避在不适宜的场所进行自慰的行为”而不是“消除幼儿的自慰行为”;再如,对于幼儿的吸吮手指行为,我们定的目标是“让幼儿在幼儿园里减少吸吮手指的行为”,而不是“完全消除幼儿的吸吮行为”。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幼儿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关注幼儿的心灵,而不在于向幼儿传授知识技能,在于使幼儿经常处于快乐的情绪之中,在于培育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发挥他们成长的潜力,仅仅能传授知识技能已不能算是合格的幼儿教师,只有在保护和培育幼儿心灵方面做得出色者,才能称得上是优秀教师。本书旨在向幼儿教育工作者介绍呵护和培育幼儿良好心灵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而有效地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 本书分为两篇:一是,基本原理方法篇——向大家介绍矫治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二是,实践与案例分析——向大家介绍矫治幼儿常见的一些心理行为问题的具体操作措施与方法。本书力图在简明扼要地讲清楚相关原理的基础上,重点向大家讲清楚面对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真实情境时,我们应该如何操作才能更加有效矫治幼儿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而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借鉴和参阅了国内外同行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对他们表示由衷的谢意!同时,由于种种原因,书中引用的少部分资料,未能标明相关作者及材料的出处,在此对相关的作者特表歉意! 由于时间仓促,加上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一定存在着错误、缺漏和不当之处,敬请阅读和使用本书的老师和朋友批评指正。 莫源秋 2014年10月 目 录 第一篇 基本原理方法篇 第一章 增强行为的常用技术方法 一、正强化 二、负强化 三、间歇强化 第二章 减弱行为的常用技术方法 一、消退法 二、惩罚法 第三章 其它矫正行为的技术方法 一、榜样法 二、代币制 第二篇 实践与案例分析 第四章 情绪方面的心理行为问题与教育 一、口吃症 二、恐惧症 三、吸吮手指、恋物、黏人 四、任性 五、妒嫉 六、自慰 七、捣乱行为 八、爱哭泣 第五章 社会性方面的心理行为问题与教育 一、攻击性行为 三、“偷窃” 三、社会退缩 四、说谎 五、说脏话 六、不爱分享 第六章 不良生活、学习习惯与教育 一、尿床、尿裤子 二、厌食 三、挑食、偏食 四、注意力不集中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