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亲历探究过程 内化教育理念
朝阳区幼儿园骨干教师科学培训系列活动之一:观察绿植
◆ ◆ ◆ ◆
9月21日下午,由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主办、北京爱弥儿科学教育承办的”基于科学领域关键经验,提升教师科学教育能力”培训班迎来第一次培训,朝阳区150名幼儿园骨干教师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以”体验探究式科学教育组织过程”为主题,采取参与式培训的形式,150名教师分为三组,分别选择绿植、干果、大树为探究对象,亲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享经验”的自主探究过程,体验探究式科学教育开放的教育理念和过程、方法。本次培训旨在帮助老师们内化探究式科学教育理念、感受探究式活动组织过程,为后续的现场教学观摩研讨奠定经验基础。
探究之一:针对绿植的探究
——红掌、铜钱草、雏菊、千佛手
北京爱弥儿科学教育教研员杨莉老师带领50多位老师,对于红掌、铜钱草、雏菊、千佛手等四种生长环境和外形特征差异明显的绿色植物,亲历探究过程、体验探究式科学活动的主要环节,掌握探究式科学活动组织的原则和方法。
一起来欣赏”绿植”组探究历程中的精彩瞬间吧!
一、创设情境,引发问题
对于它们,你最想知道的什么?老师们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归结起来,一共提出了7个问题,如:四种植物的花期、适宜的生长环境、如何护理、有何价值等。
二、分析筛选,确定问题
哪些问题是可以探究的?哪些问题是今天可以探究的?经删选,大家决定对绿植之间的不同进行对比观察。各组内部讨论后:
第一、三、五组选择整体对比观察四种植物的不同。
第二、四组集中观察它们的叶子有什么不同。
第六组观察它们的茎有什么不同。
三、针对问题,制定计划
你们准备用什么过程和方法来解决问题?老师们在认真讨论和记录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实施探究,解决问题
老师们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积极交流。
第二组老师们围绕”四种植物的叶子有什么不同?”做探究,同时还借助网络工具进行资料查询。
第三组探究的问题是:四种植物有哪些不同?她们进行了组内分工,2人分株观察,1人触摸感受,另外3人分别观察花、叶、生长环境,1人记录汇总。
第五组的问题是:它们有什么不同?老师们同样组内分工,将探究点分为外形特点、花期、生长方式、培育方式四部分。
五、交流经验,分享智慧
精彩纷呈的记录不仅记录了老师们的探究过程,还彰显了老师们梳理经验的创造与智慧。
第一组、第三组和第五组的老师,在对四种绿植进行对比观察中发现,每种植物的生长环境各不相同,有水、有沙、有土;外形、气味、叶形、花蕊等方面的差别也很大。
第三组与第五组在探究中产生了新的问题:红掌花芯黄色的部分是不是花蕊呢?老师们真切感受到植物的多样性是如此丰富和奇妙,对探究自然充满了兴趣!
第二组和第四组的老师,在探究叶子有什么不同的过程中,通过看、摸、闻等方式,发现植物叶的形状、脉络、大小、气味都各不相同。第四组记录时,还使用了表格式和易懂的记录符号。
第六组在探究茎有什么不同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问题:千佛手有没有茎?让老师们感受到事物细微之处蕴藏的奥秘,感受到发现的乐趣。
本次培训中,老师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亲历探究过程,体验到“自主”与“解放”的重要性:自主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施探究、进行分享,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探究的潜能和智慧;对“解放幼儿的手脚和思维,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支持幼儿大胆、主动探究”,“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老师们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基于科学领域关键经验,
提升教师科学教育能力!
让我们携手同行,
共创科学教育美好未来!
爱弥儿
科学思维培育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