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常见传染病
预防知识
随着天气日渐变冷,秋冬季传染病又进入了新一轮的活跃期。孩子们的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各种病毒的侵害,被感染的几率陡然上升,稍有不注意就容易中招,着实令人头疼。
因此,加强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了解幼儿秋冬季常见传染病,提高预防知识水平,做好预防措施,对保障幼儿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学习幼儿秋冬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LIU XING XING GAN MAO
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主要症状有起病急、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1.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
2.增加幼儿锻炼时间,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注意通风,居家和教室每天开窗通风。
4.注意幼儿个人卫生,勤洗手。
5.让幼儿多饮水、多吃水果,补充维生素C,饮食清淡,避免生冷辛辣的食物,同时保持良好心态,增强自身抵抗力。
SHOU ZU KOU BING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1.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2.注意幼儿营养、休息,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3.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4.患手足口病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SHUI DOU
水痘
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1.按时接种水痘疫苗,有效预防水痘。
2.保持室内清洁,每天最少通风两次,每次半个小时,有效降低屋内致病菌的浓度,保持屋内的清洁。
3.水痘经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以及直接接触传播,幼儿做好防护,勤洗手,不能吃手或者是不洗手吃饭,注意手卫生,必要时戴口罩,防止交叉感染,幼儿的玩具、用品每天消毒,能够清洗的尽量清洗,防止直接接触传播。
4.均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助于增强抵抗力,防止得水痘。如果幼儿园里发生水痘感染,幼儿进行隔离,不能再上幼儿园,隔离检疫最少三周,直到疱疹全部结痂为止。
FEI JIE HE
肺结核
是由于机体在抵抗力低下时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疾病,可以影响全身多个系统,比如引起脑结核、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骨结核、泌尿系的结核等,感染的系统不同症状也不一。
1. 接种卡介苗。
2. 幼儿做好自身防护,如果有结核密切接触史,要进行结核感染排查,进一步明确是否有结核感染。对于长期发热、咳嗽,经过普通抗感染治疗无效的患者,必要时要进行结核感染的相关筛查。此外,到人多的地方时尽量戴好口罩等,综合预防小儿结核病。
LIU XING XING SAI XIAN YAN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自限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特征性表现。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天-12天。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1.接种腮腺炎疫苗。
2.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秋冬季节疾病多发,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孩子健康息息相关,让我们一起携手,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位责任人”,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