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北欧及新西兰等地为首的现代儿童教育体系中,首先的立点就是 “儿童以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的身份成长,并且知道他们能为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也就是说,儿童从一出生就是 “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是积极的,有着蓬勃生命力的。
同时,他们认为:当没有人能对 “不断全球化、智能化、飞速变化着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 作出准确预测时,学习特定的技能并不足以为那些目前还不存在的工作和技术做好准备。
因此,支持儿童发展那些能够让他们自信地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熟练掌握自己的心智倾向、并成为一个自主学习的人就尤为重要。
唯有如此,不管世界怎么变化,这样的孩子都能够主动去适应变化,自动自发的找到个体发展之路。
反过来,另外一种教育假设是什么样的呢
如果某个孩子的清单是不能被打勾的呢?
老师会安慰家长:“这个孩子还没有发展成熟,或者学习还不够努力”,只要 “我们找到那些不足之处多付出努力”,或者 “不用担心,等到了时间他们就自然会了” ……
这样 “找不足,找差距” 的教育视角,我们国内还见得少吗?
最近看了火冒三丈的节目《少年说》,生动描述了这样的教育者 (虽然是以父母角色出现)。
当孩子大声呐喊出自己的心声时:
妈妈的反应真是太“中国”了:我觉得你性格就缺打击,不打击下你就容易飘。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对母女:
因成绩下滑,女生拉丁舞课被停掉,她很爱跳舞,舞蹈练了7年多,过了12级。得不到父母支持,不知道还要不要继续坚持自己的拉丁梦。
听完女儿的哭诉之后,妈妈在底下喊说会考虑。
但孩子很没有安全感,问妈妈说你要是回家反悔怎么办?
果然啊,妈妈表示我不会反悔的,但必须要你学习进全校前一百才可以。
这么高的要求,把女孩都急疯了。
她在台上结巴半天才喊出来,这么高的要求,我做不到!!
妈妈嘴上说着,“你努力就好,我会看到你的努力的。”
但是当女儿说打个折,把目标降到200名时。妈妈又精明地说:不行,至少150!母女俩就直接在台子上砍起了价……
好了,让我们深深吸一口气,看看别人家的幼儿园是什么样的。
挪威非常重视儿童在户外的活动,重视到什么程度呢?
让我们先看一个完全 “学习在窗外” 的幼儿园。
我们今天所参观的幼儿园的孩子们在一天的活动中仅有如厕时间在室内,其余时间均在户外,包括去森林徒步、在种植区挖土、清理小动物的园舍以及午餐。而此行我们另一个小组参观的一所位于海边的幼儿园甚至没有教室!
在户外午睡:0-3 岁阶段的孩子在午睡,图片是孩子们在幼儿园后面的森林里搭帐篷午休
哪里是户外
在中国的幼儿园,“户外”的范畴大多指教室外、幼儿园内的区域。在挪威,以我走访的农场幼儿园为例,该幼儿园位于半山腰,距离海边大约10分钟车程,除了幼儿园内的小农场,后山的整片森林、海边都是孩子们户外玩耍的地方。孩子们每周至少会去森林和海边一次。此外,位于城市里的博物馆、湖边或草坪等公共区域,也是老师组织孩子们户外活动的场所。
在户外做什么?
和中国小朋友在“室外园内”玩儿丰富的体育器材略有不同,我们在今天参观的幼儿园中并没有看到很多供孩子玩耍的材料,比如挖沙工具、跷跷板滑滑梯、各类体育器械等。
老师打扫地面,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围到老师身边,老师和他们玩儿起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水看上去很脏,但是孩子、老师、家长都不介意。
从图中可以看出,户外并没有很多材料。
在户外,孩子们可以爬山徒步、在树下荡秋千或爬树、在海里游泳,此外诸如画画、做手工、唱歌、进餐、听老师讲故事都在户外进行。绝大部分活动都不是老师设计和主导的,而是孩子们自发进行的,只要不出安全问题,老师们仅仅是陪伴或者顺应孩子的需要或反应进行互动。在今天进行的为期两小时的远足活动中,孩子们在山里荡秋千,采摘兔子喜爱的蓝莓叶,大孩子帮小孩子一起走过难走的路。返回幼儿园给兔子喂食物。
据园长介绍,有些时候,如果孩子们同意,他们可以背上干粮在山里呆一整天(一般是从早上9点到下午4点半返回幼儿园)。
这个就是生长在森林里的纯天然野生蓝莓,到了蓝莓成熟的季节,孩子们时常在徒步时随手摘蓝莓吃,这个叶子也是小兔子的食物,这座森林里70%以上的植物可以给人或者动物吃,孩子们在森林里学会辨析植物并利用植物。
孩子们在户外能学到什么?
(有关在户外能学到什么,挪威和中国的教育理念上可能有一定的不同。在中国的教学中,教育者强调活动设计是否达到儿童发展目标,儿童是否可以获得了成体系的知识,并以此来考核老师的工作成效。挪威早教工作者并不是特别在意儿童的知识吸收,而更强调儿童可以在户外充满挑战性的环境里,被激起幼儿探索和求知的欲望,让儿童能够有更丰富的机会去游戏和学习。)
与中国幼儿园老师要做一日活动安排、周计划、月计划、主题活动等不同,我们拜访的幼儿园仅会在每周一早上形成一个简单的周计划,即自己班级的孩子在哪一天使用农场、哪一天使用校车去海边。同时,老师不对活动预设教学目标,也不对孩子定期做正式的评估。当问到园长老师如何备课、是否有备课本、怎么评估孩子时,我们明显感受到这并不是园长很容易回答的问题,因为在挪威的教育话语体系里,“评估”、“发展指标”都是很少出现的词汇。
园长告诉我们,孩子只是在玩儿,所有活动都没有落实到纸面的教学目标,他使用了 “truly playing”(真正的玩耍)这样的字眼来表达孩子们在做的事,他们也并不愿意说他们在做所谓“教学活动”,甚至他们并不用“老师”形容自己或同事,而是“大人”。但园长强调,在玩耍中孩子们可以学习到很多。
比如,数学领域的学习:最近农村幼儿园在为种植区修建新的木头栅栏,孩子们在动手制作栅栏的过程中学会了测量木头的长度;周五幼儿园要举行“食物嘉年华”,每个班级(园长成为“小组”)的孩子们都要准备食物并邀请家长来吃,孩子们做纸杯蛋糕的时候就要进行点数。
园长说,在他的幼儿园,最重要的是他希望孩子们成为对他人友善、能体会到幸福、善于合作的人。
让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幼儿园中, “以儿童为中心” 的一天。
在这次挪威交流之旅中,我们参访了 VOSS 的幼儿园,在美丽的森林里,和小朋友们一起体验了一次和自然的亲密接触。
我将以时间顺序,通过描述一个户外班在森林营地的一天,展示挪威的幼儿教育是如何在实践层面体现 “以儿童为中心” 的教育理念:老师如何理解和照顾到儿童的需求;同时,相信孩子的潜能,给孩子充足的空间表达和实现自己的想法。
这所大约 100 个孩子的幼儿园中,有一个混龄班(16人)是纯户外班级,除了每周四呆在幼儿园,其他时间孩子们均是早上 9 点从幼儿园乘坐巴士前往各种营地并于下午 3 点返回学校由家长接回家。
家长将孩子送到幼儿园门口,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引下坐上外出的巴士。
孩子们的书包和书包上的绿色空水瓶
每个孩子都背着小书包上山,里面装了一些衣服(厚的或者需要换的)、一个空水瓶以及一个装了午餐的饭盒。
老师介绍说他们鼓励孩子照顾自己,所以孩子要自己背个人物品。但是,背负饮用水对于 3 – 6 岁的孩子来说太重了,所以水由老师背上山。我们从这个小细节能看到老师的专业性——对儿童的了解。老师认可孩子作为个体的独立性与能力,又考虑到孩子现阶段的限制,可以时时感受到 “以儿童为中心” 的理念。
抵达前往森林营地的林间小路的入口,孩子们步行前往营地
在开始步行前,今天值日的一组小朋友(两人,通常是一名年长的孩子与一名年幼的孩子相搭配)数人数,确定所有人都在。在前往营地的路上,老师们会带着孩子观鸟。让孩子承担一些比如点数、派发水果这样的责任,是老师在帮助儿童培养其自我意识,让他们有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的能力。
到达营地,进行类似中国幼儿园会进行的“晨谈”
在“晨谈”中,老师会告诉孩子们今日的基本安排(比如 11:30 进行午餐,餐后有一个短途的徒步)并鼓励孩子们讨论今天的具体计划,挪威的幼儿园主张让儿童进行自主选择,对于读什么绘本、参加什么活动、是否有意愿学习爬树或者滑雪,老师基本都会先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兴趣。
当我问老师孩子们会爬树吗?老师说大部分会,但有一些孩子并没有表现出对爬树的兴趣,他们就不鼓励也不强迫孩子去学爬树。
但与此同时,老师并不会支持孩子所有的兴趣或选择。比如,有年龄小的儿童请求教师帮助他爬高,但是老师拒绝了。这是因为老师认为这个孩子的能力还没有达到能爬高的阶段,如果帮助他们可能会使他们受伤。
从这些对话中我们看到了老师是如何尊重孩子的需要、兴趣以及现阶段的能力,这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所体现的不同维度。
孩子们在营地各处下棋、画画、射箭、锯木头、攀爬、荡秋千等等。这里设施简单,且绝大部分都是自制的设施,但借着想象力和大自然丰富的馈赠,孩子们也可以有丰富的玩法。
一般情况下这个户外幼儿班每周会有 2 天时间在户外自己生火做饭,比如烤土豆、熏肉等,孩子也会参与做饭的全过程,给老师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孩子帮助老师劈柴,在做饭时生火用
开始午餐前,孩子们会进行点数和唱歌,然后分享今天都带了什么午餐。老师也鼓励我们用中文分享,他说这是一个让孩子们接触地球另一端的人和文化的机会。以小见大,老师能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可以推测出平时老师就很注重与孩子讨论多样性或者文化多元性。
分享完毕,孩子们开始吃饭,过程中他们自由交谈。在午餐接近尾声的时候,老师会给孩子讲故事。当大部分孩子吃完午餐后,吃完的孩子们可以先收拾好自己的餐盒出去玩儿,一位老师留下来陪着最后三位孩子一边聊天一边吃完午餐。就餐过程中没有禁止说话、没有催促,可以感受到孩子在就餐过程中的轻松和愉悦。
这是今天第一个由 3 名老师带着 16 名孩子共同进行的活动。孩子们会从营地花费大约 10 分钟,走到一个有湖、有可攀爬的大石头的地方。这片玩耍区域是以前的孩子们自己发现的,能够爬上近 2 米高的大石头被认为是这个班级的“保留节目”,挑战成功是一件让孩子们感到自豪的事。
因为行程安排的缘故,我们不得不提前离开营地,回想一天所见,我对于老师是如何做到 ”以儿童为中心“ 的教育理念有了新的认识。老师们留心注意孩子的需求,协助孩子尽量满足他们合理的需求;给孩子们充足的空间做自我选择;并在判断到儿童能力不足时,进行支持和引导。
文章来源:Aha社会创新学院
延伸阅读(点击可阅读):
1、700万人围观!新西兰幼儿园小朋友雨天泥中玩滑梯
2、日本追加2万亿日元让幼儿园全免费!背后的原因值得所有国家深思!
3、芬兰教育凭什么世界第一?中国人看了都沉默了……
4、为什么德国人获得了世界上一半的诺贝尔奖?他们的教育方式让人惊讶!
5、世界各地的幼儿园–韩国 俄罗斯 法国 丹麦
微者,精妙也;观者,谛视也。以早教微观,可以知上策,明幼规,察园涵,破迷题,解师心,安父母,健童生,谐成长,共发展。
长按二维码,自动识别,添加关注
长按二维码,添加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