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磁性玩具因为其造型多变、功能新奇等特点成为幼儿玩具市场上新宠,很多幼儿喜欢玩磁性玩具。然而儿童由于食入从磁铁玩具上脱落的磁铁或其他由磁铁元件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逐步上升,磁性玩具安全让人担忧。根据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的统计,仅2009年-2013年,美国因吞食小磁体导致的手术案例就达2900起,其中包括女童致死事件。国内报道的同类案例也屡屡发生。
2015年5月18日,搜狐报道,四川凉山一名4岁女童误将两颗近3厘米长,且磁性较强的磁铁橄榄球玩具吞进肚子里。磁铁从女孩的胃里游走到肠道,由于磁力作用,女孩的小肠被吸合在一块。此后,女孩出现了呕吐、无法正常进食等情况。经检查发现,小女孩的小肠周围已经开始发炎,并有肠道坏死的迹象,终送往医院实施手术抢救。
2016年1月19日,凤凰资讯报道,武昌区9岁男孩莫名出现腹痛的症状,起初家里人以为他是吃坏了肚子,可没想到孩子间断发烧了一个星期。家长带着孩子来武汉市儿童医院就诊,检查结果却让家长震惊了。CT结果显示,孩子右腹小肠肠管内竟然有5颗豌豆米大小的球状金属异物,一个紧挨着一个,肠液将其团团包裹在一起。原来他上学途中在路边摊上买过一包球状的吸铁石,样子像糖果,放在嘴里玩时不小心吞了进去,害怕爸爸妈妈说他,就没告诉大人。
2016年1月27日,新华网报道,2岁阜阳男孩小睿(化名)突然呕吐发烧,家人急忙把他带至安徽省儿童医院救治,在医院拍片提示小睿消化道有异物。医生通过手术在小睿腹内取出7粒小磁铁,磁铁导致小睿小肠、结肠多处穿孔,好在手术及时,目前小睿已转危为安。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产品伤害监测与网络舆情监测,近年来涉及磁铁玩具的伤害事故频发。 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去年曾专门就磁性玩具发布风险警示。 儿童在与磁性玩具的接触过程中,如果吞咽一定量的强磁性磁铁,磁铁进入人体后可能会造成严重或致命伤害。常见的磁性玩具安全风险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部分磁铁玩具中含有磁性小零件或小球,如果儿童误吞或吸入并卡在喉咙、呼吸道, 有可能造成窒息。
儿童一旦误吞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强力磁铁(或磁性物质),在消化系统中,磁铁间相互吸引,对肠壁产生压力,可能造成肠道阻塞或穿孔,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图1 吞入多块磁铁后在肠道内相互吸引
儿童一旦误吞磁性玩具,玩具中的钴、镍等金属元素或其它有毒有害物质被摄入体内,可能造成慢性中毒等病理症状。
市面上常见的、供儿童使用的磁性玩具或用品主要有以下几类:
(1)强力磁铁套装:套装中含有两个及以上的小型强力磁铁,可以做成多种造型;
图2 球形磁铁套装
图3 立方体磁铁套装
(2)发声磁铁玩具:此类玩具一般包括两个单独的磁铁,两个磁铁互相吸引并碰撞时会发出声音,又称”响磁”。
图4 发声磁铁
(3)磁性拼图;
图5 磁性拼图
(4)磁性积木;
图6 磁性积木
(5)钓鱼玩具;
图7 钓鱼玩具
(6)仿真食物玩具;
图8 仿真食物玩具
(7)磁性运笔迷宫玩具;
图9 磁性运笔迷宫玩具
(8)磁性飞镖玩具;
图10 磁性飞镖玩具
(9)内置磁铁摆造型玩具;
图11 内置磁铁摆造型玩具
(10)磁性绘画板玩具。
图12 磁性绘画板玩具
1. 选购磁铁玩具时,应检查产品说明书及产品标识等是否齐全,包括生产厂家名称、地址、产品名称、型号、安全警示语、适用标准等。并根据产品的适用年龄段,选择适宜的产品。
2. 选购磁铁玩具时,应注意产品中是否存在磁性小零件。检查产品外观构造是否牢固完整,产品是否有异味。
3. 3岁以下儿童不应玩耍磁性玩具,3岁3岁以上的儿童在玩耍磁性玩具时应有家长监管。
4. 如果监护人发现儿童误吞或吸入磁性小零件,或者儿童出现突发性的腹痛、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疑似吞食磁性小零件的临床症状,应立即送医进行救治。在已发生的事故中,部分儿童在吞食磁性小零件的初期仅表现出疑似流感症状,有可能造成误诊,延误救治,会对儿童造成严重伤害。
信息来源:
央视新闻网 http://m.news.cntv.cn/2015/05/11/ARTI1431310220395659.shtml
广东省产业安全预警信息平台:http://www.gdtbt.gov.cn/noteshow.aspx?n=1002¬eid=132511
中外玩具网 http://news.ctoy.com.cn/show-29548.html
推荐阅读:
1、致家长和幼师:儿童用药须安全,这些误区务请警惕!
2、探访假期托管班:餐食卫生堪忧 安全隐患突出
3、提示 | 家长警惕!牙签弩之后又现危险“电人”玩具
4、深圳毒跑道事件后制塑胶跑道标准 属国内首创
5、<宝宝健康>孩子成长所需蔬菜排行榜
微者,精妙也;观者,谛视也。以早教微观,可以知上策,明幼规,察园涵,破迷题,解师心,安父母,健童生,谐成长,共发展。
长按二维码,自动识别,添加关注
长按二维码,添加小编